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歌有舞有血有淚 春花夢露台語片五十年


◎李靜怡  

  台語片的觀眾到戲院就是一副熱誠、一副要陶醉的樣子,越誇張越叫好。—陽明(台語片演員)

  1950年代開始,台灣有了不同性格的國語電影與台語電影。當時,國語電影最喜歡做的就是,拍一些揭露中共暴行、高談「建設復興基地、完成復國大 業」、頌揚台灣光明無限、好國民健健康康的政令片;或是在中影片廠搭美麗的景,拍一些不食人間煙火又正經八百的清純仙女,來個你愛我我愛妳的纏綿悱惻。相 反地,台語片因為不受省政府的重視,以及民間資金微薄下的十天拍一片短線操作,還被主流社會覺得有點低俗,如同歌仔戲與布袋戲一樣,什麼都拍!什麼都演! 沒有在怕!有仿效印度片,在月世界拍的阿里巴巴四十大盜,有「天然景 禽獸裝」的童話故事片《大俠梅花鹿》,有泰山、媽祖、海龍王、四金剛、胭脂虎、西城阿哥、台南霧夜大血案、最早的女子樂團「文夏四姐妹」,或是家庭悲喜劇 外加控訴中共暴政、又或是乞丐笑鬧片外加促進種族融合,許多片光是片名就很有賣點了,像是《張帝找阿珠》、《你摃龜我發財》、《豬八戒救美大戰金錢豹》。 拍過六十部片的台語片導演辛奇說︰「台語片一開始沒有什麼大理想。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歌仔戲團有錢就來拍,想什麼,就拍什麼。」

卡袂拉!卡袂拉!熱情不怕沒有錢

  1960年開始,除了出現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以外,全台灣都在風靡港仔拍的彩色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國語片風行健康寫實的《蚵女》,台語 片產量產值也在強敵環伺下邁入盛世。當時台語片片長約85分鐘,一部成本三十萬,一部用一個月緊湊地拍;一部片也只做三份拷貝,在各地戲院放映一周;專映 台語片的戲院,需要很多片子,才能應付觀眾。國語片則是慢工細活的一部拍半年,成本五百萬。戴著一頂紳士帽,受日本教育長大,不太說國語,講起從前拍的電 影橋段非常開心的辛奇導演說︰「台語片沒有器材,只有美軍戰場紀錄片用淘汰的「卡袂拉」。拍好的片子都是用手工在暗房沖,把膠捲放在有圓圈圈的木框裡面, 再放進高高、瘦瘦的藥水箱子裡去泡,泡完藥水再用冷水沖,就這樣子做出來的。我們一般老百姓也沒有電影廠的配音設備,就跑到農民教育中心,用美援贈送的機 器做配音。字幕太貴,只有唱歌的部分才做。導演組只有導演和一個場記,也沒有monitor,完全自己想像。」

  那時候拍片充滿了特技,「要拍慢慢拉高的鏡頭,就做個橇橇板,叫5、6 個人過去壓,「卡袂拉man」坐前面。」電影資料館館員薛惠玲說,「也常把機器綁在腳踏車或是板車上。演員沒有保險,又很乖,導演叫他跳水就去跳水。」當 時第一男女主角一部片可以拿一萬二酬勞,比導演還多。男女主角的父母拿七仟,諧星則是可以拿五仟。台語電影常常在有風景、有別墅、有瀑布山林又包吃包住的 北投溫泉區拍攝。根據演員陳雲卿口述資料,「接到通告,劇組第一次碰面會是在北投的某間旅館。導演或製片會介紹劇本內容,比如誰是誰的情人或仇人,誰是誰 的父母。大家就爸、媽、乖子地喊一喊,認一認。當天在旅館住下來,背劇本、聊天。第二天去準備服裝之類自己要弄好的東西。第三天就要日夜趕工拍戲了。」當 時男演員多是兩套筆挺的西裝,換場景就換換領帶。女演員就很辛苦,有很多時髦套裝和配件,得提著化妝箱,甚至還會向好心的溫泉旅館老闆娘借衣服。早餐大家 都在旅館吃稀飯,或是叫場務去新北投火車站買燒餅、豆漿。出外景,就由旅館準備大鍋菜,或是包好便當帶去。通常便當裡有熟魚(一整條四剖魚)、肉片、豆 類,還有鐵桶裝的湯,聽說味道很不錯。

  薛惠玲說,「國語片都有片廠,專業攝影人員,科班出身演員。台語片條件不好,沒有片廠,所以反而很多實景拍攝,要拍破落家庭就找破落家庭去拍,要拍安平港、基隆港就直接過去拍,所以很多東西就像是大家印象中的台灣,連人與人對待的方式也比較真實。」

辛奇︰「以前的婦女也很奇怪,帶手帕去看電影,哭一哭,把家裡不愉快忘記,也算是一種精神鼓勵。」

  《諸羅縣志》有記,自清代始,平日節儉到不行又不太出門的清代台灣婦女,對於村莊間的布袋戲巡迴演出,總是慷慨解囊,好不興奮,吱吱喳喳,濃妝艷抹 地讓先生駕著牛車前往看戲。台語片在1967年開始走下坡時,也開始用明星隨片登台的方式吸引民眾。開演一小時前,在戲院門口搭台演出,吸引觀眾,像是演 員白蘭和金玫就曾經在1967年同時密集巡迴全台,還在台南對打台。不會現場表演的女明星可能就聘請幕後代唱,再表演唱歌就可以了,大家還是看得很開心。 演員的照片也會有文具廠商做成月曆、書籤、或黏貼在鏡子背面。或是像白蘭一樣,把藝名賣給洗衣粉工廠,明星照片像是柴米油鹽一樣,進入大街小巷的人家中。 金玫也會請開照相館的鄰居拍照,讓他拿去賣。

後來…紡織業把台語電影的底片拿去做帽子內沿,或是提煉水銀

  1967年開始,沒有中央投資的台語片跨不過彩色電影200萬的投資門檻,加上日本片大興、電視機成為主要家庭娛樂,台語片從業人員紛紛進入電視台 工作,台語片產量大衰。辛奇說,「台灣沒有三天的好風光,台灣人就是有這個毛病,什麼題材好就通通去拍,阿西一紅,一下子就七、八部以阿西為名的電影在 拍。」例如盲女系列受歡迎的時候,就立刻拍了《豔諜三盲女》、《盲女司令》、《盲女集中營》、《盲女大逃亡》,一窩風盲女紛紛出籠。當時,地方戲院的電影 看板開始出現男女主角人頭,銜接不相關的暴露外觀。許多電影開頭也剪進披著薄紗跳大腿舞或艷舞的影片,甚至片中也穿插國外進口的色情片,只希望賺錢。後來 台語片沒落,紡織業興盛,大甲帽就把台語電影的底片拿去做帽子內沿、襯衫衣領、或是提煉水銀。「最後一部台語片是楊麗花拍的《陳三五娘》,拍唐代的劇本。 所以我們常說『成也歌仔戲,敗也歌仔戲。』」薛惠玲說,「當年所謂的官方或是民間投資國語片會被留下來。台語片因為是個人民間投資,沒有好的保存單位,只 有剩餘價值。台語片消失在1981年,電影資料館從1989年開始進行全力搶救。有的是軍中巡演保存下來的底片,有的是從民營沖印公司大都影業庫房那裡搜 羅過來的,並且進行部分修復,大批的國語和台語電影被移放到狹小的資料館裡。」

  講完台語片的心酸,拍過許多當時導演不敢拍的題材,譬如媽媽養兩個小白臉,談起自己的電影,辛奇還是開心的說,「我不大喜歡和別人一樣,別人不敢拍 的我都去拍,我最愛用蒙太奇。我當導演以來,最受影響的電影就是《升官發財》,就是因為它的片頭!一開始,導演拍一個小學裡的牆上四個紅色大字,『禮義廉 恥』,而每個字的上面都剛好有一條女性內褲,很諷刺,就叫不知羞恥。(大笑)看起來好壯觀。如果要我再拍電影,我每一部都要用這個開頭!」

  「台灣摩登Modern開麥拉-台語經典影片展」自11月8日起至12月15日止,於北、中、南、東、澎湖等地舉辦三十八場電影放映會,詳細場次請上 文建會國家電影資料館網站查詢 (本文轉載自破報第486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