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離電影的先鋒──義大利電影大師 安東尼奧尼 專輯

幾重閃動的波紋:安東尼奧尼創新的藝術電影語言 文/黃慧敏

 

今(2012)年是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的百歲紀念。安東尼奧尼是世界影壇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他經常在影片中探討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疏離,與無法溝通的主題。本專輯精選五部安東尼奧尼的重要作品,每一部都曾獲重要國際影展的肯定:《女朋友》(Le Amiche),1955年威尼斯影展銀獅獎;《情事》(L'Avventura),1960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夜》(La Notte),1961年柏林影展金熊獎;《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春光乍現》(Blowup),1967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安東尼奧尼本人在1983年、1993年及1995年分別獲得威尼斯影展、歐洲電影獎與美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肯定。我們期望藉由這五部電影的欣賞,與影迷朋友們一起回顧這位現代歐洲藝術電影代表性大師,其作品的主要風格特色,及他對電影語言的創新貢獻。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活動日期:3/20-4/12,2012
活動地點: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4樓 本館電影教室
洽詢電話:02-2392 4243    ext.22/23 
電子報:http://epaper.ctfa2.org.tw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協辦單位:前景娛樂

活動參加辦法:
(1) 、本館年費會員不限場次,自由參加;非會員免費預約參加本館活動,每一專題/月份以一次為限,超過者將酌收場地維護費,每場新台幣100元。 
(2) 、電子報訂戶免費預約報名請寄e-mail: ctfa74pb@gmail.com,主旨:預約觀賞日期/(片名),內文:請留姓名、電話、上次預約影片。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3) 、本館保留必要時變更節目內容及活動規則的權利。

節目場次:
3月20日(二)11:00 紅色沙漠 (120m.)
3月21日(三)11:00 情事(143m.)
3月22日(四)11:00 女朋友 (104m.)
3月22日(四) 16:00 夜(122m.)
3月22日(四)19:00 春光乍現 (110m.)
4月5日 (四) 19:00 女朋友 (104m.)
4月6日 (五) 19:00 情事 (143m.)
4月7日 (六) 19:00 春光乍現 (110m.)
4月10日(二)19:00 紅色沙漠 (120m.)
4月11日(三)19:00 夜 (122m.)
4月12日(四) 19:00 春光乍現 (110m.)

影片簡介:

《女朋友》

《女朋友》(Le Amiche,1955,104分鐘) 1955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從羅馬來到杜林開設藝文沙龍的克蕾莉雅,因協助飯店服務生打開隔壁上鎖的房門,而結識了企圖服藥自殺未遂的蘿賽塔,與她幾個事業有成、年輕貌美的女性友人。大家經常一起參加上流社會的活動聚會,也彼此分享豐富的感情世界,當中有人汲汲渴求,有人不屑傲慢,有的則濫情玩弄,女人們陷入愛與性交織的迷惘之中,男人亦如是。渴望愛情的蘿賽塔最後死了,克蕾莉雅也離開杜林,一切似乎回到起點。

傳達愛情世界裡,耽溺卻又質疑的矛盾心境,一直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的核心議題,特別在他初期電影《女朋友》中能清晰窺見隱藏其中的細膩觀察與用心。安東尼奧尼生長在一個許多女性的家庭中,因此他對女性的了解非常獨到充分,藉著女性敏銳、冷靜,對環境與自身的知覺,來反應觀照人與人之間疏離的人際關係,最是精準適切。「她們比男性更善於表達自已......她們是一層濾鏡,讓我們能夠看得更清楚」從安東尼奧尼自己說的這段話中,便能明白為何《女朋友》能讓他一舉拿下生平第一個國際級大獎,也埋下了後來半世紀深刻探討疏離、愛情的伏筆。

*

《情事》

《情事》(L'Avventura,1960,143分鐘) 1960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因為一次出海遊玩結束準備返航時,發現安娜失蹤了,大家找遍小島依然一無所獲,在尋找安娜的期間,安娜的朋友克勞蒂雅竟然對其男友山卓產生了情愫,克勞蒂雅努力的壓抑自己情感,但在山卓熱烈追求下,克勞蒂雅也從三天前迫切想找到安娜的心情,轉變為希望安娜再也不要回來。

《情事》(L'Avventura,另譯為《奇遇》或是《迷情》)是1960年義大利電影,被認為是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代表作,該片於1959年義大利當地開拍,此時正值義大利財政困難危機時期,而本片的成功亦使得莫妮卡‧維蒂(Monica Vitti )一舉成為國際巨星。同時,也跟另外兩部並稱為「疏離(愛情)三部曲」,分別是1961年的《夜》(La notte)、1962年《慾海含羞花》(L’eclisse),而安東尼奧尼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紅色沙漠》(Red Desert),可以說是第四部曲,甚至取代了《夜》為電影三部曲之一。《情事》因精湛的場面調度而受到廣泛地注意,著重於視覺上組合呈現與角色內心性格發展,再與非傳統的敘事結構結合在一起,有系統地推翻電影語言,實行與建構出當代流行時期。

*

《夜》

《夜》(La Notte),1961,122分鐘)1961年柏林影展金熊獎

在安東尼奧尼影片中呈現一個重要主題--現代社會之人際關係疏離、無法溝通。在三部曲《情事》、《慾海含羞花》、《夜》以愛情的發展、消逝為主題。《夜》除了愛情消逝之外,探討更多的是婚姻危機、中年危機。主角是作家喬凡尼(馬斯楚安尼飾演)、太太莉蒂亞(珍妮摩露飾演),即使兩人以前是彼此相愛的,可是在作家成名之後,逐漸無法溝通,兩人面對瀕死的好友,都引發對自身困境的反思,喬凡尼是創作面臨困境,而莉蒂亞則是面對兩人的日漸疏離(作為一個成功作家的妻子,在簽書會上,除了保持微笑,她還能做什麼?)。之後,莉蒂亞乍聞好友的死亡,接著又目睹丈夫意圖出軌,引發她面對困境,作出分手的決定,這正是藝術電影中人物面臨的「界限情境」。這裡莉蒂亞忽然明白的是這段愛情的無意義與消逝,因此決定提出分手。諷刺的是,當莉蒂亞唸著當初喬凡尼寫的情書,而他渾然不知是自己寫的,當然他也有反省,可是兩人是否會和好,仍是開放式結局。(黃慧敏 文)

*

《紅色沙漠》

《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120分鐘)1964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朱莉安娜(莫妮卡.維蒂飾演)牽著兒子在丈夫的工業區遊走,美麗的五官與端莊的穿著,卻充滿不安與恐懼。她向工廠工人討來被咬過的麵包,精神上的貪婪與徬徨,迫使她一步步走向絕境,甚至連她最信賴的兒子,也以有意無意的謊言擊潰她最後的理智。郵輪、濃霧、大型機械盤據在朱莉安娜生命的每個細節中,所有人只能在一旁觀看她以瘋狂而有其意志的邁入毀滅,誰也觸碰不到,也無法提供幫助。最後電影以這句話做了結論:「世界正是如此,想活下去就要適應,而她適應不了。」

這是安東尼奧尼第一部彩色電影,延續擅長的男女情感題材,對人性疏離的核心價值進行更豐富的描述,因此《紅色沙漠》有時也被視為「疏離」第四部曲。片中大量使用顏色來強調人性間窘困、緊張、不安的對立,包括女主角莫妮卡維蒂一頭鮮豔的紅髮,評論提及其中的紅色「如此絢爛豐盛,帶著令人心神不安的美」,因此法國權威電影期刊「電影筆記」表示,在《紅色沙漠》後,電影世界才算有了真正的彩色電影。安東尼奧尼迫使每個人逼視寂寞,卻不給大家紓解的方式,因此電影結束時,影迷將獲得更巨大的寂寞,這是後來所有企圖描述人性空洞、情感疏離的導演們,所望塵莫及的藝術高度。

*

《春光乍現》

《春光乍現》(BLOW-UP,1967,110分鐘)1967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春光乍現》採用類似偵探片主題--男主角試圖理解、建立一樁謀殺案的過程。最後確認是謀殺,但是與好萊塢主流電影不同的是,他完全沒有任何的證據,包括女主角和屍體、底片全部消失無蹤,因此就算謎底揭曉,其實謀殺案並無法成立,更別提找出兇手了。我們隨著男主角經歷了在不斷「放大」的過程中找出答案,而這個答案到最後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沒有任何證據去說服任何人。(黃慧敏 文)

作品年表

1943《波河的人們》(Gente del Po) 1948《Roma-Montevideo》 
1948《Oltre l'oblio》
1948《Nettezza urbana》
1949《Superstizione》
1949《Sette canne, un vestito》
1949《Ragazze in bianco》
1949《Bomarzo》 
1949《L'Amorosa menzogna》 
1950《La Villa dei mostri》 
1950《La Funivia del faloria》
1950《愛情編年史》(Cronaca di un amore,又譯為《愛情紀錄》、《愛情故事》) 
1953《不戴茶花的茶花女》(La Signora senza camelie)
1953《失敗者》(I Vinti) 
1953《城市裡的愛情》(L'Amore in citta,又譯為《小巷之愛》)的其中一段〈自殺的真相〉(Tentato suicido) 
1955《女朋友》(Le Amiche) 
◎ 1955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1957《公路之王》(Il Grido,又譯為《喊叫》、《流浪者》、《吶喊》) 
1959《Nel segno di Roma》 
1960《情事》(L'Avventura,又譯為《奇遇》或是《迷情》) 
◎ 1960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 1961英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入圍)

1961《夜》(La Notte) 1961年柏林影展金熊獎
1964《蝕》(L'Eclisse,又譯為《慾海含羞花》或《情隔萬重山》) 
◎ 1962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 1962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1964《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 
(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65《I Tre volti》的其中一段〈Il provino〉 
1966《春光乍現》(Blowup,又譯作《放大》) 
◎ 1967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入圍)
◎ 1967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1968英國奧斯卡最佳英國影片獎(入圍)
1970《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又譯作《沙丘》、《扎布里斯基角》) 
1972《中國》(Chung Kuo - Cina) 
1975《過客》(Professione: reporter,又譯作《職業:記者》、《旅客》) 
◎ 1975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 1976丹麥波迪電影獎
◎ 1976最佳歐洲電影獎
1980《奧伯瓦爾德的秘密》(Il Mistero di Oberwald)
1982《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 
◎ 1982坎城金棕櫚獎(入圍)
◎ 1982坎城影展35年度獎
1989《Kumbha Mela》 
1989《12 registi per 12 citta 》的其中一段〈Roma〉 
1993《Noto, Mandorli, Vulcano, Stromboli, Carnevale》 
1995《雲上的日子》(Al di la delle nuvole,又譯為《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2004《米開朗基羅的凝視》(Lo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2004《愛神》(Eros)的其中一段〈慾〉(Il filo pericoloso delle cose)

(本節目資料中之「作品年表」及《紅色沙漠》、《女朋友》及《情事》影片簡介、劇照海報,及導演照片由前景娛樂整理提供,有關安東尼奧尼作品之討論,請參見黃慧敏,〈幾重閃動的波紋:安東尼奧尼創新的藝術電影語言〉一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