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哥監製到三廳小生:我眼中的鄧光榮

 

文/塗翔文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因為七○年代當他從香港紅到台灣來發展的時候,我還是個毛頭小子,只有在媽媽、阿姨們愛看的女性雜誌上,隱約記得在無數翻閱過的明星照片之中,好像有過「鄧光榮」這個名字;等到真的對瓊瑤小說改編的「三廳電影」開始產生印象的尾聲階段,卻已經是「二林二秦」和「巨星公司」的輝煌時代了。後來重新研究起這段歷史,方才驚覺鄧光榮與甄珍的組合,其實是這個類型裡第一對金童玉女的銀幕情侶。

真的對鄧光榮有確實清楚的記憶,還是因為《阿飛正傳》。那年我高一,升學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唯一的抒解之道,就是每週六中午下課後坐公車到西門町看場電影。那一年,我在戲院裡看了好多好多中外電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家衛導演的《阿飛正傳》。坦白說,那時候我看得不是很懂,卻隱隱約約可以感受到這部電影在影像與敘事上的「特別」,於是我竟然不可思議地在隔週又買了一張票,看了第二次。

高中開始迷電影,也學著搜集、研究電影相關資訊,回頭才查出原來三年前我租過VHS錄影帶來看的那部《熱血男兒》,竟然也是鄧光榮和王家衛的作品。《阿飛正傳》當年新聞鬧得很大,票房不算太好,但爭議很多,鄧光榮賠了錢、還有究竟拍不拍續集的相關報導,炒得沸沸揚揚。說老實話,小影迷如我,最關注的還是幕前的偶像張曼玉,而非幕後兩人的惺惺相惜。

《阿飛正傳》其實是鄧光榮投資王家衛拍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沒能料到竟然從此奠定了他的導演地位。在前一部《熱血男兒》的成功之後,《阿飛正傳》對投資者來說是更大手筆的豪賭,一次雲集六大巨星:張國榮、張曼玉、劉德華、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王家衛用過去前所未見的風格美學,拍攝六○年代的香港背景,「一分鐘的朋友」、「沒有腳的鳥」,句句經典對白,也成功型塑張國榮在華語影史上最重要的角色形象。影片似是無結局的結局,當年引發極大爭議,有人說梁朝偉的最後一場戲,其實是續集前的「出場」;但二十年過後,《阿飛》沒有續集,而梁朝偉攬鏡自照、梳起油頭,最後關燈揚長而去的那個鏡頭,卻成為影迷永遠難忘的經典戲碼,當年的「爭議」也都早已煙消雲散,反而變成最神來一筆的句點。

所以對我來說,鄧光榮作為一個有眼光的「監製」,好像比他過去的明星光環,更令我印象深刻。反而接下來他返回大銀幕主演的兩部類型片─《龍騰四海》和《黑豹天下》,無論演的是黑道或是俠盜,他都是老謀深算、義薄雲天的大哥或首腦,角色正巧都和他的監製身份相襯,也和他在私下的「江湖」傳聞聲氣相投。

直到我投入台灣影史的研究,開始重新探索「三廳電影」的類型法則與發展變化,才發現了另一個面貌的鄧光榮。

七○年代初,鄧光榮來台拍攝多部文藝片,從白景瑞導演的《白屋之戀》開始,與甄珍配成了第一對銀幕情侶。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李行導演接連拍的兩部瓊瑤片─《彩雲飛》與《海鷗飛處》。在兩部電影裡,正巧甄珍都是那個不斷在「變」的角色,《彩雲飛》她分飾兩角,性格造型大不同;《海鷗飛處》則是故意扮成三種身份,把男主角耍得團團轉。電影故事不脫瓊瑤小說的基本架構,不過在李行的鏡頭裡,浪漫愛情的衝突橫亙於親情與倫常的規範之下,無論是上一代反對的愛情障礙,還是有夫之婦力圖掙脫婚姻的枷鎖,都使得三廳電影超越了只談情說愛的範疇限制。鄧光榮憑著高大英俊、帶點洋派的外型優勢,成功演出兩片中為了堅持愛情而充滿主見的男主角,在這兩部票房上大獲成功的片子之後,他不但留在台灣拍了許多影片,也變成這股文藝片風潮中的首席小生。

這段期間他的作品很多,幾乎都是談情說愛的文藝或喜劇類型,少數現在還看得到的影片如《約會在早晨》、《愛情九點零三分》、《愛情長跑》或《近水樓台》…等,他都不脫有為青年的健康形象,和林鳳嬌、林青霞等當紅女星搭檔配對,為觀眾製造各種浪漫美麗的愛情夢幻。唯一的例外是1975年的金馬獎最佳影片《吾土吾民》,鄧光榮在這部以日據時代為背景的政宣片中,扮演一個表面上和父親一樣附日、實則是地下抗日組織首領的無名英雄,他在造型上洋味十足,對照於秦漢文質彬彬、怯懦怕事的形象,恰成對比。這是難得一見、不太一樣的鄧光榮,也彷彿為他後來深植人心的「大哥」角色,埋下伏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