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尋找布洛斯基_dvd_cover.jpg 

張靚蓓

 

【編按: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張靚蓓小姐將與《尋找布洛斯基》電影製片及主角廖金鳳教授,於101()晚上730分在台北巿南京東路二段一號3樓金車文藝中心,出席由金車教育基金會與本館共同主辦的「公路與旅行電影:尋找人生的風景」系列公益活動。座談會之前(630)將放映《尋找布洛斯基》一片,歡迎讀者踴躍預約參加。洽詢電話:(02) 2562 8629

 

 

沒想到,班傑明.布洛斯基Benjamin Brodsky和我還真有些電影緣。

一九九五年,我寫他;西元兩千年以後,他幾度來找我。

 

其實這一切開始於一個偶然。

一九九五年,我還在中國時報工作,當時已從影劇版的電影線轉調至國際新聞中心寰宇版,我們這一組負責的不是日常的外電翻譯,而是翻閱英美各國的重要報章雜誌,找題目、做專題。因為我有電影方面的採訪經驗及累積的相關知識,所以作風自由的寰宇版也放手讓我在這方面耕耘,我可以就一個題目做專題採訪、寫深度報導,而且有一整版五、六千字的篇幅,如今回想,這在當時任何一個報社都是很難得的機會,不但藝文版、影劇版都沒這樣的篇幅,就連政經、社會版也沒有,除非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不然,是沒機會這樣就一個專題做大幅報導的。似乎只有當年高信疆先生主持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時,還有魄力集中火力,連續幾天、幾版的深入探索。

 當年真是因緣際會,讓我有機會、常態性的、每週做一個電影相關專題,各方面做較為廣泛或深入的探索。就因為找尋新題材,我和班傑明.布洛斯基相遇了。

一九九五年的六月,天氣好熱,電影資料館井迎瑞館長及高肖梅小姐告訴我,有一套拍攝早期中國的影片,問我有沒有興趣看,就在看過《經過中國(A Trip through China )後,我覺得太有趣了,片中顯中國人在西化的影響下玩撐竿跳,還有滿族貴族熱鬧豐足的婚禮紀錄;就連當時嚴禁外國人拍攝的北京紫禁城、一般人難以接近的袁世凱宅邸靜心齋,與北洋軍校閱畫面,布洛斯基都拍到了。影像清晰的呈現出清末民初老百姓當時的生活樣貌,活生生的氛圍,與以前看到的「靜照」很不同,這個拍攝者究竟是誰?我直覺認為有深入挖掘及報導的價值,也心中暗自慶幸,還好我當時不在影劇版,因為這樣的素材,不是一般影劇版的菜;但在中國時報的寰宇版,卻有可以發揮的空間。

 高肖梅告訴我一個地址,就在林森北路教堂對面的一棟樓房的二樓上,我見到了王熙寧先生,他給了我一份約三十幾頁的英文材料,說是拍攝者班傑明.布洛斯基的自傳,經由他同意,我可以發表。但是三十多頁,報紙篇幅實在容納不下,我看過之後,挑出一些適合刊登的材料,以此為基礎,寫成一篇長文。交給編輯後,他加以分段編排,再配上電影資料館提供的圖片,包括布洛斯基本人的照片及影片裡的劇照,當時這批影片已由電資館收購,所以沒有版權問題。

就在閱讀班傑明.布洛斯基的自傳時,我一方面被吸引,一方面也有些懷疑,因為這個人的一生太過傳奇,(詳情請參閱19956月中國時報寰宇版張靚蓓譯文)雖然該篇自傳經過加州法院認證,但有關1909年在中國設立「亞細亞」電影公司,我還是得詳加查證,雖然他19091912年的拍片範疇遍及北京、上海、廣西、廣州、香港等地,影片已經提供佐證,但之間的空隙、盲點還有很多。查證結果,只有在程季華先生的「中國電影史」裡有兩行提到有關布洛斯基的記載,同時程書中所言、跟班傑明.布洛斯基的自傳也有出入。兩人都已作古,我只有將疑惑以註釋的方式,列在報上,以供有心人繼續探索。

這篇文章刊出後,我就去忙別的專題了,布洛斯基很有意思,但只是我工作的一小部份。沒想到,無心插柳,居然柳成蔭。二千年之後,先是日本電影史學家岡田正子來台灣找我,她先傳真到報社,當時我已經離開報社,報社來電,說是有一位日本女士岡田正子要從日本來看我,問問我有關布洛斯基的事情。我跟岡田正子在我台北天母住家附近見面,我將所知告訴她,但因為沒有進一步的材料,不知對她研究布洛斯基究竟有沒有幫助?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布洛斯斯的事還沒了,原來這條線索還活著。岡田正子告訴我,我那篇文章目前提供了最多有關布氏的訊息。接著2005年,台藝大的廖金鳳教授找到我,跟我說他們正在拍攝一部有關布洛斯基的影片,希望能跟我談談,同時廖老師還告訴我,現在澳洲、蘇俄、日本、美國、香港等地,都有人開始對布洛斯基展開研究,我這才知道,原來十年前的那篇文章,居然引起這麼多迴響。

當我第一次來到台藝大,在導演謝嘉錕的鏡頭前,接受鏡頭外的廖金鳳教授訪問,我們聊到布洛斯基及他的種種影響,就在回顧布洛斯基時,我再次看到,那個從蘇聯苦寒中逃出來、到黑海跳船的猶太小孩,隨著英國商船到了英國、來到美國,足跡遍及費城、洛杉磯、舊金山等地,他在馬戲團打工、到五分錢戲院工作,如何因緣際會,成為老闆。當他帶著馬戲團到中國來時,就在飄洋過海之際,因為風浪過大,動物死了多半他抵達中國後,把剩下的動物賣了,付給團員薪水。沒想到,捨了馬戲團,卻為他帶來了新的事業契機。

就在那趟遠洋航行的輪船上,他結識的中國政要公子(推斷,應是袁世凱之子),成為他事業新契機的貴人,這也是布洛斯基影片中能夠拍攝北洋軍操演畫面的主要原因。當年的中國,對外國人沒有諸多限制,更何況他有良好的關係,

這是布洛斯基的電影鏡頭能夠跑遍南北、深入宮廷及達官貴人之家的原因之一,加上之前他在英美歷練出來的經商訣竅,成立「亞細亞電影公司」的他,我認為應是順勢而為的經商策略,布洛斯基本人當時應該並沒有想到他會對中國電影、香港電影的誕生,甚而日本電影等,有決定性的影響。

  如今回頭來看,布洛斯基當年無心插柳,沒想到,今天已是柳蔭一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