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  

《電影筆記》一月號也大篇幅地評論了《阿凡達》(Avatar, 2009),讓我們來看一下。

這篇〈新的邊界〉(Nouvelle frontiere) 的作者是尚-塞巴斯提安˙修凡 (Jean-Sebastien Chauvin),他不是編輯部的成員。

第一段都在講《阿凡達》的技術:基本上是奠基在「動作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 技術上,這跟勞伯˙傑米克斯 (Robert Zemeckis) 的《聖誕夜怪譚》(A Christmas Carol, 2009) 的技術類似。不過,就像《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 2001) 的動畫技術已經逼近真人模樣、但依舊缺乏動人的(能夠說服人的)眼神,詹姆斯˙柯麥隆 (James Cameron) 基本上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他的作法也跟勞伯˙傑米克斯不太一樣:後者喜歡把角色們推到很誇張化的狀態,前者則把潘朵拉 (Pandora) 星球上的住民納美人 (Na'vi) 做得有一半幾近是人類(地球人)的軀體。《阿凡達》裡面的人的眼神,其實看起來更像是貓科動物的眼神──因此還更加不像人,整個看起來其實更像卡通,並非看起來很像真實。

尚-塞巴斯提安˙修凡在第二段說:在這一部很天真的寓言裡,就是這樣才顯得美、顯得感人。因為,就是要觀察傑克˙蘇利 (Jake Sully) 的真人跟他變成納美人的身體之後這兩者之間的差別。「說到底,這就是《阿凡達》最根本的力量,它這個故事就是希望能夠從一個遠古的現實 (realite ancienne)(光學的影像)解脫出來,好能夠置身在一個新型的現實 (realite nouvelle)(數位的影像),在一個充滿各式各樣的誘惑的星球上頭。」
第三段先褒後貶。整部影片看起來是很驚人的,因為,即使內含非常異質的多樣性,但整部片的造景質感基本上還是前後一致的。尚-塞巴斯提安˙修凡認為:很可惜詹姆斯˙柯麥隆不敢繼續走下去,走到故意要製造出能讓觀眾感到侷促不安的地步。他只是把所有的陌生的東西(動物、植物),都依照地球上現有的東西來加以改變一點形式而已;這樣的作法,只是在追求吸引目光的能力 (fascination);但他其實可以鼓動出「拒絕」跟「噁心感」。潘朵拉上的野獸跟花朵,不僅僅是在技術上讓觀眾吃驚,但其實它們是很動人的,尤其是當男主角經過碰到的那些「東西」都是這樣。

很驚奇地是,作者在第四段又再回到技術面(尤其是3D技術)稱讚詹姆斯˙柯麥隆。「他把我們都沈浸在一股很純粹的『感覺的邏輯』(logique de la sensation) 裡面」、「不趕時間,逐步地讓我們觀看、感覺、證實這個異世界的多重豐富性──而他自己就是這個異世界的建築師」。

第五段開始作出分析。所謂的遠古的世界(光學的),身體都是重的、都具備重量的;人,是一種不完美的東西,必須依靠其它工具過活。透過「從一個身體轉到另外一個身體」,《阿凡達》的蘊意是在說:電影必須擺脫「真實世界的物理現實」(la realite physique du monde reel),而且要向「不可判定的真實」(l'incompletude du reel) 說「永別了」。當納美人的奈蒂莉 (Neytiri) 把身軀漸漸虛弱的傑克抱起來的時候,這還是很詹姆斯˙柯麥隆的邏輯:一位女人救了另外一位男人(或一位男人救了另外一位女人),或在大災難的時候,一對被湊起來(或再次被湊成對)的男女將彼此互相幫忙。

尚-塞巴斯提安˙修凡也惋惜詹姆斯˙柯麥隆沒針對性愛大做文章。例如傑克到潘朵拉星球上時,那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刺激出傑克的利必多 (libido);以及,當傑克下肢癱瘓後,很有可能不再有性能力……而所謂的納美人,看起來其實像是沒太多性徵 (asexue) 的小孩子。跟同樣是由詹姆斯˙柯麥隆執導的《鐵達尼號》(Titanic, 1997) 比起來,《鐵達尼號》還多了幾分情慾色彩 (erotis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