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戲夢五十 – 慶祝台語電影五十週年


  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50多年來,以經濟為導向的社會發展模式,使得文化資產遭到極大的漠視與破壞,直到最近幾年才在有識之士的呼籲下,開始關注和重視,但影片和其他歷史文物一樣都已大量流失或損壞。根據統計,在1955到1980年代,我國曾攝製上千部台語影片。經過國家電影資料館多年努力的追尋,目前只尋得台語片211部;其中影片劇情完整的只有170多部,其餘的影片都已散失,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實!因為早期的台語影片,不但記錄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包括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和流行,以及各地自然景觀的變化,也為日後國片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今(2006)年,距離1956年由何基明執導的第一部35厘米、並且完全出自台灣人自製的台語劇情長片「薛平貴與王寶釧」,正值50週年。在這值得感念的時刻,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和台灣影人協會便挑起籌辦台語電影五十週年活動的歷史使命,共同籌畫舉辦系列性慶祝活動事宜。

   歷史不可能倒流,但是,電影具有活動影像的特質,可以不斷重現已成歷史的人民生活面貌,並將記憶保鮮。由於早期台灣欠缺保存電影文化資產意識,影片與相關文物未獲重視,大量流失,雖經本館努力搶救,但許多珍貴的影片與資料已付之闕如,加上資深影人陸續凋逝,當年電影之風貌已渺不可考。在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曾經植過一棵記憶的樹。這樹的枝椏上,繁盛地茁長著翠綠的新葉。新葉幻化成一卷又一卷的膠捲,在樹蔭下的廣場前映現出動人的影像,吸引了成千上百的人們,或坐或站,專心的觀看著。大伙時而驚嘆,時而喝采,時而謔笑,時而落淚……。而這棵影像的記憶樹上,吊掛的串串影片,便是台語片!曾經,台語片是民眾生活中不可輕忽的一部份。希望藉此能喚起社會大眾,重新認識台語片,並且深入探討台語電影和台灣社會文化的相互關係。



台語片旅行-【戲夢五十】

  星空下,循著影片串成的軌跡,穿越了時空,我們看到時代的變遷;平房轉眼成高樓,三輪車緩步邁入捷運,台灣真的變了!來看吧,都在影片中……

11/ 9 紅樓劇場北廣場 「康丁遊台北」

11/10 龍山寺/艋舺公園 「龍山寺之戀」

11/10 淡水紅毛城 「安平追想曲」

11/11 二二八公園音樂台 「風流的胡老爺」

11/10~11/16 真善美戲院 「戲夢五十」影展

11/14~11/17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11/19 淡水捷運站8號廣場 「燒肉粽」

11/22~11/30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12/ 9~12/16 新竹內灣戲院

12/23~12/31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96、1/2~1/7 國立台中圖書館

~~黑白的影像˙彩色的記憶~~

活動網站: http://www.ctfa.org.tw/taiwan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