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電影的門道與思考

——落差˙在影片評審與一般觀眾之間

 

文/廖本榕

 

藝術是無邊無界的,我們在藝術情境中培養出來的思考秉性,可以自由自在地延伸到更寬廣的領域。   。如果大部分的學科都是築起壕溝,藝術則是建起橋樑。

 

大衛‧柏金斯 David Perkins, 1994 The Intelligent Eye: Learning to Think by Looking at Art

 

今日,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已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並非每部影片都具有藝術的水準,甚至可以斷言,大部分的電影都只具備了商業娛樂觀眾的目的,壓根兒談不上藝術兩個字。因此,每年在全球各地舉辦的大大小小影展競賽活動中,無可避免地,商業、非商業或既商業又藝術的影片必須同台競逐,一決優劣勝負。得獎者出爐後,最大的爭論,往往是觀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影片與評審專家青睞之間的落差。甚至,連號稱評審制度最公平的「奧斯卡」[i]都無法避免這種期望落差。撇開評審不說,就拿觀眾的個人喜惡網路投票來做統計比較,單一影片或許有簡單的比數成果,如果多達幾十部,或甚至幾百部影片同時被觀眾票選評比,投票結果可能產生兩種狀況,一是無法聚焦最佳獎項於單一有共識的影片,其次最大可能是集中投票給市場正熱門、觀看無需思考,淺顯易懂的「好看」與「不好看」答案上。

 

「好不好看」往往是觀眾樂於從口袋掏錢買票的第一選擇,其次就是「喜不喜歡」,喜不喜歡背後的心理因素就比較複雜,包括對影片類型的偏好、明星偶像崇拜、劇情內容喜惡等;如果再繼續深入探問「怎麼好看?」「怎麼不好看?」,答案內容會慢慢向「喜歡與不喜歡」偏轉,也就是個人的觀影直覺情緒反應,然後繼續燃起爭論戰火。既然如此,評審們為什麼能夠在眾多影片中做出決定?總有個說服群眾的道理吧!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評審們必須經過「辯證和思考」的過程,才能做出勝選的決定,他們必須維護個人在「看電影」方面,得來不易「專業與權威」的榮譽。大部分觀眾為什麼只挑個人喜好的影片觀賞?因為他們觀影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和娛樂」,根據哈佛教育研究所「零計畫」(Harvard Project Zero,簡稱HPZ[ii]主要領導人之ㄧ大衛‧伯金斯(David Perkins)的研究,人類視覺觀看與大腦之間的關係有三種智力形式的區分,分別是神經智力(Neural intelligence)、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和反省智力(Reflective intelligence)。神經智力也就是我們常稱的IQ智力,屬於天生的部份。經驗智力則是可以透過學習有所增長,以直覺本能的方式,將先前的經驗應用在智力上。反省智力是透過不同經驗,將個人的智力資源做謹慎的自我管理(常稱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和策略運用,藉此增進智力行為(大衛‧伯金斯著 莊靖譯 《看藝術學思考》2008台北 原點 大雁 P48~49)。觀眾看電影基本會運用前面兩種智力,除非是評審或是某些較聰明和特別的人,才會使用智力資源管理和策略思考的過程來審視影片。日常生活中有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已經足夠有餘,但對於某些不能一眼看清楚的事件物品,就必須依賴智力的反省功能。道理在人的大腦眼睛雖然反應快速聰明,在眾多紛雜且快速變換的環境,經驗智力也會有不足和障礙的出現,也就是經驗智力的觀看方式是「倉卒」、「狹隘」、「模糊不清」而且「漫無目標」(伯金斯P94~96)。在90%的情況下,這樣的觀看和思考方式都不會有問題,但在另外10%的時候,倉卒、狹隘、模糊不清、漫無目標的思考方式,則會給我們帶來麻煩。這10%包括了我們最重要的一些機會,可以讓我們追求更豐富的經驗,作出更盡善盡美的決定,以及獲得更好更普遍的認知(P97)。

 

電影不同於繪畫、雕塑等藝術品,電影是時間、空間加上運動的視覺體驗過程,直到數位科技的現代,雖然可以用「停格」、「單格」等方式暫時停止影片進行,可是,一旦停止了時間空間的影像運動,那麼,你就無法一窺影片的完整全貌;也就斷裂了影片原有的敘述整體性。因此評審不能和一般電影觀眾一樣,倉卒、狹隘、模糊不輕、漫無目標的「看電影」。必須更擴大或更策略性的去掌控10%的思考智力方式。也就是說電影除了我們眼睛「看得見」之外,還有「看不見」的另一層內涵,這些「看不見」的部分不表示銀幕映像沒有呈現,也不表示它被暗藏在某些電影技術或技巧之外,而是當整個觀影過程中,我們的智力接受了類似羅蘭‧巴特所形容的「刺點」[iii]給予連續撞擊撼動,必須懂得控制自我的理性去反省感性的認知,在觀看後,可以描述內容、分析技術、評斷各方面的表現高低差異,這樣的觀影思考模式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長期累積,也要個人專業修養的不停精進,更要理性感性天平的自我心性控制。

 

金穗獎的參賽影片,內容多樣差異到無法以傳統歸屬分類,有些頗具未來商業影片潛力,更大部分則是充滿不同表現的創新之作,評審的觀看智力也不停接受挑戰。得獎與否差異往往是分毫之別,也就是大家的水準不僅有進步,而且作品表現都在伯仲之間,今天或許暫時失落,來日肯定長遠可期,放下得失檢討腳步,提起無畏精神奮進,旭日光芒已是隱隱欲現,榮耀永遠跟隨堅持者。

 

                         於台南藝農居

2010.01.24


[i] 奧斯卡評審委員是由美國影藝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所屬各專業學會會員直接參與投票,目前演藝學院共有十四個專業組織,包括演員、導演、藝術指導、攝影、音樂、剪輯、製片、編劇、音效、行政、公關、視覺效果、短片及動畫等專業組織,每個會員在自己所屬專業項目選出最佳入圍影片及編導演或技術人員。參與投票的會員可達5798人之多。

[ii] HPZ成立於1971年,此計劃網羅來自各領域傑出人士,他們相信藝術家的才華並非單靠天分,而是必須從無到有經過長時間紮實的累積,因此將專案命名為「Zero」。原先是以藝術心理學和哲學研究為主,現在則包羅人文和科學領域的認知發展和認知技巧。

[iii] 羅蘭‧巴特著《明室 攝影札記》許綺玲譯 台灣攝影 19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