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考克: 麥加芬母題, 反應鏡頭和懸疑

 

◎黃以曦

  在1966年楚浮的訪談中,希區考克以一個故事解釋了知名的「希區考克MacGuffin」(麥加芬母題):

  在英國一列火車上,兩位旅客正在交談。
  其中一位問:『先生,請問在上面的置架物上那佪奇怪的包包裡頭是什麼東西呢?』
  『喔,這個呀,這是一個MacGuffin。』
  『是作什麼用呢?』
  『這用來設下陷阱,以捕抓蘇格蘭山上的獅子。』
  『啊?但是蘇格蘭山區沒有獅子呀!』
  『喔,那就沒有MacGuffin了。』
  
   「所以你看」,希區考克結論說,「一個MacGuffin,即什麼也不是。」

  坦白說,這個幽默又帥氣的故事,對於還不完全認識希區考克電影的觀眾,幫助並不大。什麼是「在那裡,但什麼也不是」的東西呢?

  但這並不是希區考克的錯,幾乎可以說,即便到了21世紀,依然不存在一套具體的論述系統來說明這個「什麼」。敏感的觀眾或讀者或許可以直覺地將它連接往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涂林停機問題,這些迫科學陷入難堪處境的看似怎樣艱深的難題,它們的內涵其實就是這個MacGuffin,也就是,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如果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接著下去作出的,究竟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是否我們儘管作得許許多多,但它們到底是缺陷的?人類所能寫定的、說出的,是否永遠是缺陷的,即,我們不可能創造一個完美的、包含性的真理?

  不一定要曾經偏執地追尋這些問題,或對哲學或數學有興趣,人們其實早就懂得這一切,檢驗的方式是,你是否看得懂希區考克電影?而幾乎沒有人看不懂希區考克電影,只是喜不喜歡的差別而已。

  MacGuffin是我們的背後世界,因此它無法「是」什麼,如果我們知道那是什麼,它將屬於我們的面前世界。但MacGuffin卻也並非「什麼也不是」,如此我們根本不會意識到它,也不會害怕。得類似是「火星人的剪髮機」這種事項,才是「什麼也不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是否存在著火星人,也不會知道它們的長相與需求,而就算有,那和我們又會有什麼關係,對我們來說,那並非「存在」,也並非「不存在」。但MacGuffin卻是緊緊貼靠著、包圍著我們的身體、生活、親愛的人…,它沒有形體,沒有名字,卻確實在那裡。

  希區考克電影主要以中產階級為背景是一必然的選擇,因為這是一群最安定,因此也最害怕失去安定的人。簡單地說,如果你沒有錢,就不會害怕小偷,如果你沒有愛人,就不會怕有人橫刀奪愛。MacGuffin是可能會讓你失去這個或那個的「什麼」,但我們卻不知道那是什麼,如果知道我們會有辦法解決它,例如我們確定害怕的是小偷,就加雇保全加裝鐵窗,害怕某一情敵,最極端的方式也只不過是找人殺了他。然而MacGuffin的威力恰恰在於,會讓你淪為貧窮的不只是小偷,會讓你失去所愛的,也不只是某個人。生存,是把微小的自己暴露在龐大的不確定性底,任何一個小小的事件,都會讓你徹底失去這個或那個。

  就像如果你沒有搭飛機,你可能會出車禍,但絕對不會死於墜機,人要免於恐懼,大概只能一無所有,且一無所愛,包括連對於生命的消蝕也不太緊張,當你什麼也沒有也什麼都不要,這世界又能存在給你怎樣的威脅呢?

  MacGuffin是無限,而人類以有限的生存資源無法對付無限,MacGuffin因此便「什麼也不是」。作為一個擁有太多也在意太多的人,我們儘管始終無法清楚定義何謂MacGuffin,卻全然懂得它,那就是我們活在的地方,我們不願意失去但可能會失去,的一切。


反應鏡頭(reaction shot)

  以希區考克自己的話說,反應鏡頭(reaction shot)是「藉著特寫立即呈現一個人或一群人對某件事的反應,由此表現事件的內容。門打開,有人走進,由此表現事件的內容。門打開,有人走進,在揭露這個人的身份之前,先呈現房內其餘人看見他之後的表情。或者,一個人在說話,鏡頭不照他,反而一直對著另一個聆聽的人。一個人的形象,卻配上另一個人的聲音,這是聲片的一種特殊技法,藉由類似效果,有聲片傳達故事的速度要超過默片,也會超過舞台上的同一場面。」

  希區考克以其反應鏡頭著名,而這個操作也回應了之前提到的MacGuffin的概念。直接去呈現一個人或一個事件,只能捕捉到它的最表面,而難以將裡頭的層次、輻射性或還持續浮顯、尚未全然落定的種種,建立給觀眾,希區考克選擇以環境的回應,去還原回那個籠罩下來的東西,則環境的元素越多、越細緻,其所聯合圍起的氛圍(也就是該焦點事件的內在性,或說它的神),也越有力量。

  前面提過,希區考克電影中的MacGuffin是一個未明的先在昧祟,藉著整部電影接下來的隨之進行的種種忙碌,那個晃動的MacGuffin將慢慢在觀眾心中沈澱成形;而把一個段落當成最小單元來看,該段情節要表達的某人或某事,也可看為MacGuffin,關於它,我們知道得那麼少,它究竟「是什麼」呢,從該場景中眾人的反應,它的內在複雜性就出來了。

  因為這樣,希區考克並不是一個很重視演員表演的導演,並非每個電影作者都「很電影」,但希區考克恰恰正是,他想傳達的一切,是除了電影作為一個整體,透過諸種事項的完美調度去協同達成,絕對不是演員這麼單點性的元素可以獨力撐的。

  希區考克的長處正也是他的有限之處,他的電影太完美了,所有的細節算盡作盡,就是為了讓MacGuffin可以從空無之中飄出來且逐漸成立,但如此一來,所有的表現也將不會有「其它目的」,不會有更多可能性,就像我們用精緻的狼吞虎嚥表現以傳達飢餓的處境,但這個狼吞虎嚥的動作的任務變得很狹窄,它可以把飢餓寫得很立體,但便無法表達飢餓之外其它可能。

  希區考克電影有一種必然性,這是它何以能如此成功地布置起漫漶而極具感染力的氛圍,使人陷入其中,這也幾乎可說是電影的特權。然而,除了回到那個某個未知的MacGuffin,電影無法將我們新帶到別的地方。


懸疑

  希區考克電影是懸疑命題的最佳範例。懸疑是一個太深刻、太複雜的題目,因此人們極少正面條理地闡述它,但它也是一個太全面、太親近的題目,它可以被經營得這麼通俗、這麼易為人們所懂得且輕易栽入其中,在於人的生存本身原就是一種懸疑的處境。

  哈代《一雙藍眼睛》有這麼一段,「心慌的奈特突然在某一刻停了下來,他的眼睛正對一塊嵌在崖壁裡的化石,像浮雕一樣垂直印在岩石表面。那是一隻有眼睛的生物。那雙眼睛死去化成石,此刻居然正凝視他。…在他觸目所及範圍內,那三葉蟲似乎是唯一一個曾活過之物,它曾經有可以救回的身軀,就好像他自己現在一樣。」,懸疑概念充分體現在這幅圖景中。人類的生存以段落銜接往下一個段落,懸疑就是那個轉接的邊上,這是一個最為實際之處,你所作出的一切將決定你是誰,這卻也是最為虛無之處,只要你遲疑了,就會墜落在無名的深淵,以希區考克的電影來說,就是被MacGuffin給吞吃掉了。

  這是將懸疑概念逼到最為極端處去討論,但希區考克電影與我們的生活,其實是輕鬆許多的懸疑版本,以哈代的這段話,藏匿在大自然與歲月神秘窺視,就是電影中人物確實處在卻又無法掌握的處境,他們得對覆蓋在自己身上悚然作些什麼,才能回到安心。

  僅僅是為了一個持續平穩的生活,我們必須盡一切所能,卻還依然毫無把握。希區考克的力量除了是他所布置出的強悍的電影裡的世界,更由於看電影的我們都太優渥,擁有太多可能會失去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