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星星。

《電影筆記》第六五九期(九月號)是安東尼․寇迪耶 (Antony Cordier) 執導的《快樂的少數人》(Happy Few);但本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筆記》怎麼看《全面啟動》(Inception)。因為法國片商不讓月刊等雜誌提早看《全面啟動》,所以《電影筆記》才在九月號彌補七、八月號的缺憾。

西黎․貝干 (Cyril Beghin) 撰寫的影評大致符合《電影筆記》全體對《全面啟動》的評價:除了凡松․馬洛沙 (Vincent Malausa) 給出三顆星的高評價之外,《電影筆記》主編史鐵番․德羅姆 (Stephane Delorme) 跟影評人尼可拉․阿札貝 (Nicolas Azalbert) 都認為《全面啟動》僅只是「還可以看」的影片。

西黎․貝干說克里斯多福․諾藍 (Christopher Nolan) 創作出一個打開抽屜還有另外一個抽屜 (a tiroirs) 的劇本,而且在《駭客任務》(The Matrix, 1999)、《阿凡達》(Avatar, 2009) 之後再開創出一個全新的「關於『虛擬』的隱喻空間」(espace metaphorique du virtuel),並且故意嚴肅地弄出一些心理分析的次文本 (sous-texte)。但西黎․貝干也說:《全面啟動》有點被絆住,沒辦法再超越更大一步。他指控克里斯多福․諾藍既引用到大衛․柯羅能堡 (David Cronenberg) (共享夢境的機器)、史丹利․庫伯力克 (Stanley Kubrick) (謎樣的房間),但都沒辦法超越這兩位大師;甚至在詹姆斯․柯麥隆 (James Cameron) 面前,克里斯多福․諾藍顯得只是一位小大師 (petit maitre)

如果《全面啟動》出了點問題,問題一定就是那個陀螺。柯柏 (Cobb – Leonardo DiCaprio) 為他的陀螺作出一個理論:如果陀螺一直轉下去、不倒的話,即可證他人是在夢裡面。但事實上,陀螺只是轉移注意焦點的工具而已。

根據西黎․貝干的觀點,《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2006) 才是克里斯多福․諾藍迄今為止最優的一部作品,因為主題就是一種精神分裂 (schizophrenie)。兩位魔術師互相競爭,比誰的魔術更大、更不可置信;當其中一個消失時,另外一個馬上就要再出現。其實,最令人無法參透的魔術,純粹就是有一對雙胞胎兄弟而已,沒有什麼更驚人的訣竅;也因此,這樣的精神轉移到克里斯多福․諾藍身上,他既不喜歡濫用數位特效,又喜歡玩弄「低科技」的魔術。例如,在《全面啟動》的巴黎場景中,反正是在一座橋上,他就只是用兩面大鏡子而已,小心翼翼地、但畢竟還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完成這一個「怎麼會看不到攝影機?」的魔術鏡頭。

《全面啟動》也神似狄卡皮歐 (DiCaprio) 主演的《隔離島》(Shutter Island, 2010),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執導的「病態」影片。看來,在西黎․貝干眼中,連《阿凡達》的平凡劇本也能以視覺勝過《全面啟動》的「心態/夢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