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_100723

時間:2010年6月14日
地點:台北南港杜篤之「聲色盒子」公司
專訪:張靚蓓(撰文)、蕭明達(攝影)、葉聰利(錄影)

我們都說,《悲情城市》是使用現代同步錄音技術的第一部國片,但它和配音時期之前的「同步錄音」有何不同?
草創時期,總是一切克難。就在大夥一起同甘共苦、摸索著共創未來的歲月裡,他們不因資源匱乏而自我設限,總是想做出新東西、達到新品質、傳達新品味,從而開創出台灣電影的一個新局面。尤其是在觀念、技術、品味層面,他們所傳達的時代訊息,讓世人更加了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是怎樣的生活、怎麼個想法、有哪些感受…。
回想當年,杜篤之說:「那是我們的『最好時光』」!且聽他一一道來!

專訪/撰文 張靚蓓



張靚蓓(以下簡稱張) :《悲情城市》裡日本天皇的聲音和陳儀的聲音,你是怎麼找到的?

杜篤之(以下簡稱杜) :那個是做的,日本天皇(的聲音)是真的從日本那邊要過來的,然後作成收音機裡的聲音,做空間啊!

陳儀的聲音不是,那是參考當時的演講稿、講話,然後請了一位,那時候他是播音員、也是電視導播,是誰﹖我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找他來重唸(就在錄音室裡面配出來的)。後來很多人跟我要這段聲音,我說,那不是原音啊,是配音,不過稿子倒是參考當初的。

張:這是侯導第一次正式跟你合作?能不能談談這一段,他怎麼想到要做同步錄音,怎麼找你的,還有你當時的心情?

杜:對,算是第一次正式合作,因為在以前,台灣也沒有人整部電影拍同步錄音的,那個時候都是片段,譬如拍阿公(李天祿)的戲,我們就去同步錄音;譬如楊德昌的片子,像《恐怖份子》裡面射槍的那一小段,槍擊、子彈穿過玻璃杯的聲音,是我跑去現場錄的。

在那個之前,大部分影片裡的聲音,都是我們看到畫面以後,再跑到那些個場景裡去收一些雜音。

其實在做《悲情城市》全片同步錄音之前,我自己是有一些準備的。最早就是澳洲來台拍攝《Ζ字特攻隊》時(中影、澳洲合作),跟他們學了些同步錄音的做法;之後我們自己幾個(杜篤之、李屏賓、陳勝昌)就拍了部國稅局的16mm短片,實驗同步錄音,然後我就抱了機器到處去放給人家看,想推廣這個技術,但是一直推不起來。

一方面,那個時候台灣連一台能同步錄音的攝影機都沒有,攝影機一開,就是馬達聲嗡~~個不停,根本聽不到演員的講話,都是攝影機馬達的聲音。
再加上早期,因為台灣長時期沒有使用同步錄音拍戲,那些當紅演員的聲音,觀眾其實是陌生的,因為都不是他們的聲音,他們今天能紅到這樣,其實聲音是別人的,他們就是演,聲音是另外一個人配的。

所以那個時候對同步錄音的接受度,其實是非常非常低的。

張:攝影師華慧英、還有李行導演說,當年他們就用同步錄音,這是怎麼回事?

杜:那是更早了,這中間大概有20年不使用這個技術,在更早的年代,所用的設備、技術和我們後來所用的同步錄音的設備技術是兩回事。

那個時候一定是在攝影棚內拍,用一部很大的車子來釣麥(麥克風),當時的技術和現在的技術完全是兩回事,而且那個時候聲音直接就做成光學帶了,用的是很笨重的磁帶機!

早期和現在非常不一樣,早期的器材在使用時,各方面都很笨重,移動起來非常不方便,早期也沒有現今這些降噪音的技術或現在這種精巧的小麥克風,也因為這些因素,後來才改為事後配音,因為這樣進度可以掌握,動作可以比較快,能夠節省成本,後來早期的同步錄音就慢慢遠離、被事後錄音所取代了。
反正是事後配音嘛,就找人來配,所以很多演員的聲音,大家都很陌生。

當我拿著16mm的片子努力推廣時,每次談到這裡,大家就問我,那柯俊雄怎麼辦?(他的聲音都是陸廣浩的!)對,就是陸廣浩配的!他的台灣國語怎麼演張自忠呢?就有很多人提出這些問題來,而且還有人不習慣林青霞的聲音。

張:林青霞是你說服她用自己聲音的?

杜:你說的是哪一部戲?

張:像王家衛的《東邪西毒》裡,她用自己的聲音!

杜:其實在她的演藝生涯中,林青霞有時候也有用自己的聲音,像我們拍《暗戀桃花源》,那個聲音也是她的!其實不是她不會用自己的聲音,只是大家還「不習慣」那個聲音。很多演員的聲音,後來用了同步之後,很多人很不習慣,會問︰「哎,她的聲音怎麼變成這樣?」這是因為那時候的環境。

但是侯導就是一定要(同步),比方說阿公(李天祿),阿公講話那麼隨性,你不可能要他來重錄,他年紀那麼大了。所以那時候我們就想辦法去做,才會發生拍《戀戀風塵》時,李屏賓包三層棉被、只為了把攝影機包在裡面、只為了隔離攝影機的馬達聲,就因為那個時候的攝影機沒有隔音。

其實當時我們對這種技術還有點生疏,所以我們拍《Ζ字特攻隊》時,才會跟澳洲的工作人員學現場技術;導演王正方來台灣拍《第一次約會》時,我去幫他們做後期,這才知道,好萊塢同步錄音的後製步驟是怎麼做的,怎樣做才會比較完善。

張:還有廣告!

杜:還有早期的一些廣告,其實都是我們去錄的。

這個就是你準備好了,機會就來了(哈哈哈),來了,你就搭上那班車,那你就一路做下去。那個時候認為,台灣一年有兩部同步錄音就好了,後來就越來越多。

張:可否談談你當時聽到可以全片都同步錄音時的心情!

杜:當然是高興!因為我記得,以前剛開始做同步錄音的時候,最高興的就是,錄完以後,回來跟著畫面一起看的時候,什麼聲音都好,因為很多聲音的細節都是你當初在後製時想要去模擬,現在是那麼真實、又那麼像;所以聽什麼聲音,你都覺得真好。所以當時每天都活得很充實、很快樂,覺得是有價值的、是會被聽到的。

所以即便有一點點雜音,你都會想辦法去除掉。因為早期不像現在,有很多的設備、技術,來去除這些雜音。不過也還好,《悲情城市》的戲大部分是在金瓜石、九份拍的,那時候的「九份、金瓜石」都很安靜,沒什麼人、也沒什麼車,是山坡嘛,只要稍微遮一下、擋一下,就可以錄得很乾淨。

那時候所有劇組的人都在一起,只要一拍片,大家都不在現場,為什麼﹖因為都到外面去攔車子了,都在外面管制,你知道嗎?譬如說路旁有個菜攤,就有人站在菜攤旁邊,要拍了,就跟他講,哎,請你安靜一下…。

張:那時候你們怎麼傳遞訊號?那時候也沒有對講機吧?

杜:那時候沒有對講機,我們就舉大紅旗,反正用各種方式,一舉紅旗,就表示這裡面在拍片;所有人看到紅旗,就開始去管制噪音。還有,有的角度看不到紅旗,就用其他旗子去接力,那個人才看得到。就是想盡辦法,儘可能的要去遮掉、擋掉噪音。早期就是這樣,劇組的每個人都很幫忙做這件事。

張:第一幕片頭剛開始的情景時,有很多的聲音,有收音機傳出來日文的講話,有產婦(文雄小妾)的呻吟聲、有產婆的勸慰聲、有家中婦女守護在產婦旁的聲音,片中有兩個場景,一個是生小孩的場景,一個是陳松勇在祭拜的場景。兩個場景交互出現時,在這個場景裡可以聽到那個場景(沒出現在銀幕上)的聲音傳來,雖然我們眼前只看到一個場景,但是在觀眾的意識中,出現的場景始終存留在銀幕內裡,在這裡,聲音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請問這些聲音都是當場就錄下來的﹖還是另做處理的?

杜:那些是事後補做的,有些聲音不是現場的,是事後靠剪接把那個時空給做出來的。

張:可是那個處理很精彩,電影裡只有一個畫面,但是出現好幾個時空,除了我們眼睛看到的這個當下之外,經由「聲音」,傳達出「同時間」存在的另一個空間內,一群人正進行著另外的事情!

杜:有些東西是事後才做出來的。

張:所以小孩的哭聲、鞭砲聲等,都是事後加進去的?

杜:對!

張:我記得你說過,錄《悲情城市》的時候,你只有兩個麥克風?

杜:那時候什麼事情都剛開始,《悲情城市》也是台灣電影第一部做同步錄音做得這麼完整的,整部電影都用這個技術,所以每一步都要很小心,你不能把它搞砸掉了;因為好不容易才有這個機會,可以好好表現一下,但是其實你自己手上並沒有很多設備,尤其我們連無線電的小型麥克風、就是mini mic.都沒有。我只有一個麥克風,還是我自己的;另外再向中製廠還是哪裡借了一個麥克風,又跟中影調了一個mini mic.,講起是迷你麥,其實頭跟半個手指頭那麼大,很大的mini mic.了(笑)。當時只有一台錄音機,剛好可以接三支麥克風進來,最多就接三個麥克風,我們就這樣做。

那時候不管是器材、設備,跟現在都很不一樣。當然做的時候,有很多部分我們也沒做得很好,但是我覺得,都有做到(張:做到位了)都有做到我們想要的品質。一方面那個場景還蠻安靜的,還能夠控制,做起來比較沒問題。

其實當時我比較擔心的是,這個事情到底過不過得了關?當然,我們自己看是OK的!

張:你是指最後到日本去做混音時?

杜:是啊!

不過這個戲你會發現有個好處,每個人講話的嗓門都很大。

張:還有一些細節的部份,譬如寬美、文清筆談時寫字的聲音?

杜:當然你如果靠近拍時,就會錄到,之後剪接,你可以拿出來用!但是大部分的對話,每個人都中氣十足,尤其是陳松勇;像梁朝偉,反正沒聲音(他就不講話)(哈哈哈),錄到的東西都還OK,都還算蠻不錯的。

當然也有一些場景比較難,但是也還好,譬如「追殺」的部份,夜景。

張:是大遠景的戲?

杜:那些「追殺」的戲,其實是在基隆的一個碼頭倉庫拍的,我記得攝影機擺在這個位置,他拍這座倉庫,倉庫後面是一條大馬路,很吵,因為是主要幹道,很多車在街道上開來開去,你不可能把車都擋下來,可是我們就在那邊拍,我要怎麼辦呢?那時候劇組有一種小型遊覽車,腦筋一轉,我就叫遊覽車開到拍不到的地方,利用遊覽車幫我擋路上的車聲,我就在遊覽車的後面收錄。因為那場戲都是跑、殺、喊的聲音,我就把聲量再關小一點,錄到的聲音,覺得是可以用的,拍《悲情城市》時,就有有很多這樣臨機應變的情形。

張:室內景沒問題吧?

杜:大部分都沒問題,但是那個「沒問題」,是付出很大代價的,是很多人力去遮、去擋才完成的。

在九份、金瓜石拍的時候都還好,我們最困難的場景,是拍陳松勇的家,那個家是在大湖。(張:就是在大湖搭的「小上海」的那個場景?)對。

大湖的那個房子很特別,四周圍都是馬路,(對,我去過,去那邊採訪《悲情城市》的拍攝),就因為前後左右都是馬路,所以我們一擋車,就要擋四條馬路;四條馬路其實還不夠,因為離「小上海」場景很近的外圈還有馬路,所以要擋八條馬路,當時我們幾乎把整個大湖都遮起來了,那時候靠的就是大紅旗。

只要大紅旗一搖,就知道裡面要拍了。

很快的,我們就發現不能擋太久,擋太久,人家會沒耐心的,因為外面看不到裡面在幹什麼,其實一沒耐心,時間一久,司機就會按喇叭來問,那不是我們要的。

所以一不拍,我們趕快把紅旗放下來,趕快讓人家的車子過。

因為那時候的民風都很純樸,所以我們擋人、擋車,大部份都可以配合,所以這件事情都還做得到。

張:文清在火車上遇見暴民,要打他,他情急之下說出「我是台灣人」那場戲呢?

杜:那是OK的,那個蠻容易錄的,(張:只是場景比較難找),對,在錄音技術上沒有那麼困難。

困難的戲,像是大哥文雄出殯的那場就非常難錄,所以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下大雨,我們也很少有在那種場景裡收音的經驗。我就揹個錄音機,我記得穿件雨衣是連身的,就把錄音機貼身放在裡面,有時候把雨衣拉開,偷瞄一下(哈哈哈),再接著往前走,然後人走在田埂裡面,都是些爛泥,那場戲我記得全身都溼的(哈哈哈)。

張:你跟楊靜安兩個?

杜:對,(張:怎麼配合?)他釣麥啊,他釣boom。那時候從頭到尾,就我們兩個。

後來聲音剪接是我做的,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有做《第一次約會》的經驗了,所以所有的相關步驟就都照規矩來,所有的混音cue表,我都自己畫、自己寫,就是很規矩的去做這些事情。

我記得去日本做混音時,我一把cue表翻開來,大家都很清楚,溝通都沒有問題,我們的習慣都是一樣的,日本方面也覺得,就是這樣做,他們也不覺得我們是第一次做。我們在「AOI」錄音,那是日本一家很大的錄音公司,整棟大樓都是錄音室,其中有兩間是做電影錄音的地方,室內挑高,有大銀幕。那天做mix.(混音)時,就有「AOI」派來的兩個錄音師,我跟楊靜安就管對白及我們做上去的音效,有一個老錄音師就去管音樂的大小聲,因為做音樂的是日本人,他們之間溝通就容易。

張:音樂是先做好的,不是另外再做的?

杜:是特別為這部電影寫的,但是剪接剪上去以後,在做混音的時候,作曲家會有意見,於是再做一些細部的調整,譬如這個地方要大聲一點,就再推上去,作曲家與日本老錄音師溝通就比較快。

其實日本人工作完都有一個慣例,開個小小的party,記得party時,日本年輕的錄音師就坐在我旁邊,我跟他聊天時才知道,原來現在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做「立體聲」,已經很少有人做單聲道了,他跟我講這些東西時,當場我就覺得,這些離我們好遠,因為很貴,我們沒那個經費。

然後他又跟我談起一些「降噪音」的技術、設備。

吃完飯以後,我就跑去看(哈哈哈),這到底是個什麼啊,可以把噪音降下來?看設備時,我當場就把型號抄下來,回來後就去買了一個。

剛開始,我並不知道要怎麼用,於是就在家裡實驗,(你自己試啊?)對。那時候侯導送給我的器材,我都放在家裡。我記得是夏天,家裡開電風扇,我當場錄了一段,很清楚的聽到有電風扇的聲音,我就用這個機器把電風扇的聲音給消掉了(真的啊?)好開心啊,OK、OK,就知道這個降噪音器的功用。後來楊德昌拍《牯嶺街》時,這些設備我們都用上了。

當然現在又不一樣了,第二代、第三代的「降噪」都出來了。

張:侯導為什麼後來感觸那麼深,從威尼斯影展回來就送你一套器材,就因為單聲道,他在威尼斯覺得…?

杜:他沒有告訴我細節,只是從他斷斷續續跟我講的一些事裡,我把它組織起來,大概是這樣。

他在國外的影展看到,台灣片這麼受歡迎(張:受尊重),我們不能再用這種土法煉鋼、這樣克難的設備繼續做,那樣會走不下去,會走不久。當時他真的以為他會分紅,因為他跟我說,這個戲他會分紅,然後叫我開一套設備,他說:「我們不能再這樣繼續玩下去,我們要有一套夠標準的設備,以後整個電影圈才有希望。」

我就去開單子,要列什麼器材呢?我就參考我跟澳洲《Ζ字特攻隊》拍戲時所用的那套設備,甚至比那個還好,將所有我需要的,開了一套。

他也沒看,就說:「我就送你一套。」

然後跟我說,不要還,你以後是要培養新人,(張:以後做教育用),然後幫助沒有錢的導演拍片。

張:所以那時候還是單聲道?

杜:連《牯嶺街》都還是單聲道,很可惜沒做立體聲。不過早期我們要到日本去做混音這件事,對台灣電影來講,都是很難的,只有像中影的政策大片才有可能去,獨立製片根本不可能,所以還蠻感謝邱復生的,是他出錢!

(張:片子還在拍攝時,《悲情》就先有19萬美金的海外賣埠了,這是顆定心丸。)所以東西都可以做到那個水準!

後來像楊德昌拍《牯嶺街》的時候就沒辦法這樣做,那時候大家彈盡援絕,我們就想在台灣做,但是他堅持拷貝要在日本做,光學聲音的轉錄也是在日本做,早期台灣的光學聲音轉錄老做不好。(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