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目前分類:電子報 頭條文章 (4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無助的漂流者--《隨風而弒》(Just the Wind)

文/鄭祿平

 

2_clip_image001  

匈牙利導演Benedek Fliegauf自上一部作品《複製情人》(Womb)以複製工程從細胞組織再造已逝戀人的題材,挑戰世俗的道德倫常,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後,2012年,他仍舊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社會的弱勢團體(minority group),根據真實事件為基礎,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攝製手法,靜默疏離的態度呈現/觀看一場種族仇殺的發生。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49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入圍者專訪
電影魔法師──資深化妝師廖淑珍

2_clip_image001  

受訪的廖淑珍老師

電影魔法師
--專訪資深化妝師廖淑珍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金馬獎談起:2012台灣紀錄片思索

文/林木材

2_clip_image006  

對台灣紀錄片而言,每年都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面向,像是突出作品、政策問題、產業現況、影展獎項等等。而今年(2012)最令大家議論紛紛的,莫過於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頒獎結果,在破天荒有四部紀錄片入圍的情況下,得獎呼聲較高,受到許多觀眾喜愛的台灣片《牽阮的手》、《麵包情人》、《時間之旅》皆鎩羽而歸 ,反而由加拿大華裔導演張僑勇的作品《千錘百鍊》(China Heavyweight)獲獎,他的舊作《沿江而上》(Up the Yangtze)在2008年時也曾獲同一獎項。

這麼多年來,金馬獎中的紀錄片與創作短片獎項,大多由台灣影片獲獎,但此次最佳創作短片則頒給了中國影片《拾荒少年》,最佳紀錄片《千錘百鍊》則是由加拿大的Eyesteel Films與中國的中視遠方(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對台灣電影/紀錄片而言,此現象或許可視為一種警訊,但當中也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

回顧台灣紀錄片的歷史,從八0年代以來,紀錄片便與社會快速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最聞名的就是以記錄社會運動現場,想要突破政治禁忌與言論封鎖的反對派媒體「綠色小組」,他們所拍攝的紀錄影片具有強烈的「工具性」,以扳倒威權為唯一訴求,對台灣民主與社會影響甚鉅;而在進入九0年代時,亦有更多人投入紀錄片的拍攝,最著名的作品當屬以王小棣為首的「百工圖」系列,以及吳乙峰和全景映像工作室的「人間燈火」系列、《月亮的小孩》等作品,之後也鼓勵了更多人拿起攝影機拍攝紀錄片及身邊的故事。

2_clip_image002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螢幕、新本土與合拍片:簡評2012台灣電影

文/鄭秉泓

隨著《賽德克.巴萊》的完成、上映以至獲獎,以及2011年多部台片在票房、評價上的雙重肯定,「後海角年代」的台灣電影,如今終於得以確認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勉強可以與「產業」兩字沾上邊的光明階段。接下來,2012年的春節檔將由《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領軍,七部台片一字排開競逐票房的難得景象,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影氣勢磅礡地繼續著這場神奇旅程……。

2_clip_image001  

《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

我在去年這個時候,應電資館電子報之邀評論2011年的台灣電影表現,寫了上述文字當作「後海角年代」結語,表達對於「後巴萊年代」的期許。如今又一年完結,2012年總計上映了47部台片,春節檔、台北電影節、暑假八月檔期、金馬獎儼然成為檢視年度台灣電影最重要的四個節點,總計包括《陣頭》、《愛》、《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女朋友。男朋友》、《BBS鄉民的正義》、《逆光飛翔》七部台片名列年度十大賣座華語片。此外,本年度唯二上映的兩部紀錄片之一的《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雖未擠入十大,卻超越《生命》票房、創下上映63天全台總票房突破3000萬的傲人記錄,榮登台灣影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另一部紀錄片《麵包情人》票房也相當出色,反倒兩部分別由音樂人姚謙、左宏元跨界製作的動畫片《腳趾上的星光》、《封神傳奇之驅魔英雄》既不叫座更不叫好,台灣動畫工作者的長片之路坎坷依舊。

如果說2011年因為《賽德克.巴萊》等片質與量上的突破,為台灣影史寫下新的篇章,那麼2012年或可視為轉變中的一年,既有的一切開始被挑戰、逐漸被鬆動。倘若要以一句話來總結2012年院線台片態勢,「小螢幕的逆襲」六個字應該最為適切。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製之寶‧張美瑤

文/陳煒智  

台語影壇出身的張美瑤,在台語片第一個黃金年代結束之後淡出影圈;天生麗質難自棄,當台製的長官龍芳先生特地欽點她加盟,禮聘她為台製廠服務,張美瑤這個「台製之寶」的美名就不脛而走。

BANNER-20121214  

1962年的《吳鳳》,她扮演原住民少女薩妲蘭,戲分雖然不特別重,卻是全片裡唯一的「標準玉女」角色。初次露面時憔悴淒涼,受了吳鳳的恩惠之後,長成為健康美麗的山地姑娘,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再不是原來那個飽受欺凌的小可憐蟲。這也是觀眾朋友第一次在彩色的弧型闊銀幕上,看到張美瑤那純潔無瑕的姣好面容,襯著台灣的壯麗山景,不僅走紅寶島,更揚威海外,在香港引起很大的回響。

然而,翻開張美瑤的作品名錄,她真正在台製廠拍攝的片子,除了《吳鳳》之外,還真沒幾部!《梨山春曉》和《小鎮春回》大概是讓觀眾朋友們印象最深的作品了。讓她擔得起「台製之寶」這頂桂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她代表台製(也代表台灣)與國際影壇交流,西進香港、東達日本,與香港的電懋公司合作恢弘大片《敵後壯士血》、《諜海四壯士》、《生死關頭》,以及《西太后與珍妃》,又與日本東寶公司合作《香港白薔薇》、《戰地歌聲》、《曼谷之夜》等等。然而,張美瑤並沒有因此變成港星和日星,也沒有因此就「赴港發展」或「赴日深造」,她還是那個鏡前晶瑩剔透、鏡後低眉垂目、安詳嫻靜的台灣姑娘,就像她在《梨山春曉》裡,揚起手臂,迎著陽光輕揮的那個形象;從60年代後期、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年代,一直凝結到90年代後期,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廢墟裡,仍然屹立在台影文化城的舊牆頭,溫暖的笑容,撫慰著藍天白雲下的翠綠大地、芸芸眾生。

2_clip_image002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南宏導演桃李滿天下

文/黃仁

1011208-2_clip_image003    

郭南宏導演的名作之一《少林寺18銅人》-法文版海報

      郭南宏是南台灣高雄鄉下小孩,1955年十九歲的他看到報紙亞洲訓東班登出招生啟事,就趕到台北來念電影編劇與導演。他是家中獨生子,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父母親當然不會同意他遠走台北求學。但是拗不過郭南宏的堅持,只好要三姊辭掉高雄的工作一起到台北去以便就近照顧,不久三姐找到台北衡陽街與重慶南路交叉口一家「玫瑰西餐廳」當會計,使得郭南宏到台北不會太孤單。

      郭南宏經常掛在嘴上;心裡很感恩電影生涯五十多年來一直很幸運地遇到一位又一位大恩人。1955年到台北念電影「編劇與導演」。本來這個影劇人員訓練班是專招生訓練電影演員的,沒有教「編劇與導演」的課程。大概是因為班主任丁伯駪,看到郭南宏從老遠高雄北上求學深受感動,因此破例;特地為郭南宏多請了三位老師來教授電影「編劇與導演」的課程。當年電影編劇師資是政工幹校的教授徐天榮老師,電影導演課程是請正在國立藝專任教的白克與陳文泉兩位老師來授課。半年課程中還有王生善老師來教戲劇史,李曼瑰老師教戲劇。半年後結業,郭南宏已經賣出了第一個台語片電影劇本《魂斷西子灣》。不久郭南宏就在亞洲電影公司投資的新片:《雙胞女》擔任場記。(那個時代的台語片導演絕大多數是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外省籍電影導演。要他們拍台語片有一些困難度,通常會再請一個懂台灣話的副導演作為溝通和翻譯的橋樑)。

1011208-2_clip_image002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李歐.卡霍:電影像一座美麗的島嶼

文/貧窮男

1130_2_clip_image001  

《花都魅影》台灣版海報

      在我的觀影史中,李歐.卡霍是很重要的一位導演。高一的時候,我看了《布拉格的春天》,雖然院線片被剪掉整整一小時,但也從此迷上了茱麗葉.畢諾許,有關她的各種新聞與電影都不錯過。李歐‧卡霍導演的《壞痞子》,拍出畢諾許的性格。她在電影中的美,是屬於那種「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拍電影時,卡霍正在追求畢諾許,透過鏡頭,他讓所有觀眾都迷戀她。他完全捕捉住她的純真,她的靦腆,一顰一笑;戲中男主角丹尼.拉馮是卡霍的替身,放著美麗女友茱莉.蝶兒不管,狂追畢諾許,即使到現在,都還覺得這是拉馮不可承受之輕。我們透過卡霍的鏡頭,捕捉了兩個女人最美的瞬間,說服力不夠的拉馮,凸顯了愛情中的貪、嗔、癡,電影到底在演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卡霍也沒打算要說故事,他的鏡頭只是要呈現生命的虛無與愛情的執念,衝動的慾望與現實的壓抑,當然還有他把妹的狀態。

      把妹成了拍電影的動機,卡霍總能夠徹底誘發出女演員的潛質,從第一部作品《當男孩遇見女孩》開始,每個女主角都是他的謬司女神,每一個美麗的臉孔都化為他創作的泉源。這部片透著黑白的詩意與懸疑,是戀愛初期的徵兆,不確定的狀態,處在未知的緊張與世界崩解的邊緣。卡霍充滿自信的手法,奠立了他作者的地位,之後的作品都能在這部片裡找到關連:那種不顧一切的愛,不顧現實、不管道德,只管我愛你,完全不管你愛不愛我的瘋狂,從此一路張狂到《寶拉X》。

1130_2_clip_image002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安電影:「文化」與「對話」的躍進

文/葉基固

 EP_1211232_clip_image001    

《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

對五十一歲的我來說,生命仍舊是難以預料的。
而且,我的想法還是不斷地被那些我們稱之為生命的各種
困惑因子給佔據著,生命是個漫長的旅程。──李安1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國民》:經典常談

EDM-20121109  

【編按:本館近期活動「沈默之聲:大藝術家的時代」專題,特別安排《大國民》於11月10日(週六)下午2時在館內電影教室放映一場,歡迎讀者預約觀賞,參加辦法請參閱本館活動網頁: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21026/20121110.htm

1109-2_clip_image001    

《論奧森•威爾斯》

      像一座藏量豐富的礦山,《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問世以來,就吸引各路「冶金師」各取所需:不管是商業利益的開採、學術的探勘、或創意的提煉。就如同法國電影「新浪潮」和「作者論」健將楚浮(Francois Truffaut)說的,它可能是影史上啟動了最多導演創作生涯的一部電影,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國民》是奧森•威爾斯一鳴驚人的處女作,有為者亦若是,楚浮也拍了他驚人的第一部電影:《四百擊》。或許有其徒必有其師-楚浮的恩師,法國影評界的一代宗師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也將他的第一本書獻給《大》片的導演:《論奧森•威爾斯》(英譯版:Orson Welles: A Critical View)。

      《大國民》講一個美國大亨查爾斯•福斯特•肯恩的一生故事。他在那一望無際的莊園城堡裡過世,臨終前只吐露了一句遺言:「玫瑰花蕾」(Rosebud)。為了追查謎樣的遺言意義,新聞片製作社的記者湯普森,在閱讀了有關肯恩破碎的童年記載後,往訪肯恩生命中的四位重要人物:他的重要事業伙伴,他的第二任太太和他的管家,但無人能夠解釋「玫瑰花蕾」的真正意涵。最後,在失望的湯普森離開之後,我們看到,管家在清理大亨的瑣細收藏品遺物時,一件印有「玫瑰花蕾」的童年玩具被丟進壁爐,與一堆雜物一起被熊熊烈火吞沒,然後化作一股濃煙,竄出城堡的煙囪,飄散在陰鬱的天空中。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花嬉春》:高歌狂舞60載

EDM-20121102  

【編按:本館近期活動「沈默之聲:大藝術家的時代」專題,特別安排《萬花嬉春》於11月10日(週六)下午4時在館內電影教室放映一場,作為閉幕影片,歡迎讀者預約觀賞,參加辦法請參閱本館活動網頁: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21026/20121110.htm

1102-2_clip_image002  

《萬花嬉春》劇照

      國際知名的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and Sound)自1952年以來,每10年一度邀請全球各地的電影專業人士票選影史「最偉大的10部影片」;60年來,該票選活動為世界影壇整理出最具公信力的經典片單。2012年公佈的票選結果出人意表的是,奧森‧威爾斯的《大國民》(Citizen Kane, 1941)雄踞半世紀的榜首寶座,終於讓位給希區考克的《迷魂記》(Vertigo, 1958)。華人世界有二位導演的三部作品名列「百大」 (得票數前100名)之林: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和《一一》(2000),及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00)。

      與《視與聽》票選活動同年問世的《萬花嬉春》(Singin’in the Rain, 1952)曾二度入選影史「百大」的前十名,成績最好時還擠進前三名;如以類型排比,說它是歌舞片的翹楚,應無異議。和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大藝術家》一樣,《萬花嬉春》講的也是好萊塢發展史上一段關鍵年代的故事。導演之一的金.凱利(Gene Kelly)飾演的男主角-默片時代的大明星唐.拉克塢,與女友凱西和同事科斯摩共同商議妥當,一個電影拍攝難題的解決之道,與凱西深情款款地話別後,唐步出公寓,獨自在滂沱大雨中高歌狂舞近5分鐘的影像,堪稱影史上最著名的歌舞場面之一。這段充滿歡樂的歌舞,將一個戀愛中的男人,春風得意的心情,抒寫得淋漓盡致,好像連沛然而下的雨水,都沾染了喜氣。這是美國歌舞片中最具男性魅力的明星,最富傳奇色彩的一支獨舞,知名學者彼德伍倫(Peter Woolen)曾據以認定金.凱利就是《萬花嬉春》「作者」的力證,即使金曾在一次訪問中強調:「歌舞片裡沒有作者,它有的是團隊合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麵包情人》:永恆的主題與宿命

EDM-20121026  

1026-2_clip_image007  

李靖惠-魏德聖

文/貧窮男

      《麵包情人》是導演李靖惠「家國四部曲」的最終回,從1996年導演的外婆被送到安養院開始,記錄外公、外婆分隔兩地的日子,拍成1999年的首部曲《家在何方》。以「安養院」作為她影像創作的基地,我們以為充滿著病痛或是人生終點的安養院,卻是導演的菩提伽耶。在安養院參透人的生老病死,那些關於老人議題的人道、尊嚴,卻轉化開出一朵朵關於女性、關於愛情、關於家族、關於生命的花朵。

1026-2_clip_image005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默片≠靜默:不曾真正「靜默」的默片

EDM-20121019  

文/陳煒智

     電影的聲音,打從默片時代就有。

      沒錯,「默片」時代的電影放映活動,是充滿聲音而從不曾真正靜默的。當代曾有不少影展單位或電影博物館,以為默片「應該」靜默而沒有聲音,轉而要求前往一窺堂奧的觀眾必須靜坐在沉默中,凝視大銀幕上的影像,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這才配叫作默片。

      實際上,在默片時代,講究一點的電影公司,會連同影片一起,把定版曲譜派送到電影院,由常駐的豪華大樂團對著銀幕現場演奏,或由電影院專屬的風琴師,一邊演奏音樂,一邊利用風琴作出各種音效。普通一點的,則由電影院專屬的鋼琴師、提琴手等等,現場自由發揮;或者更廉價一點的,搬台留聲機,墊一點背景音樂,就算了事。

      這幾年各大國際影展不約而同開始將關注焦點移向所謂的「舊片修復」工作成果,自然地默片也在修復、映演的片目中。2010年的柏林影展堂皇展出由2008年尋獲的佛列茲朗(Fritz Lang)《大都會》(Metropolis)遺失片段拼組而成的「修復版」《大都會》,更使默片保護、修復、映演(多由現場樂隊伴奏)的種種儀式性的流程,深受現代影癡朋友矚目。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過往找到未來:義大利波隆納Il Cinema Ritrovato影展見聞

EDM-20121012  

文.攝影/孫如杰

      為了因應電影的數位修復趨勢,今(2012)年夏天,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特別派員參加由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舉辦的暑期學校(fiaf Summer School),遠赴國際知名的電影修復機構「失而復得影像實驗室」(L'Immagine Ritrovata)學習。而這間附屬於義大利波隆納電影資料館(Cineteca di Bologna)的電影修復實驗室,同時也是以馬丁.史科西斯為首的世界電影基金會(World Cinema Foundation),長期合作協助修復世界各國電影文化遺產的單位。參與該資料館舉辦的Il Cinema Ritrovato影展,觀摩各場修復版經典影片的放映,也正是課程的教學活動之一。

1012-2_clip_image001  

波隆納市中心Piazza Maggiore廣場

      這個取名為Il Cinema Ritrovato的影展,譯成中文有「再發現電影」的意思。影展致力於發掘那些罕見與鮮為人知的電影,特別聚焦於電影發明初期與無聲電影時代,同時也是目前國際間主要放映修復後電影的影展之一。影展主席是一位來自芬蘭的電影史學家與導演Peter von Bagh,他曾擔任芬蘭電影資料館館長,目前仍是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電影史的教授。影展活動於六月底至七月初在波隆納舉辦,今年邁入第二十六屆,放映活動為期八天,時間雖然不長,但吸引著來自歐美與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來訪觀眾包含參加電影修復課程的學員、電影檔案管理員、策展人、數位修復設備的廠商代表、經典電影的發行商,且出入及往返各放映場地途中,還會遇到不少國際知名影人或電影學者,甚至吸引美國電影學者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每年固定到訪。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孜矻的影史切片:評《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

EDM-20121005  

聞天祥。《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360頁
1005-2_clip_image000  

文/林忠模

      為數不多的台灣電影相關著作中,台灣電影史的書寫極為鳳毛麟角。除了葉龍彥的《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及盧非易的《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似乎很難再找到類似的影史專書。不可否認的是,此類宏觀書寫本就極為不易,材料的考證、篩選,在在考驗書寫者的能耐;再者,面對歷史事件如何拿捏觀察距離,不惑於彼時當下的蕪雜細節及偏見,建立起中肯的史觀,則是更大的挑戰。倘若前述這兩本著作的困難,在於相隔的時間距離而多得從二手資料切入,不易掌握時代氛圍;那麼試圖寫作近二十年來的台灣電影史所面對的,不僅是台灣自解嚴、走向民主開放以來,整體社會氛圍變化的劇烈;還有台灣電影延續新電影時期以降、自國家政宣關係中開始鬆動後,應變於重新形塑、結盟的政經結構的歷程。一方面,政府為了因應加入關貿總協(GATT)及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時程壓力,從1994年起開始在外片拷貝數、映演戲院數量上逐步放寬限制,致使本地商業電影版圖在好萊塢電影的大舉壓境下快速崩盤;二來,在電影工業瓦解、製作人才快速流失的情形下,同時縮限了電影藝術創作以及新秀導演養成的空間。或許我們可說,台灣電影的發展在這二十年來,其實是處於市場徹底洗牌後重新摸索在好萊塢全球化行銷底下的生存之道,同時在這樣的環境裡艱難地探勘各種全新的嘗試。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默之聲:大藝術家的時代

文/蕭明達

《大藝術家》
《大藝術家》

      對台灣觀眾而言,今(2012)年初上映的《大藝術家》,這部由法國人編導製作的「默片」,雖然橫掃許多國際影展獎項,但相較於近年其它幾部同是奧斯卡獎大贏家,動輒上千萬的票房來說,算是一部「叫好」有餘,「叫座」不足的最佳影片,話雖如此,它對影史一段關鍵年代的深情回顧,仍不失為一部難能可貴的佳構。這部電影描述一個默片時代呼風喚雨的大明星,在有聲片來臨後窮途落魄;他昔日的一個妙齡小粉絲,因能歌善舞反而乘勢崛起,人走紅了卻仍念念不忘舊情的動人故事。

    《大藝術家》的片名似乎在提示觀眾,它的「藝術」價值,可能多過它的「娛樂」效果。其實,「叫好」與「叫座」,就像「默片」與「聲片」,或是「藝術片」與「娛樂片」,都不是絕對的概念,其中容有許多過渡地帶或彈性空間。《大藝術家》的成功,在於精心調度這種彈性,達到一種「老少閑宜」、「門道與熱鬧」兼備的境地,而終於創造了歷史。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慾/望 查某人追逐之勇氣與美麗

文/周蔚倫 (台灣大學心理學博士,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紀錄片是最貼近真實的影像作品,2012女性影展集結慾/望查某人系列,記錄體察需求,追求滿足的女性處境,記錄女性橫跨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金字塔(Need-hierarchy theory)各階層的慾與望。

《女藝革命》(!Women Art Revolution)

      走進世界級美術殿堂,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溫潤飽滿的女體題材藝術作品,但館內的作品,有相當偏頗的比例都是男性藝術家的創作。一句「女性要裸體才進得了美術館?」的俏皮提問,鋒利地帶出一場藝術革命的開端。《女藝革命》(!Women Art Revolution)導演耗費40餘年,收錄近百小時來自藝術家、歷史學家、美術館館長以及評論家的精采訪談,摘要女性在藝術領域上面臨的處境、待遇以及突破。這部紀錄片把藏身作品後的藝術家擺回藝術本身,以藝術革命過程凸顯女性的人格藝術。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日大作戰:關於2012年暑假檔台片二三事

文/鄭秉泓(影評人,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今年的夏天,就在《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以下簡稱《犀利電影版》)上映九天全台票房達新台幣1億3,000萬元,卻徒然取消「擦背秀」的超冷慶功宴中劃下句點。暫且將台灣電影行銷宣傳可以玩到什麼尺度,與凡事求哏的惡質媒體生態交相合謀可以自我消費到什麼程度這個大哉問放在一旁,2012年的8月,稱得上是台灣電影產業抬頭挺胸的夏日,少了好萊塢爆米花超級強片壓境,總計有五部類型各異的台灣電影(含8月的最後一天才上映的《騷人》及《球來就打》)在戲院與觀眾見面。回歸創作本質,究竟他們水準如何?與往年台片相較,是否呈現出新的態勢?

《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取自網路)

      先從鋒頭最健的《犀利電影版》說起。這部高收視連續劇早在下檔之前,就決定把最後一集拍成電影版海削一筆,於是謝安真情歸何處,在這一年來始終是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加上隋棠疑似大頭症,她在現實生活中撲朔迷離的情感生活之類的八卦消息,三不五時登上影劇版頭條,讓電影版從籌備、拍攝到正式上映前夕,成功搶盡媒體關注,將觀眾期待堆積到最高點;再加上原班人馬全數到齊,徹底避開了《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當初因卡司問題而另起爐灶,結果無法吸引死忠觀眾回流的慘痛後果。觀眾的熱烈擁護,證明了電視人的不可小覷,因為《犀利電影版》雙導演之一的王珮華與今年另兩部破億電影——《陣頭》的馮凱及《愛》的鈕承澤,同樣都是高收視連續劇的背後推手;小螢幕的精實操練,令他們比許多電影導演更顯務實,也更在乎如何投觀眾所好。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月CNEX【青春有為】主題記錄片影展 專題引言

青春的自我意識與實踐

文/艾爾(影評人、前《放映週報》主編)

      青春,是舉凡文學、詩詞、音樂與電影等各類創作文本,始終熱衷於抒寫或解讀的主題,雖然青春的本質鮮少因為時代演進而有所改變,然而它所象徵的精神意涵,卻讓每個世代的青春呈現,都清楚地反映了當代文化的丰采、衝突與痛處!

      在本屆影展【青春的自我意識與實踐】單元選片中,觀眾看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被不同國家/環境體制限制下,掙扎不已的青春靈魂,共通的叛逆、幻滅與熱血激勵著他們作出成長的怒吼(… … 抑或是無聲的吶喊),即使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而言,面對的社會問題或人生課題都不盡然相同,卻能感同身受地被這群不甘於平凡的真實人生,給深深打動或震懾著… …。作為觀眾,我們未必都能認同他們追尋的理念,或被他們揮霍年輕生命的理由給說服,就算會是一場虛擲,他們仍用前仆後繼的自我實現來提醒著我們:青春,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圖說:《她和她的世界》)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且聽胡金銓說戲 (下)

文/張靚蓓

(圖說:《俠女》劇照)

《民變》:從史實中想故事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且聽胡金銓說戲(上)

文/張靚蓓

導演胡金銓是我進新聞界後第一位深度訪談的導演,他對後輩的提攜與愛護,至今深留人心。

1988年7月30日,胡導在台北「樂顧畫廊」首次舉辦個人的「電影手稿草圖」,展出親繪的《張羽煮海》動畫人物造型及部分電影分鏡手稿,這是我國導演第一次舉辦此類展覽,同時也為電影史留下一份珍貴史料。展前幾天,就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附近的樂顧畫廊,齊隆任教授和我一起訪問胡導演,天南地北的聊了一下午。我回去將訪談抽取部分寫成訪問稿後,因為不放心,又請他過目一遍。胡導逐句逐字看完後,改了兩、三處,笑說:「不容易啊!」

事隔多年,如今重聽當年的訪問錄音,胡導的鼓勵仍言猶在耳!以下是專訪全文。

(圖說:《張羽煮海》手稿一)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