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兩兄弟──亞太影展與台灣中影公司

 

◎梁良

 

 

APFF_DMF.jpg 

 

1954年,在亞洲不約而同誕生了兩個重要的電影機構,他們的生命以曲折的方式走過了半個世紀,其間有過輝煌,也有過困頓,但兩者的命運卻一直以微妙的方式互相連結著,始終屹立不倒,而且在他們都是55歲的時候,於台北再次喜相逢,讓人對這「電影兩兄弟」的密切關係產生了欲一窺究竟的好奇,他們就是於1954年成立於日本東京的「亞太影展」與同年成立於台灣的「中影公司」。

 

亞太影展由「亞洲太平洋電影製片人聯盟」(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in Asia-Pacific)主辦,此組織創建於1953年,其主旨是:「提高亞洲地區的電影藝術標準,通過電影在亞洲地區的傳播和交流,促進國家地區間的友好關係發展」。隔年的5月8-20日,即於東京舉辦了第1屆的「東南亞影展」,從此,亞洲地區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國際性影展。按規定,此影展每年舉行一屆,在成員國的城市輪流舉行。譬如第2屆由新加坡主辦、第3屆由香港主辦,這三屆的名稱都叫「東南亞影展」。

 

而在1954年的9月1日,台灣正式出現了第一家大型的電影公司,那是由「農教」與「台影」合併改組而成的「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影」 ),將製片、發行、放映的三個體系合併為一,具有完全垂直整合的架構,成為台灣影壇最大和最重要的領導性電影公司。

 

三年後,再度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4屆影展正式更名為「亞洲影展」(Asia Film Festival),此名稱一直採用至1983年第28屆時才改為今名「亞太影展」(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就在「亞洲影展」之名首次登場時,中影公司也首次派出影片共襄盛舉,代表作是《錦繡前程》,沒想到首度參加競賽即旗開得勝,由老牌明星陳燕燕勇奪最佳女配角金瓶獎,從此開啟了中影公司在亞太影展長達50年的得獎路,成為亞太影展歷史上18個會員國中得獎次數最多的一家電影公司!

 

從1957年至1963年,中影公司的參賽影片連續7屆在亞太影展榮獲最佳女配角獎或最佳女童星獎,雖然不算是什麼大獎,但能「年年有獎」,對於拍片實力正在發展中的中影公司而言也算是不小的激勵。這七年為國爭光的女將依次是:1958年《歸來》的張小燕(最佳女童星獎);1959年《苦女尋親記》的張小燕(最佳女童星獎)、《懸崖》的崔小萍(最佳女配角獎);1960年《天倫淚》的張小燕(最佳女童星獎);1961年《音容劫》的陳燕燕(最佳女配角獎);1962年《颱風》的唐寶雲(最佳女配角獎)和羅宛琳(最佳女童星獎);1963年《薇薇的週記》的周明麗(最佳女童星獎)。

 

亞洲影展到了第11屆的時候,終於輪到在台北舉行了,這對於當年的台灣電影界可是首次承擔的國際大活動,絕對不能洩氣。幸好在1963年3月,中影公司正好再度改組,新聞局副局長龔弘接任總經理,經數月觀察思考後提出了「健康寫實主義」的創作路線,起用年輕導演李嘉和李行合導反映農村婦女在海邊養殖牡蠣的鄉土故事,並決定用自力培養的技術人員拍攝成彩色闊銀幕電影,於是有了台灣第一部彩色闊銀幕健康寫實主義電影《蚵女》。此片帶領中影進入了彩色片新世紀,在電影藝術上也攀上了一個新台階,中影選派《蚵女》代表地主國參加1964年6月15-19日在中山堂舉行的亞洲影展,果然不負眾望贏得最佳劇情片翠鳳獎,創下了台灣電影在國際性影展上獲得大獎的新紀錄,突破了以往只能依靠女性演員瓜分小獎的尷尬局面。

 

由於過去台灣地區的亞太影展主席多由電影戲劇協會理事長擔任,而影協的理事長循例由中影公司的董事長兼任,因此中影公司的出品自然成為選派參加亞太影展的常客。在客觀條件上,此時中影在製作水準上已可以跟其他亞洲電影先進國的大公司平起平坐、分庭抗禮,故能連續十多年榮獲亞洲影展各項大獎,重要的戰績包括:1965年《養鴨人家》的最佳編劇(張永祥)、男配角(歐威)、藝術指導(鄒志良);1966年《啞女情深》的最佳編劇(劉藝)、彩色攝影(賴成英)、特別演技獎(王莫愁);1967年《寂寞的十七歲》的最佳男主角,柯俊雄因此成了台灣影壇的第一位國際級影帝;1967年《玉觀音》的最佳劇情片;1970年《家在台北》的最佳女主角,歸亞蕾也因此成了台灣影壇的第一位國際級影后;1975年丁善璽編導的大型戰爭片《英烈千秋》一舉囊括最佳男主角(柯俊雄)、導演、編劇、剪輯等4項大獎;1976年丁善璽編導的戰爭片《八百壯士》再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林青霞)和最佳女演員特別獎(徐楓),成績傲人。到了1979年,中影公司的另一代表作《汪洋中的一條船》再獲最佳導演獎(李行)、男演員(秦漢)和女演員(林鳳嬌);1980年則以《源》獲最佳編劇獎(張毅)。整個六、七十年代中影公司的重要電影和電影人,幾乎都沒有在亞洲影展中缺席。

 

踏入八十年代之後,中影公司也進入了另一個新時代,那就是大量提拔年輕導演和頻頻開拍新風格文學電影的「台灣新電影」時代。1982年8月,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等四位新導演合拍的四段式劇情片《光陰的故事》公開上映,正式掀開了這個新時代的序幕。就在中影推動革新的這個節骨眼上,他的電影兄弟亞洲影展也恰好有了一些新變化,「亞洲太平洋電影製片人聯盟」決定自第28屆開始,將亞洲影展正式更名為「亞洲太平洋影展」,簡稱「亞太影展」,而負責舉辦更名後第一次影展活動的會員國城市正是台北!

 

1983年11月在台北市登場的第28屆亞太影展辦得十分隆重,參賽的影片也是實力雄厚,當時被視為大熱門的影片是日本大師市川崑執導、吉永小百合主演、谷崎潤一郎原著的純文學電影《細雪》,而代表台灣影壇力抗強敵的影片有兩部,一是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這三位國片大師合導的《大輪迴》,另一是由中影出品、新銳楊德昌首次獨立執導的劇情長片《海灘的一天》。結果兩部國片都不辱使命,《大輪迴》由石雋勇奪最佳男主角獎,而《海灘的一天》則由張惠恭與杜可風聯手贏取最佳攝影獎。更傳為影壇美談的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杜可風當時是首次被提拔擔任劇情長片的攝影師,後來卻從台灣和香港出發成為譽滿全球的攝影界大腕!楊德昌本人雖在本屆空手而回,但其導演才華已透過本片為各方所識,後來他執導的中影作品兩度在亞太影展勝出,包括:1987年以《恐怖份子》獲最佳編劇獎,和1991年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最佳影片獎。這兩年,亞太影展恰好都輪到在台北主辦。

 

其他在八十年代獲得亞太影展重要獎項的代表作還有:1985年《策馬入林》獲最佳美術指導(王童、古金田、林祟文)和最佳攝影獎(楊渭漢、李屏賓);1986年《我這樣過了一生》獲最佳導演獎(張毅)、《童年往事》獲評審委員特別獎;1988年《稻草人》獲最佳劇情片與最佳男配角(吳炳南);陸小芬則接連以1988年《桂花巷》和1989年《晚春情事》蟬聯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張世亦在1989年以《香蕉天堂》獲最佳男配角獎。如此成績,堪稱輝煌。

 

邁入二十世紀末的最後十年和廿一世紀的最初五年,中影公司的製作基本上由「台灣新導演第二波」接力,依舊在亞太影展繼續發光。如今已是國際大導演的李安是這段時期的旗手,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推手》在1992年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1994年,他再以第三部作品《飲食男女》奪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其後就進軍好萊塢。當台北於2006年第八次主辦第51屆亞太影展時,與這個影展結緣已整整十五年的李安,慨然應邀出任亞太影展榮譽主席,給這個年過半百的老牌影展大大加持,也可以算是一種感恩回饋。

 

在這十幾年之中,中影出品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殊榮的代表作尚有1995年《少女小漁》和2004年《台北二一》;獲最佳導演獎的則有2000年《沙河悲歌》的張智勇;獲最佳編劇獎的更多,依序有1993年《無言的山丘》(吳念真)、1995年《少女小漁》(張艾嘉)、1995年《今天不回家》(張艾嘉、李崗)、1999年《徵婚啟事》(陳國富)、2004年《月光下我記得》(林正盛);演員獎方面則為女將天下,以劉若英憑《少女小漁》和《徵婚啟事》兩度封后最為風光,1999年于莉以《條子阿不拉》和2004年林美秀以《黑狗來了》獲最佳女配角獎亦值得一提。

 

亞太影展在2007年和2008年因故停辦,最後又在2009年12月回到台北來重新出發,台北等於連莊主辦了第51屆和第53屆亞太影展,這在歷史紀錄上是一項突破。作為情繫半世紀的電影兩兄弟,中影公司決定鼎力支持於本屆亞太影展期間同時舉辦史上規模最大的「亞太禮讚,中影桂冠」作品回顧展,也算是為這一段冥冥中的電影緣作個總結。

 

 

*

 

 

原文詳見本館電子報: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91204/2.htm

 

亞太影展官方網站: http://www.53apff2009.com/

 

亞太影展本事: 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91127we/2ye009#sto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