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法國《電影筆記》 第647期(20097、8月號)Part4  

◎周星星

    《電影筆記》七、八月號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專題,那就是3D電影。不過,由於這個大專題有點太電影工業取向,也就是說特別談及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對此技術的發展跟看好該市場潛力,所以筆者並不打算詳細介紹這個僅只有電影工作者才會感興趣的議題。不過,可以先看看美國導演喬˙丹堤 (Joe Dante) 的專訪。

  喬˙丹堤也是本屆威尼斯影展的評審之一(評審團主席是李安),他所執導的劇情長片《3D洞》(The Hole) 也被安排在「非競賽片」單元作觀摩。不僅僅只有這部片是用3D拍的,連皮克斯 (Pixar) 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第一集跟第二集都改作成3D率先在威尼斯影展亮相。

      喬˙丹堤的專訪由比爾˙柯榮 (Bill Krohn) 進行(整個專題幾乎都是由他主導);標題是:「避免犯下以前所犯的錯」(Eviter de refaire les erreurs du passe)。

  喬˙丹堤首先說,他早在一九五○年代就已經製作了某些3D電影,雖然不是都很好,但他說「當時的那個技術是很有趣的」。他解釋某些細節:以前的3D技術,攝影機的觀景窗上面會有「織版」(a weave),兩面影像並非總是保持固定的距離,所以要用肉眼作調整;而且影像也比較會跳動。現在的3D電影用的是數位技術,所以兩面影像是完美地保持穩定──但還是會有一點點「鬼影」(ghosting)。喬˙丹堤特別提及一九三八年的經典影片,麥可˙柯提茲 (Michael Curtiz) 的《羅賓漢冒險記》(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用數位技術復原的2D拷貝,太過穩定得嚇人(因為我們比較習慣該片較舊的『織版』)。

      一九五○年代的3D電影之所以沒落,是因為那種技術沒能提供很穩定的放映品質。等到超寬銀幕電影 (CinemaScope) 問世,賣方聲稱這是不用戴3D眼鏡的3D電影,就不再有人用舊技術拍3D電影了。

  今天的3D電影,背後其實有商業成本的鬥爭。例如,以前作3D電影時,片廠也負擔所有的3D眼鏡;但是今天的片廠已拒絕再提供3D眼鏡,反而是要戲院負責提供3D眼鏡的設備。戲院當然不爽,因為喬˙丹堤講得很明:清洗3D眼鏡也算在成本裡面;因為一旦3D眼鏡有點油油的,它就不再發揮得出它的3D的功能。還有,在新流感 (H1N1) 大流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戴剛剛被人家戴過的眼鏡」。
 喬˙丹堤說當他在加拿大拍攝《3D洞》時,因為有戲院還沒把3D設備裝設好,導致3D電影投射出來有疊影,讓當地觀眾拒絕再看3D電影或買票的時候只選擇傳統版。

  《3D洞》的計劃,一開始並非是3D電影;但是喬˙丹堤隨口提提說他要用3D拍,片廠後來認真地考慮,覺得3D這個點子很不錯,於是就追加製片預算。根據喬˙丹堤所提的數據,改用3D拍攝原來不是3D的影片,約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成本。因為,雖然《3D洞》不是密閉空間 (huis clos) 以內的片,但是它很少布景,於是導演就以希區考克的《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 為範本,把《3D洞》拍成幽閉恐懼症 (claustrophobe)。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