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年,尊師一世:張艾嘉心中的胡金銓導演

 

文/葛大維

《山中傳奇》工作照

張靚蓓:因為在《山中傳奇》中,妳第一個鏡頭是一個遠景,那個風景好美……
張艾嘉:他對每件事情都想得很仔細,想很久。不是只是……

張靚蓓:造型也好美。
張艾嘉:對,他的造型實在沒有話講。這點我也滿佩服的。

張靚蓓:那部戲你和徐楓還變臉,一個人要演兩個角色…。
張艾嘉:對呀,多開心啊!我好不容易可以演演徐楓。(笑)我記得有一場戲,是徐楓一上來,就要去勾引石雋大哥,她就在那裡走小碎步,因為她演鬼的時候要嬌媚,她就學我。胡導演就在那邊大喊:「卡!徐楓,妳幹嘛?唱京戲啊?!」(笑)很好玩。不是還有一場戲他們兩個接吻,妳知道,石大哥是非常老實的人,胡導就說:「石雋,過去親她的耳朵。」石大哥走過去,眼睛睜得很大,眼睛的血絲都爆出來、微血管都好像要爆掉了。他就趴到那邊,然後等半天:「卡!石雋,你在找什麼?你在徐楓臉上找什麼東西?」(笑)我們站在旁邊笑到不行,可是石大哥眼睛的微血管好像真的要爆掉了。他就是緊張和害怕,那真的是經典。

胡金銓導演和張艾嘉可算世交,張艾嘉的外祖父魏景蒙以及她的媽媽,都和胡導演很熟,張艾嘉很早就見過胡導演,不過當時對年輕的張艾嘉來說,那是大人們的事。

張艾嘉對胡導演有深一點認識,是她1974年和嘉禾公司簽約,到香港發展,沒多久她就和金川熱戀,金川是演員也是配音員,張艾嘉常跟他去配音間,開始大量看華語電影,每次配到李翰祥等大導演的電影,配音間就會擠進一大批人來先睹為快。

張艾嘉擠在人群中看李導演的戲,無論在美術、運鏡等方面之考究,真的和有些導演的電影很不一樣,張艾嘉慢慢體會「原來華語電影也是有不一樣的導演,將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拍到李導演的戲」。當時在配音間裡工作的還有喬宏先生〈《俠女》中飾演大師〉、他的妻子小金子〈本名劉彥平〉,常聽到他們講 胡導演,有時胡導演到香港,大家也會碰面,慢慢的張艾嘉越來越想和胡導演拍戲。

胡導演知道張艾嘉想演他的戲,每次看到她都說:「什麼時候演我的戲啊?」張艾嘉總說:「等你啊。」但始終兜兜轉轉沒碰上。

張艾嘉的《梅花》、《碧雲天》在香港上映,香港電影界開始注意她,朱牧導演找她拍完《鬼馬姑爺仔》之後,就把她推薦給好朋友李翰祥,李導演竟然找張艾嘉演《金玉良緣紅樓夢》,戲還沒拍完,胡導演也找她演《山中傳奇》,一連圓了和兩位大導 演合作的夢。

胡導演的《山中傳奇》在韓國開鏡,《金玉良緣紅樓夢》在香港還沒殺青,胡導演是那種戲一開動,就要所有演 職員都跟在他身邊就定位的人,他天天打長途電話來片場催張艾嘉:「妳快點來啊,馬上就要拍到妳了。」他說得很急,張艾嘉心裡比他更急。

李導演和胡導演雖然是好朋友,但他們都不愛演員輒戲,有一次胡導演說「有場戲妳非到不可」,張艾嘉向李導 演請假,李導演很不高興但還是准假了,拋下一句:「妳就算去了,他〈胡導演〉一定是先要妳等兩天,然後拍妳一場戲,最後那場戲用都不用。」

結果一切都像李導演說的,張艾嘉真的飛去韓國,等了兩天才拍一場戲,最後那場戲真的沒用。

《金玉良緣紅樓夢》趕拍張艾嘉的殺青戲,幾乎都是哭戲,邵氏片場又悶又熱,她穿了一層又一層的大古裝,連 續哭了六、七天,哭到整個人瀕臨崩潰,戲一殺青,張艾嘉立刻飛去韓國,因為她覺得再不離開,恐怕真的會瘋掉。沒想到在韓國有另外的考 驗在等著她。

到了韓國之後,張艾嘉滿心以為可以開工,結果等了一天又一天,胡導演都沒拍到她,足足等了四十天。一個演 員幾十天在片場卻沒拍到自己的戲,而且是在異鄉,不准回台灣或香港,後無退路、前途茫茫,那種感覺是很恐怖很淒涼的。張艾嘉忍到最後 實在忍不住了,關在旅館房間哇哇大哭,胡導演知道了,才開始拍她的戲,這一拍就拍了一整年。

《山中傳奇》1978年在韓國拍了一整年,外景隊的足跡遍及慶州、濟州島等好多地方,外景隊剛去慶州時, 那裡幾乎沒什麼人家,等他們離開的時候,成了新房子、新店舖、新馬路什麼都有的城鎮。

韓國的景色很美,但天候對拍片來說真的很不穩定,像外景隊就曾因為突然下大雪被迫停工,好不容易雪停、雪 融,卻還不能拍,因為胡導演說:「這個空氣啊,不是我要的連戲空氣。」

胡導演是演員出身,學養豐富,對文、史、美學、書法、繪畫都有極深的造詣,所以他對電影的認真、執著、考 究,一絲不茍。像《山中傳奇》裡需要一種藍宣紙〈石雋片中抄經用的〉,美術設計找來的藍宣紙,都不符合胡導演想要的「中國藍」。

碰巧張艾嘉沒拍戲逛市集,看到一種藍宣紙,買了一些帶去給胡導演看,他喜出望外說:「我要的就是這種藍, 你怎麼這麼了解我啊,兒子!」從此就「兒子」、「兒子」地喊張艾嘉,可能因為胡導演沒有兒子,而張艾嘉個性像男孩子,在他眼中根本不 像女孩兒,不過張艾嘉還是一如既往尊稱他「胡叔」。

雖然胡導演喊張艾嘉「兒子」,但她在片場可不是小少爺,因為拍片時間長,經費有限,工作人員一個人要當 五、六個人用,像徐楓那時候已經是大明星了,但沒有她的戲,她也要來片場幫忙放煙,製造懸疑氣氛。胡導演說:「一部戲裡演員和其他工 作人員並沒有什麼分別,不比其他人高貴。」

不管有沒有張艾嘉的戲,只要開工,每天她都要到現場,幫忙做這做那,甚至兼當場務,讓她了解整個拍片的情 況和進度,甚至學化妝、管服裝道具,說不好聽是所有雜事都要做,但真的是全方位學習拍片的大小事。

說苦真的很辛苦,像片中有一場石雋和張艾嘉去採醒酒草的戲,後來出現的畫面,山巒層疊,煙霧氤氳,美得不 得了,其實那是在韓國很有名的雪獄山拍的,當時山下只有一間旅館,外景隊人員每天清晨三點起床,四點出門登山,走三小時的山路,才能 到胡導演要的外景地。

在韓國一整年,胡導演拍了《山中傳奇》和《空山靈雨》兩部電影,張艾嘉拍《山中傳奇》的時候,想側拍一些 胡導演工作的紀錄片,就自己花錢請人扛機器,用十六釐米拍胡導演導戲的影片,而她沒有演《空山靈雨》,更有時間觀察他怎麼拍片,後來 他剪片,張艾嘉像個小跟班似的在旁邊看,就這麼邊看邊學,奠定後來她當導演的基礎。所以張艾嘉說:「胡導演是我唯一的師父。」他在戲裏戲外,都教了張艾嘉好多好多。

像剛開始讓張艾嘉空等四十天不拍她半個鏡頭,其實胡導演在考驗一個演員對導演的信任,和她本身的耐力。當 時張艾嘉不明白,覺得很嘔、很委曲,但若干年後,她才恍然大悟:「一個導演自己沒想清楚、也沒讓他的演員徹底想清處之前,他不會動。」他要演員有能耐,為什麼要那麼急?為什麼要三個月就想拍好一部戲?他考驗張艾嘉的耐力。胡導演的這一課,讓張艾嘉受益無窮。

後來張艾嘉第一次當導演拍《某年某月某一天》,拿胡導演舊的分鏡表,學胡導演畫格子;拍《最愛》的一場 戲,拍三天還拍不好,有的工作人員會急,張艾嘉會靜下心來告訴自己:「三天算什麼,你四十天不都等過了嗎?」;後來去紐約拍《少女小漁》,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及不是很友善的外國工作人員,張艾嘉仍會堅持到底,用作品去說服工作人員,支持她的決定。

很多人都說沒有胡金銓導演,就沒有中國武俠片。張艾嘉覺得,胡導演的武俠片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因為他 很全面、宏觀,可以把武俠片拍得精彩又有娛樂性。而他對藝術的考究與執著,拍電影對他來說已不止是用眼睛看,而且是十分靈性的事情, 所以他的武俠片透著禪意。

像《山中傳奇》改編自「宋人話本」中的「西山一窟鬼」,徐楓和張艾嘉都演女鬼,想搶奪書生石雋抄的大手印佛經,片中張艾嘉和徐楓為了搶佛經,兩人互變,一人都要演兩個角色,張艾嘉笑說:「吳宇森的《變臉》,胡導演早就有過了。」

張艾嘉記得胡導演要徐楓學她嬌媚走小碎步的模樣,沒想到徐楓剛走幾步,胡導演就大聲喊cut說:「徐楓你 幹嘛!在唱京戲啊?」徐楓演不到胡導演要的感覺,愣在那邊什麼話都不敢說,大家在旁邊已經笑翻了。

還有一次胡導演要拍石雋和徐楓歡愛的戲,石雋是老實人,光聽胡導演說戲,耳根子就紅了;等到正式來,石雋 剛準備把臉湊上徐楓的臉,胡導演又大聲喊cut說:「石雋你在徐楓的臉上找什麼啊?」石雋的臉刷一下就紅得好像快爆掉,大夥兒在旁邊 又是笑到不行

後來《山中傳奇》石雋和徐楓的感情戲,演著演著就拍到兩隻蜻蜓在交尾,很多人說胡導演不會拍男女感情戲,張艾嘉有話要說。

「男性多是動物性,直接就上〈做愛〉了,胡導演不會那樣拍,他拍的是藏在俠義精神裏面的情感,男女也許不直接擁抱,但女方遇到危急,男的就出現了,說『你先走,這裡有我』。這種情感是壓抑的,是從男人俠義精神出發的另一種浪漫,所以他拍的武俠片才會那麼耐人尋味、那麼好看。」

張艾嘉是少數有幸和胡導演、李導演合作過的演員,常有人問她:「兩位導演有何不同?」她總說:「非常不一 樣,李導演對美術的要求很高,拍片注重說故事,人物、情節、節奏、美感、歷史、考證,很有情趣。胡導演的東西內斂,講求氛圍、哲理,希望?觀眾多一點空間自己去想像。」

張艾嘉舉實例,《山中傳奇》全片是真還是假?也許人生有很多事情要等過了之後,回頭去想才發現從頭到尾都 是「夢一場」;《金玉良緣紅樓夢》也在講「夢一場」,不過是在幾番美極與熱鬧之後,最後才說「夢一場」。

張艾嘉說:「他們說故事的方式不同,一個內、一個外;對我的要求也不同,李導演要我表演的成份多些,他要 看到演員的表演;胡導演不要看我表演,他要在他set up好的場景、鏡頭、敘事方式中,讓我自然而然地存在於其中,好像我就是那個時間、空間裡的人。」

胡導演生前,張艾嘉可能是最後一位和他拍片的人,那年胡導演帶她去維也納影展,他們和同行的攝影師周學 興,拍了一些影片,因為胡導演當時籌備一個《無冕皇后》的電影,取材自香港某位資深女記者真人實事,講她年輕在大陸愛上他的老師,可 是文革爆發,她被迫出來批鬥老師,後來文革結束,她到香港,有次去維也納,碰到老師,她逃、他追,老師心臟病發作倒地‧‧‧

後來張艾嘉看過片段,拍得漂亮極了,維也納空氣好,人拍出來是透亮的,可是胡導演逝世後,她不知道這段影片流落何方。

據說胡導演走得前一天,一群人要請他喝咖啡,胡導演說:「我是不喝洋墨水的。」大家改喝茶,聽他把自己的 病講得很仔細,一點也不避諱。胡導演說:「人不管生什麼病,都要了解過程。」認真執著的態度,和他拍電影一模一樣。

1997年1月14日胡導演去世,15日晚上張艾嘉和幾位親友到榮總去接胡導演的遺體,「兒子」親自來 接,「胡叔」天上有知,應該很欣慰。一場師徒緣,如今看來多少傳奇多少夢,張艾嘉演的《山中傳奇》早就結束了,胡導演的夢一直都還沒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