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介紹過幾篇《電影筆記》七、八月號的「電視影集」專題訪談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幾篇比較特別的影評。首先是已經破皮克斯 (Pixar) 跟迪士尼 (Disney) 諸多票房紀錄的《玩具總動員三》(Toy Story 3),影評人凡松․馬洛沙 (Vincent Malausa) 順著皮克斯片廠的作品集來談這一部真正要戴 3D 眼鏡的 3D 動畫片。

他認為,至少到《料理鼠王》(Ratatouille, 2007) 為止,皮克斯每推出一部最新的劇情長片,都能夠給人有「首部作」的神秘美感、精采美感;皮克斯似乎一直在抗拒「重複他們自己」的懶惰作為。但是,從《瓦力》(WALL-E, 2008) 開始,並且特別是《天外奇蹟》(Up, 2009),凡松․馬洛沙認為皮克斯開始走相反的方向,因為每一次皮克斯再推出一部最新的作品,都讓他感覺那即將是所有皮克斯的最後一部片。《玩具總動員三》就是從這種感覺出發,安弟 (Andy) 要去唸大學了,他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猶豫著是要把玩具都丟掉、還是把那些東西都置放在閣樓裡。

然後,《玩具總動員三》的故事開始出軌,就像《玩具總動員二》一樣,開始讓所有的玩具凡經過哪裡就得經歷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危機。這一次,他們被困在某托兒所裡面,讓皮克斯再玩耍《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 2004) 的那套:超快速的剪接,空間感能瞬間從水平轉變成垂直,製造出很多懼高或很多縱深的畫面。

同樣地,打從影片一開始,死亡衝動 (pulsions de mort)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再次出現。片頭是胡迪 (Woody) 躍上一輛載滿一大堆孤兒的火車跌落到山谷裡,我們觀眾就跟潔西 (Jessie) 一樣眼睜睜看那輛火車摔下去。類似這樣的殘酷、恐怖,在以往的皮克斯,特別是在一部迪士尼的影片中,幾乎是無法想見的。但《玩具總動員三》並沒有停在這邊,它根本是不斷地想要再製造這種變態情境。最後是胡迪跟所有同伴在絕望之際,攜手一起邁向死亡:準備進入大焚化爐。很多人幾乎都以為這將是終極結局,但皮克斯還是把解救方案送到正軌 (bon sens),讓迪士尼的乖小孩精神重回正軌。

馬洛沙認為《玩具總動員三》在兩方面是成功的:一是動作場面 (spectacle),另一是懷舊的憂鬱 (melancolie)。讓人意外地是,這一個並不以「反對那一個」為職志,這兩方面其實是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點主導劇情的感覺。馬洛沙也認為《玩具總動員三》的大壞蛋熊抱哥 (Lotso) 是最近很多部動畫影片裡面的最優「壞人」設計,因為他經歷過被人遺棄的悲慘經驗,因此保留有弗里茲․朗格 (Fritz Lang) 式的悲哀怪獸性格。熊抱哥到最後依舊拒絕做好事,或許是英雄式地大方表態說:「既然壞事已經做了,那就繼續堅持說『壞事做得好啊!』」

馬洛沙注意到這一整趟大歷險的關鍵人物並非是超爆笑的肯尼 (Ken) 和芭比 (Barbie),反而是那三位來自披薩星球 (Pizza Planet) 的三眼怪獸。在大家幾乎都已忘記他們之時,他們操作了怪手,救出所有玩具的一條小命。

最後,馬洛沙說:我們已很難再想像出一個更加美麗的告別童年的方法;但《玩具總動員三》做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