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愛德華》:表現主義的美式變奏

◎張其  

  以哥德式美學、強烈視覺風格聞名的好萊塢鬼才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在1990年所完成的這部《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再度讓人重溫導演最擅長的成人童話故事。

  該片敘述以逐家拜訪客戶為業的雅芳推銷員Peg為了增加業績,來到社區山上廢墟般的古堡,卻見古堡內孤零零的住著一位滿臉是傷的剪刀手愛德華,Peg心生憐惜,將愛德華帶回家裡照顧,單純善良的愛德華愛上Peg的女兒Kim,不料卻在平靜的社區引發軒然大波,遭到居民的仇視驅趕,最後只有黯然的返回古堡,孤獨度過一生。

  《剪刀手愛德華》表面上裹的是刻骨銘心的愛情糖衣,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 )的配樂以及Kim在愛德華為她作冰雕所揚起的飛雪中起舞的畫面,均成功的塑造出美麗而天真的童話氛圍。然而,提姆波頓骨子裡企圖嘲諷的仍是郊區中產階級的偽善、封閉與排他,當無心的愛德華因為失去新鮮感以及利用的價值,原本看似熱情的社區居民也漸漸露出冷漠自私的可憎嘴臉,恨不得將此一異類除之而後快。最後愛德華自我放逐逃回山上的古堡,從此蒔花弄草、與世隔絕的度過餘生,何嘗不是對山下那個充滿敵視的世界最無奈最沈重的抗議?

  《剪刀手愛德華》是一個令人惆悵的故事,它童話般唯美天真的時空突顯了現實世界裡人性的自私、排他與狹隘;而愛德華,一個童話世界裡的人物,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才藝和神秘色彩,卻注定和只想遠觀他的現實世界格格不入,人們壓根兒不願將這個童話人物接納成為真實世界的一份子。提姆波頓以大色塊的瑰麗隱喻社區居民內心熟爛到爆的腐敗,以整齊劃一的郊區房屋暗示社區居民觀念的保守狹隘,和德國表現主義經典《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19)以歪斜的建築線條來譬喻扭曲的人心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也因為如此,電影裡童話般的愛情反而顯得單純,如雪一般的素淨,讓怪模怪樣的愛德華遠比那些人模人樣的居民來得可愛。以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來傳達情緒與心理狀態的德國表現主義,也因此在提姆波頓手中,揉合成《剪刀手愛德華》這樣一部暨美麗又怪誕的電影,讓人驚艷,也讓人喟嘆不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