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空間與戲院文化

文/蕭宏祺

在光影的流動中,我們難忘的豈止是那逝去的一幕幕?我們也許更難忘卻某時與我同行者的一個目光交會;我們也許在許多台灣小鎮有過的老電影院曲終人散後,懷念那段與家人一起觀影的美麗時光。不過在傳統的電影批評理論中,文本常是關注焦點,電影理論家通常也是個影癡,他們沉醉在解讀、解構文本,一如祭司為艱澀的古語譯註,也如領航者在迷霧中探索意義與隱喻,他們努力想要把他們觀看後的電影文本在幾個面向上給個公道的評價:到底形式有無創新?到底論述是激進還是保守?當然這樣的電影批評傳統其來有自,最根本的,許多電影美學學者本身多兼是文學評論家,在學院知識生產系譜可追溯自英美文學;因此,觀眾、觀影空間與戲院文化,長久以來在電影論述研究中相對較少被重視。

觀影空間與戲院文化專輯邀您細細從記憶深處望去,從那漆黑的空間,再次尋訪鄰座的人們的噓息。做為專題破題,本文首先要檢視為何電影理論長期忽視的戲院空間與觀影文化,探討傳統理論系譜關係獨漏的一塊;接著將介紹觀影空間一世紀來的演變。世界各處的戲院發展趨勢略有不同,本文將先介紹觀影空間如何在法國誕生、在美國迅速產業化,使得好萊塢成為獨霸世界的夢工廠。本專題關切一個命題:電影空間若是受科技變遷、電影發行鏈競合關係與城市發展等眾多因素形塑的一種社會實踐,那麼觀眾在不同的電影空間,經歷著怎樣的歷史軌跡?鑑於好萊塢主導世界電影市場,讀者可從此趨勢看到世界整體發展的軌跡。本文第二部分將依序簡介在此好萊塢的主導脈絡下,本專輯所收錄的台灣、日本、印度、中國與韓國等地的在地觀眾文化與社會實踐的特殊性。

觀眾與戲院研究

電影理論到七○年代盛行一時的心理分析學派才將觀眾觀影經驗攤開檢視,如路易‧鮑德利(Jean-Louis Baudry)與梅茲(Christian Metz)等學者,用電影放映機制(cinema apparatus)的概念來闡釋電影放映空間內,鍵連著某種微隱的意識型態,算是電影理論首度嘗試進一步跨出文本,探究觀眾本身如何被放置在一個特殊的場域;而從放映機制的概念,鮑德利結合了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拉岡(Jacques Lacan)的精神分析理論與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意識形態理論,運用於分析電影機器在主體建構方面的意識形態效果。

觀影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心理狀態,試想什麼時候人能與陌生人如此靠近卻幾乎無交談;置身偌大漆黑的空間,大家卻同時俯首面對一片光亮?暗處中的人們,其實處在一種自我喚起的狀態,對於自己的慾望有種比平時更清楚的覺察。電影做為新的視覺工具,在拍攝技巧方面如想像、夢境、心理狀態等變得較明顯易懂,這樣的想法出現在早期的梅茲對電影的討論中,而對銀幕那端的光亮遠望,其實本質上是種窺視,這樣的放映機制與觀眾凝視觀看的互動過程,給了觀眾近乎被催眠的愉悅狀態;而蘿拉‧莫薇(Laura Mulvey)承續上述之精神分析理論以觀眾與電影機制互動出發,卻對心理分析的「適用性」提出檢討,她質疑不同觀眾主體是否依循相同的先驗性法則?從她開始許多研究開始與心理分析學派對話,他們更關切一個主題:觀影者於觀看影片文本所採取的觀視位置,或主體在自我形成過程中所採取的性別(陰性/陽性)認同位置。

蘿拉‧莫薇1975年在《銀幕》(Screen)發表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引起學界對於觀看者觀看電影文本所採的心理位置熱切討論,不過她對男性、女性二元對立所做的劃分──看與被看、偷窺與暴露、虐待與被虐者等等──隨即引來其他電影或文化評論者的撻伐,認為她的觀點忽略了人在觀影過程中性別認同流動的可能性;我們的觀影經驗中,女性不一定是被觀看、男性不一定是觀看者。心理分析理論檢視了電影院空間的獨特性,這樣的視角深深影響了八○年代後觀眾接受理論(audience reception)的崛起,對認同或媒體再現(media representation)感興趣的文化研究者,嘗試從電影研究的文本分析傳統中走出;但針對以觀眾為主體的研究,也深覺心理分析理論過度去社會脈絡。是故新的一派研究嘗試有系統地檢視觀眾觀影(spectatorship)本身如何成為社會實踐的部分:他們雖關切心理分析所討論的相關命題,卻批判心理分析理論對觀眾所屬的社會位置、其中複雜的社會關係存而不論,少了這一塊的觀眾研究,成了不曾凝視觀眾的觀眾研究。

對於台灣觀影空間的長期有系統性研究的學者,頗具代表性的是葉龍彥。身為一歷史學者,他所著的《台灣的老戲院》,以宏觀的歷史角度呈現台灣戲院的事業發展,如何從無到有,從巔峰走向谷底,從放映經典老片到牛肉場等等。許多碩士論文也以此為題,有部分是源自建築與空間設計學科,例如,林秀澧碩論〈台灣戲院變遷〉探討台灣電影產業的變遷如何影響空間;另外,文化研究多著重在少數族群特別觀影經驗及其認同主體之形成,例如,林雨澄所著《影舞者的夢醒時分》以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習癖」分析藝術電影影癡的觀影場域;傳播學者大多採政治經濟學取徑來分析映演通路集中化對電影產業或公民社會的影響,這類研究試圖為國家電影政策提出解方,如王文芳所著之碩論《每個人的電影院》(2008)。

本專輯收錄文章簡介

電影消費今日已與百貨公司購物文化密切交織,成為消費文化的一環,過去的研究對此極少討論,本專題將進一步討論最近影城的數位電影放映升級,放映影片集中於少數電影的趨勢,如何形塑不一樣的觀影空間及其觀影文化。雖然這趨勢有世界的普遍性,各處亦有獨特的在地性。本專輯首篇為筆者承續本文闡釋的概念,重新凝視全球好萊塢掌控的影城發展(multiplexities)如何在台灣有其在地性的展現,成為現在大多觀眾觀影去處;其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寶民一文,對中國大陸最近一、二十年來影城的爆炸性發展,有精闢介紹;世新傳管系教授羅慧雯,從她在京都大學的留學經驗出發,探索全球化浪潮下日本的戲院如何抗拒此浪潮,而循獨特軌跡發展。最後兩篇由作家陳啟健透過許多英文雜誌與論文等等二手資料的整理,第一篇關於印度電影院,作者整理自幾篇印度觀影文化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採用民族誌的研究方法,探討寶萊塢獨特的觀影經驗及近年來觀影文化的變遷。最後一篇文章,則帶我們審視一個同樣在東北亞的影視大國——南韓,這個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曾經是一片廢墟,究竟經歷過怎樣的發展軌跡,短短十多年的改革讓南韓影業起飛?近幾年來眾所矚目的文化政策,如何影響南韓觀影文化?礙於時間與篇幅,本專題先從台灣鄰近的亞洲國家出發,盼未來有機會能細細爬梳歐、美、非等等世界各處不同戲院觀影空間的轉變,豐富觀影文化專題在《電影欣賞》的格局。

(本文節錄自第一四七期《電影欣賞》季刊《觀影空間與戲院文化》專題導言,作者蕭宏祺,世新傳管系副教授,天普大學傳播博士,旅美十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