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

《電影筆記》四月號還有一篇文章分析凱薩琳˙畢格羅 (Kathryn Bigelow) 的電影作品,作者是柯蕾莉亞˙柯恩 (Clelia Cohen)。凱薩琳˙畢格羅以《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 拿下美國六座奧斯卡金像獎,再加上她又是史上第一位女性導演拿下最佳導演獎,成就可謂非凡。

文章以《藍天使》(Blue Steel, 1989) 作開場,講潔米˙李˙柯提斯 (Jamie Lee Curtis) 為何會在紐約大街上當一位女警。「因為我一直都想用槍射人。」(I wanted to shoot people.) 在一堆男性警員中,一百七十公分高的女警潔米˙李˙柯提斯是凱薩琳˙畢格羅觸及搶劫、槍戰的藉口──尤其當時還是一九八○年代末。二十年過後,凱薩琳˙畢格羅成為奧斯卡史上僅僅只有四次有女人入圍最佳導演裡面的唯一一位獲獎者。

柯蕾莉亞˙柯恩的文章迅速回到凱薩琳˙畢格羅的學生時代,講她大概經歷哪些過程、得到哪些啟發開始進入拍電影的工作。她在加州出生,在舊金山學造形藝術,她的一個老師自作主張幫她申請到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 (Whitney Museum) 的獎學金,在那邊她開始跟概念藝術家勞倫斯˙韋納 (Lawrence Weiner) 工作,尤其在一九七四年的錄影作品 Affected and / or Effected 中留下她自己的黑白錄影(攝影機靜止不動)。但更妙的是一九七六年她申請唸哥倫比亞大學的電影研究,在那兒認識從法國跑來美國任教的哲學家洛譚傑 (S. Lotringer);是他藉由期刊《符號學文本》(Semiotext(e)) 把法國的巴塔伊 (G. Bataille)、巴特 (R. Barthes)、拉康 (J. Lacan) 等人的理論帶進美國,凱薩琳˙畢格羅還參與過該期刊的編務。最重要的是凱薩琳˙畢格羅在紐約認識了如陶德˙海因斯 (Todd Haynes)、拉利˙克拉克 (Larry Clark)、艾德˙萊克曼 (Ed Lachman);在學校認識理論家彼德˙沃倫 (Peter Wollen) 跟影評人安德魯˙沙利斯 (Andrew Sarris)。艾德˙萊克曼特別向她介紹帕索里尼 (Pasolini)、畢京柏 (Peckinpah)、法斯賓達 (Fassbinder) 或道格拉斯˙瑟克 (Douglas Sirk) 的電影。她自己說法斯賓達-瑟克胎宮 (The Fassbinder-Sirk matrix) 是她想當電影導演的原動力。在此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她的首部作《無情摩托車》(The Loveless, 1982) 充滿性感的男人身體跟皮衣皮褲:該片主題談摩托車騎士。《無情摩托車》是她和蒙提˙蒙戈馬利 (Monty Montgomery) 一起編寫劇本並一起掛名導演,影片入圍瑞士的盧卡諾影展。凱薩琳˙畢格羅說:「結構主義的思潮已在今日褪流行,這很糟糕,但卻是結構主義在引導我寫《無情摩托車》的劇本。」很驚人,是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