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河畔青草青 GreenGreen Grass of Home

/1982/彩色/35mm/93 min

 

1982金馬獎最佳導演入圍、最佳童星﹝周品君﹞

 

“火車以侯孝賢電影中典型的緩慢節奏逐漸的啟動,侯孝賢的影像世界至此可說已就定位。” --------蓮實重彥 

 

導演:侯孝賢

製片:張華坤

編劇:侯孝賢

攝影:陳坤厚

剪接:廖慶松

錄音:忻江盛

音樂:左宏元

主演:鍾鎮濤、江玲

 

本片為侯孝賢早期商業片代表作品,由前兩部作品男主角鍾鎮濤﹝阿B﹞、民歌手出身的偶像歌手江玲主演,全片於純樸的新竹縣內灣拍攝。故事描述都市年輕教師盧大年從台北到內灣國小代課,逐漸和鄉下的學童,以及江玲所飾演的女教師產生情感。班上一位學生因退伍老兵父親在河川裡電魚兒被同學排擠,帶著妹北上尋找離家出走的原住民媽媽,後來終於被尋回,村民也合力抓到污染河川的元兇……

 

片名中復沓詠唱的「青草青」不只指涉浪漫的愛情想像,也顯示侯導描寫生活和自然環境紀實的企圖,而影片也自然呈現孩童的心理和生活樣貌,從中可以窺見其後來作品《冬冬的假期》的雛形。

 

 

 

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

/1983/彩色 /35mm/107 min

最佳改編劇本:

 

入圍1983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吳念真﹞、最佳童星﹝顏正國﹞、最佳男配角﹝陳博正﹞

1983亞太影展入圍

 

這部影片證明,就歷史和政治層面而言,侯孝賢已經具有清醒的意識,而且有能力發展複雜的取徑──即使這只是一部短片--------Jean-Michel Frodon

 

導演:侯孝賢、萬仁、曾壯祥

製片:徐國良

編劇:吳念真

原著:黃春明

攝影:陳坤厚

剪接:廖慶松

錄音:忻江盛

美術:李富雄

音樂:溫隆俊

演員:陳博正、江霞、楊麗音、崔福生、卓勝利、金鼎、陳琪

 

本片為侯孝賢與萬仁、曾壯祥合作拍攝的三段式電影,改編自傑出作家黃春明的三個短篇小說:〈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以及〈小琪的那頂帽子〉,內容描繪在臺灣民生慘澹的六○年代,幾個卑微的小人物在生活壓力之下無盡的掙扎與挑戰。侯孝賢執導第一段〈兒子的大玩偶〉,男主角坤樹為求得一家生活溫飽,去從事電影劇院「三明治廣告人」的工作,扮成小丑遊走大街小巷,吸引人們的目光,但卻無法得到親友認同。返家後,年幼的兒子竟認不出卸了妝的他,放聲大哭起來……

 

本片可說是台灣新電影的奠基之作,也是侯孝賢從商業片向新電影時期開展的作品。片中大量使用表示回憶與倒敘的鏡頭語言,已然具有大師風範!電影分別在嘉義縣竹崎鄉和布袋鄉,以及台北市林森北路一帶的違章建築取景,勾勒出當時台灣社會面臨轉型與時代變遷的記憶,也表現開發中國家國民,面對外來文明時令人心酸的無知,和堅忍不拔的生命韌性,並以各自的方式觸及了省籍隔閡的問題。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3/彩色/35mm/99 min

1984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

入圍1984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

 

“攝影機被放置於遠處,他們輪流扮演心不在焉的窺伺者,或被追著跑的人。它們都具有混合憂慮和遺忘的奇特能力。”---------------Olivier Joyard

 

導演:侯孝賢

製片:張華坤、林榮豐

原著/編劇:朱天文

攝影:陳坤厚

剪接:廖慶松

美術:蔡正彬

錄音:忻江盛

音樂:李宗盛

演員:鈕承澤、林秀玲、庹宗華、張世、趙鵬舉、楊麗音、張純芳、梅芳、

 

澎湖島上三個逐風的少年,守在藍天大海的家鄉,過著家人眼中遊手好閒的無聊日子,虛耗多餘的精力、扔擲旺盛的青春,卻無力面對自己的未來,於是離鄉背井來到台灣本島南部的大都市。他們努力的探索外在世界,仍惶惶然不知所措。鈕承澤飾演的少年阿清,在父親於童年意外失能的記憶,和現實的挫敗沮喪中來回擺盪,迸發出一股頑強的生命力。

 

本片是侯孝賢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亦因本片結識長期編劇搭檔朱天文。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經典之作,片中隨時可見遠眺的固定長鏡頭、人物吃飯梳洗走路等日常舉措,以及穿插人物於現實與過往記憶之間交錯跳躍的視點,奠立了他日後電影的基底和風格。主角從鄉村到都市的成長歷程,也反映了臺灣從農村社會過渡到現代化社會中難免的尷尬處境。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A Time To Die

/1985/彩色/35mm/137 min

1986德國柏林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1986亞太影展評審委員特別獎

1986夏威夷影展評審團獎

1987荷蘭鹿特丹影展 最佳非歐非美電影奬

1985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朱天文、侯孝賢﹞、最佳女配角﹝唐如韞﹞

 

這個房子的空間裡產生了某種優緩成熟的時間感,而對我們觀眾來說,這個時間感正是導演將房子電影攝像的手法”----------Laurence Giavarini

 

導演:侯孝賢

製片:徐國良、陳文森

編劇:朱天文、侯孝賢`                                                                                                                                                                                                                                                                                                                                                                                                                                                                                                                                                                                                                                                                                                                                                                                                                                                                                                                                                                                                                                                                                                                                                                                                             

攝影:李屏賓

燈光:甄復興

剪接:王其洋

錄音:忻江盛

美術:林崇文

音樂:陳健華

演員:游安順、辛樹芬、唐如韞、蕭艾、梅芳、田豐

 

小時候一家人住在高雄鳳山,祖母喊他阿孝咕,最疼他,一直叫他陪祖母回大陸探親。阿哈有一個身體瘦弱的哥哥,一個掌中握生雞蛋練毛筆字的大弟,和一個小弟,一個聰明秀麗的姊姊。父親本來打算在台灣住幾年就要回大陸的,沒想到在此落地生根,父親病亡的那年,他才小學畢業。讀省立鳳中的時候,姐姐出嫁了。他打架耍流氓,喜歡隣居一位女孩,開始知道照鏡子。有天晚上,他在院子裡磨刀正準備和人火拼,生病的母親去世了。盛夏白燦燦的陽光下,阿哈跌進童年往事裡……

 

本片以侯孝賢導演童年至大學聯考前的回憶為背景,自傳性色彩濃厚。影片中日式風格的房舍建築和村落景致,構築出五六○年代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也藉由家族人物的疾病、死亡,述說了民族記憶世代遞嬗的變化。

 

 

 

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1986/彩色/35mm/110 min

1987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樂

 

“《戀戀風塵》中所呈現緊密的電影語言,常在一組鏡頭中就展現出深厚的情感力量”-----------焦雄屏

 

導演:侯孝賢

製片:徐國良、李憲章、張華坤

編劇:吳念真、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剪接:廖慶松

錄音:忻江盛

美術:劉振祥

音樂:陳明章

演員:王晶文、辛樹芬、李天祿、陳淑芳

 

男主角阿遠十五歲初中畢業之後,因家境清寒,只好放棄學業到台北工作,青梅竹馬阿雲次年也到台北作裁縫,兩人在台北努力賺錢,養活自己、貼補家用,默默關心彼此,各自懷抱著純摯的感情。阿遠存錢想要念大學,補校高中畢業後,阿遠便應徵入伍了,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孤獨留在台北的阿雲,阿雲也離不開他,臨走送給阿遠的禮物是一千零九十六個寫好自己地址、姓名、貼好郵票的信封。然而,就在阿遠即將退伍之前,阿雲和別人結婚了。失戀的阿遠退伍後回到老家,穿著阿雲為他縫製的衣裳,在蕃薯田邊聽爺爺談話,遠山靜矗,時間流逝一如流雲。

 

本片為編劇吳念真的半自傳故事,還未開發為觀光勝地的九份在此片中素顏入鏡。年輕的男女主角從鄉村來到都市,生命的動盪變遷使兩人分離,所造成的創傷在大自然、家人的寬容當中逐漸癒合,隨著悠遠的鏡頭逸入遠山、大海、雲天之中,光線在此化為一種時間的形象,在景框、火車慢移、天光雲影之間流轉不歇。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1989/彩色/35mm/157 min

 

1989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1989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陳松勇﹞

 

“藉由讓歷史從多重、歧異的敘述微事中浮現……《悲情城市》超越了單純地對抗官方歷史的敘事,而採取對傳統編史進行更為徹底的質詢”-----------June Yip

 

導演:侯孝賢

製片:張華坤

策劃:詹宏志

編劇:朱天文、吳念真

攝影:陳懷恩

剪接: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燈光:宋殿生

美術:劉志華、林崇文

音樂:立川直樹、張弘毅

演員:梁朝偉、陳松勇、辛樹芬、吳義芳、高捷、李天祿、太保、陳淑芳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台灣重新變成中國的領土。林阿祿一家有四個兒子,老大文雄經營「小上海酒家」,老二文森被徵調到中南半島當軍醫,杳無音訊,老三文良從中國的日軍戰俘營中逃奔回台後,精神深受刺激,小兒子文清是個聾啞的知識份子,也是攝影師,與一批憂國憂民的朋友密切交往。大哥文雄發現文良涉入走私毒品,文良入獄出來後已成廢人,文雄後又不幸被本地流氓所殺,林家一夕之間只剩下老么文清足以當家,遂不得不在大哥出殯之日與年輕護士寬美草草成婚。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文清和他的朋友們相繼被捕。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國民政府遷台,定臨時首都於台北。

 

本片為台灣首度獲得國際一級影展最高榮譽的電影,也是侯孝賢探索台灣身分認同的「台灣三部曲」之首,亦是第一部採用同步錄音技術的國片。影片以林阿祿家族和其妻友的日記、書信、片段的字卡、聲音,各種看似斷裂無關聯的意象和動作,交織成一張細密的敘事網,陳述臺灣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臺灣底層百姓的生活寫照,顛覆官方建構的單一史觀,氣度恢宏,允為經典之作。

 

 

 

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Goodbye

/1996/彩色/35mm/113 min

 

1996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林志峰﹞

1996長春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1996法國坎城國際影展國際競賽單元

 

“《南國再見‧南國》像是他的第二處女作,擁有青春的爆發力。”---------Olivier Assayas

 

導演:侯孝賢

製片:張華福

編劇: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陳懷恩

剪接: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燈光:宋殿生

美術:黃文英

音樂:林強

演員:林強、高捷、伊能靜、徐貴櫻、喜翔、雷鳴、連碧東

 

小高帶著身邊小弟扁頭,和扁頭的女友小麻花,一起在黑社會中走闖。扁頭和小麻花兩人加在一起像炸彈,隨時會出狀況,小高常被他們搞得神經衰弱。小高和喜大準備投資大陸生意不成,只好繼續找事頭作,含混過日。扁頭回南部老家討一份分土地的錢,不得,被伯父的刑警兒子教訓一番,小高聞訊趕去營救,反被拖下水。小高三人在荒山中獲釋,破曉時分他們終於摸到車鑰匙,卻莫名奇妙回不了家……

 

侯孝賢在本片中展現其「街頭小混混式」的暴力美學。主角在邊緣生活和安定下來的慾望之間,幼稚地對抗著困苦現實。鏡頭在能量爆發和寂滅兩個極端之間擺盪,間雜著各種日常聲響構成的背景噪音,時而隨著林強的電音節奏和疾駛的車輛前進,彷彿一場通往未知的荒涼旅程。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1998/彩色/35mm/114 min

 

1998亞太影展最佳導演、最佳美術指導

1998台北電影節商業類年度最佳導演

1998金馬獎評審團大獎、最佳美術設計﹝黃文英、曹智偉﹞

 

“一個充滿暖色調而全然封閉的世界,有如置身於鋪置紅絲絨的珠寶盒之中。”---------Alain Bergala

 

導演:侯孝賢

製片:廖慶松

編劇:朱天文

原著:韓子雲

攝影:李屏賓

剪接: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美術:黃文英、曹智偉

音樂:半野喜弘

演員:劉嘉玲、梁朝偉、李嘉欣、羽田美智子、魏筱惠、高捷、潘迪華、徐明

 

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末,上海英租界的高級妓院區,當時的人叫它「長三書寓」。不論達官走卒,都齊聚長三聽曲、飲酒、吟詩、吸鴉片,以金錢換取慾望的滿足,甚至追求愛情。妓女各擁風姿,在虛實難辨的感情遊戲裡進行權力的角力。本片幾組主人公:世故練達的周雙珠和她的相好洪善卿;率性任情的沈小紅和她的相好王蓮生;手腕凌辣的黃翠鳳,只做羅子富與錢子剛二位客人……歡場男女之間的愛嗔癡怨,在鏡頭營造出的封閉世界中,緩慢搖入淡出,紅塵夢境彷彿無所始終。

 

本片改編自清代才子韓子雲的小說《海上花列傳》,由張愛玲注譯。原本欲於上海拍攝,因尋景困難,轉返臺灣楊梅搭景造屋拍攝。顧問作家鍾阿城形容《海上花》的美術與環境設計:「是世俗的洛可可式,是燭光的絢爛,是租界的拼湊,可觸及的情慾和閃爍的閑適。」重複縈繞的主題音樂,和全然封閉於室內、一場一鏡的劇情推移,將觀眾帶入一個宛如被催眠的夢境。                                                                                                                                                                                                                                                                                                                                                                                                                                                                                                        

 

 

 

珈琲時光 Café Lumière

/2003/彩色/35mm/103 min

 

2004韓國釜山影展年度亞洲電影人獎
2005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鬱金香獎

 

導演:侯孝賢

監製:廖慶松、宮島秀司、小坂史子、山本一郎

編劇:侯孝賢、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剪接: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美術:黃文英

燈光:譚紀良

音樂:井上陽水

主演:一青窈、淺野忠信、萩原聖人、余貴美子、小林稔侍



自由作家陽子住在東京,和經營古書店的肇是經常一同消磨時間的好朋友。某日,陽子發現自己懷孕了,對象是個台灣男人。陽子的父母對於女兒執意選擇單親媽媽這條路,感到十分擔憂;同時,喜歡陽子的肇無法清楚向陽子表達自己的好感。於是,日復一日,陽子的心裡掛念著家人的事、肇的事、還有那個即將來臨的新生命……

 

本片是侯孝賢應日本松竹電影之邀,為紀念小津安二郎百年冥誕所拍攝的電影作品。淺野忠信為本片繪製的東京鐵道圖,一青窈飽滿成熟的歌聲,傳奇音樂家江文也高齡卻仍健談的妻子,以及氣氛懷舊的Erica咖啡店、神保町古書店街、鐵道高架橋與路面電車等,尋常而悠閒的東京街角,在看似隨意,卻充滿美學構思和文化深意的鏡頭下,都成為片中令人難忘的美麗風景。

 

 

 

最好的時光 Three Times

/2005/彩色/35mm/133 min

2005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獎、最佳女主角﹝舒淇﹞
2005日本東京影展黑澤明大賞

導演:侯孝賢

製片:廖慶松

編劇: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剪接: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美術:黃文英

燈光:譚紀良

主演:張震、舒淇


本片由三段不同時代的故事組成。第一段〈戀愛夢〉一九六○年代的台灣高雄,年輕撞球小子張震,為了追求迷人的球婆仔舒淇,趁著當兵放假,跑遍南北追逐她的身影,這時的愛情是瘋狂卻甜蜜的。第二段〈自由夢〉於一九一一年日治時代:知識分子張震,因為傾慕當紅的藝旦舒淇,而經常出入藝旦間,身份地位迥異的兩人交疊出了浪漫的身影,這時的愛情是絕美卻帶點淒楚的。第三段〈青春夢〉發生在二○○五年的現代台北:從小體弱多病的舒淇,雖然有個女友,卻愛上也有女友、在照相沖印店工作的張震。二人一發不可收拾的愛火,讓四人之間的愛情陷入了糾葛,這時的愛情是激烈卻充滿無奈和無解的……

 

本片巧妙地將女主角舒淇和男主角張震的一段不悔愛情,自二十世紀初起跨越了將近一百年,一窺三種截然不同卻同樣動人的愛情面貌。發生地點自當年繁華極盛的大稻埕,一路南下至高雄,最後結束在現今的台北。電影並選用清末民初時期的南管樂曲〈荼薇架〉、文夏的〈戀歌〉和〈Rain and tears等多首代表性歌曲,精準呈現出當時的愛情氛圍,一段段動人的愛情彷彿和台灣一百年的歷史擦身而過。

 

 

 

紅氣球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2007/彩色/35mm/113 min

 

2007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
2007盧卡諾影展觀摩單元榮譽金豹獎

 

“從影片第一個鏡頭開始,侯孝賢的《紅氣球》就與拉莫里斯的影片展開一場古今電影對話……”-----------林文淇

 

導演:侯孝賢

製片:侯孝賢、廖慶松

編劇:侯孝賢、François Margolin

攝影:李屏賓

剪接:廖慶松

錄音:朱仕宜

美術:黃文英

燈光:譚紀良

主演:茱莉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西蒙 Simon Iteanu、宋方

 

戲劇教授、木偶劇編劇蘇珊和小兒子西蒙一起住在巴黎,正忙碌著籌備一齣改編自中國元曲的偶劇。小說家丈夫遠在加拿大客座,七歲的西蒙很孤單,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個紅氣球,跟它說話,氣球於是若即若離像跟了他。蘇珊工作忙碌,於是找了從北京來巴黎唸電影的宋芳當保姆陪西蒙,並希望在外地求學的女兒露薏絲搬回來一起住,但是租樓下的房客卻不願搬走……就在日常瑣事和喜怒哀樂間,紅氣球偶而駐足窗前,有時飄過塞納河、聖母院、奧塞美術館、蒙馬特,最終緩緩飛向天際。

 

本片為侯孝賢最新近作品,原應巴黎奧塞美術館之邀拍攝短片,後發展為長片。改編自法國導演亞爾貝‧拉莫里斯(Albert Lamorisse一九五六年坎城影展最佳短片金棕櫚獎的經典作品《紅氣球》。鏡頭精準捕捉了巴黎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纖細與孤獨的一面,紅氣球成為詩意的隱喻。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演出本片後,也如此讚許侯導:「他在我心裡開了一扇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