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新浪潮運動席捲世界之前,新浪潮即專指了1959年到1964年法國電影界所引發的革命運動,依循著脈絡往回推,或許我們可以說法國新浪潮是因義大利的新寫實主義所影響,但新浪潮更發揮了人道精神和解放電影的影響力,不僅在法國本地造成全民運動(就如同現在台灣大家都在騎腳踏車一樣),在60年代讓法國電影界多了200多個導演,如同那句老話:在巴黎隨便往路上丟個石頭都可以砸到導演。同時也如同漣漪一般,以法國為圓心,一圈圈向世界各國散播出去,成為各國新興導演挑戰傳統的力量。因此新浪潮所帶給世界的,不僅是電影史上代表一段時期的專有名詞,更是電影“可以”變成怎樣的無限想像。
 
雖然新浪潮導演並非旨在挖掘社會問題,但在他們展現私密細膩的情感同時,也讓電影產生了厚度,那餘韻繚繞的風情引發了觀眾的思考,進而讓電影產生了社會性。《四百擊》中鏡頭彷彿極端自然的即興調度,楚浮用鏡頭說出了一群正值騷動不安年紀的孩子的故事;至於高達的《斷了氣》中,男主角突然開始對著身為觀眾的我們聊起他不願讓路邊的女人搭便車是因為她太醜,逼迫我們面對自己正在看電影的現實,當我們從偷窺的慾望中驚醒之時,「好大的一把槍」的特寫也打破了電影的傳統敘事手法,放大了角色當下的情緒,簡化的故事內容就由觀眾自己想像吧。
 
別忘了BBC(貝內、貝松和卡霍),他們也是讓新浪潮掀起更大波濤的一陣狂風。貝內《歌劇紅伶》、《巴黎野玫瑰》中盡情的拼貼符號和影像;盧貝松的自傳性之作《碧海藍天》描寫對物種的偏執愛慕,讓人毛骨悚然;卡霍《新橋戀人》中鏡頭和演員絕佳的默契,搭配滿天燦爛炫目的煙火,就算拍倒了幾家片廠也算值得了。
 
在《野戀》中,泰西內運用完美的橫移鏡頭,承繼了法國的電影傳統,也得以延續和堆疊角色間的糾葛和情感。在這部自傳式的電影中,泰西內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和時代背景為題,電影中處處流露出極為細膩的情感和他對個人主體性的尊重,準確的場面調度讓故事情節的銜接顯得自然,音樂和音效配合著角色情緒產生變化,讓電影的戲劇張力更為飽滿。泰西內在此片中展現少有的情感,搭配上他精準的電影語言,來描寫每個人人生中必經的那段向青春告別的苦澀歲月,它不再只是個人的牢騷,而展現出了大生命的側影。
 
以上內容整理自聞天祥<2008電影新鮮人夏令營(3):浪潮與海洋/電影與自畫像>講義及演講內容。by Viol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