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目前分類:上架新書 (2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周星星。

《電影筆記》七、八月號第一篇也是最長篇的影評是《玩具總動員三》(Toy Story 3),第二篇就是李滄東的《詩》(Poetry) 了。影評由夏勒․泰松 (Charles Tesson) 撰寫。

《詩》的片名,伴隨一連串好幾張看似祥和的照片,但實際上卻有一具年輕女孩子的屍體在裡面,然後被打上「詩」這個片名,有著強烈的反差跟對比。然後,透過邁向老年的女人「美子」這一個角色(由尹靜姬 (YOON Jung-Hee) 飾),人生中的苦痛開始砸向她:她患有阿茲海默症;死亡少女的母親悲痛欲絕,美子也都看在眼裡。那位國中女生被六個國中男生性侵之後,選擇在橋上跳河自盡;其中一位參與性侵的國中男生,竟然就是美子的孫子!

《詩》就是由「個人的痛苦」跟「集體的悲劇」構成,並且由美子串聯一切。美子去上詩歌創作班,好讓她能再找回原來的記憶,好讓她再能夠用對的字詞,來表達她的想法;但是,面對另一樁悲劇,她無言以對,她沒辦法再表示些什麼。她去教堂偷走一張死亡少女的照片給她孫子看,但她沒和她孫子講任何一句話。夏勒․泰松說:「看看這些關係:字詞 (mots) 和事物 (choses) 之間的關係,『被寫的』(ecrit) 和『被說的』(dit) 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部片的構成素材。」夏勒․泰松還故意把美子的角色跟奉俊昊(BONG Joon-Ho)的《非常母親》(Mother, 2009) 中的母親作出比較:雖然互為平行線、所作所為近乎是相反,但面對的衝擊卻很類似。

 

從形式上來看,「字詞」也是中心:字詞被唸(如同詩句被唸),字詞被寫(美子有一個筆記本會寫下她想記住的字詞),然後也有字詞是否被聽到的層面。《詩》呈現兩種面貌:一是想要寫詩的慾望跟努力,另一是大家都想趕快忘掉的少女自殺事件。其一是不想忘掉,另一是想趕快忘掉。夏勒․泰松的影評之所以有些長,出在他援引某些劇情好用來說明他自己的社會學見解;例如,他就認為《詩》這部片目的在:稍微低調地攻擊南韓社會的男性沙文主義 (le machisme) ──尤其指性愛這一領域。舉例來說,美子去某一位老人家──年紀很大的老男人,職稱像是『主席』,但身體有殘障──幫傭,並順便幫那老男人解決性愛的慾望;另外,卻又有年輕不懂事的國中生淪為性侵犯。一邊是好人,另一邊又不是好人。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紹過幾篇《電影筆記》七、八月號的「電視影集」專題訪談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幾篇比較特別的影評。首先是已經破皮克斯 (Pixar) 跟迪士尼 (Disney) 諸多票房紀錄的《玩具總動員三》(Toy Story 3),影評人凡松․馬洛沙 (Vincent Malausa) 順著皮克斯片廠的作品集來談這一部真正要戴 3D 眼鏡的 3D 動畫片。

他認為,至少到《料理鼠王》(Ratatouille, 2007) 為止,皮克斯每推出一部最新的劇情長片,都能夠給人有「首部作」的神秘美感、精采美感;皮克斯似乎一直在抗拒「重複他們自己」的懶惰作為。但是,從《瓦力》(WALL-E, 2008) 開始,並且特別是《天外奇蹟》(Up, 2009),凡松․馬洛沙認為皮克斯開始走相反的方向,因為每一次皮克斯再推出一部最新的作品,都讓他感覺那即將是所有皮克斯的最後一部片。《玩具總動員三》就是從這種感覺出發,安弟 (Andy) 要去唸大學了,他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猶豫著是要把玩具都丟掉、還是把那些東西都置放在閣樓裡。

然後,《玩具總動員三》的故事開始出軌,就像《玩具總動員二》一樣,開始讓所有的玩具凡經過哪裡就得經歷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危機。這一次,他們被困在某托兒所裡面,讓皮克斯再玩耍《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 2004) 的那套:超快速的剪接,空間感能瞬間從水平轉變成垂直,製造出很多懼高或很多縱深的畫面。

同樣地,打從影片一開始,死亡衝動 (pulsions de mort)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再次出現。片頭是胡迪 (Woody) 躍上一輛載滿一大堆孤兒的火車跌落到山谷裡,我們觀眾就跟潔西 (Jessie) 一樣眼睜睜看那輛火車摔下去。類似這樣的殘酷、恐怖,在以往的皮克斯,特別是在一部迪士尼的影片中,幾乎是無法想見的。但《玩具總動員三》並沒有停在這邊,它根本是不斷地想要再製造這種變態情境。最後是胡迪跟所有同伴在絕望之際,攜手一起邁向死亡:準備進入大焚化爐。很多人幾乎都以為這將是終極結局,但皮克斯還是把解救方案送到正軌 (bon sens),讓迪士尼的乖小孩精神重回正軌。

馬洛沙認為《玩具總動員三》在兩方面是成功的:一是動作場面 (spectacle),另一是懷舊的憂鬱 (melancolie)。讓人意外地是,這一個並不以「反對那一個」為職志,這兩方面其實是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點主導劇情的感覺。馬洛沙也認為《玩具總動員三》的大壞蛋熊抱哥 (Lotso) 是最近很多部動畫影片裡面的最優「壞人」設計,因為他經歷過被人遺棄的悲慘經驗,因此保留有弗里茲․朗格 (Fritz Lang) 式的悲哀怪獸性格。熊抱哥到最後依舊拒絕做好事,或許是英雄式地大方表態說:「既然壞事已經做了,那就繼續堅持說『壞事做得好啊!』」

馬洛沙注意到這一整趟大歷險的關鍵人物並非是超爆笑的肯尼 (Ken) 和芭比 (Barbie),反而是那三位來自披薩星球 (Pizza Planet) 的三眼怪獸。在大家幾乎都已忘記他們之時,他們操作了怪手,救出所有玩具的一條小命。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告狂人》史考特˙霍恩巴雀專訪

◎周星星  

本週讓我們來看看美國電視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 執行製作人史考特˙霍恩巴雀 (Scott Hornbacher) 的專訪。

史考特˙霍恩巴雀跟《廣告狂人》的製作創始人 (creator) 馬修˙威納 (Matthew Weiner) 曾一起為《黑道家族》(The Sopranos) 共事。史考特˙霍恩巴雀發表他對《黑道家族》的看法。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告狂人》馬修˙威納專訪

◎周星星  

本週讓我們來看看美國電視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 製作創始人 (creator) 馬修˙威納 (Matthew Weiner) 的專訪。

《電影筆記》說在《廣告狂人》爆紅之前,沒有人知道馬修˙威納是誰。事實上,就在前幾年,《黑道家族》(The Sopranos) 的製作創始人大衛˙切斯 (David Chase) 就延攬馬修˙威納為《黑道家族》編劇兼執行製作人,馬修˙威納也偷偷地在辦公室角落編寫《廣告狂人》,他自己稱之為「爆大電影」(mega-movie) 的全新電視影集。為《黑道家族》工作期間,他認識了製作人史考特˙霍恩巴雀 (Scott Hornbacher),遂一起合作製作出《廣告狂人》。目前馬修˙威納也正在拍攝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 You Are Here (2011),卡司有珍妮佛˙安妮斯頓 (Jennifer Aniston) 跟布萊德利˙古柏 (Bradley Cooper)。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電視影集

◎周星星  

《電影筆記》第六五八期(七、八月號)的封面是美國電視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 中的女演員佳妞艾莉˙瓊斯 (January Jones),因為這一期的暑假專題就是美國電視影集。

電視影集跟電視影片不同,後者可以是一部一百多分鐘的影片,或上、下兩部共兩百多分鐘又或者再像法國《卡洛斯》(Carlos) 那樣分成三集共五個半小時的影片;但電視影集常以「季」為單位,一季少說會有十三集影片。美國電視影集曾經以《黑道家族》(The Sopranos)、《24 反恐任務》(24)、《Lost 檔案》(Lost) 創造出商業跟美學高峰,而且還不斷地冒出更多更有創意跟野心的電視影集。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巡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馬提厄˙阿馬黎克專訪

◎周星星  

拿下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巡迴》(Tournee, 2010),是由法國男導演馬提厄˙阿馬黎克 (Mathieu Amalric) 執導。這部片被很多法國影評人視為很有義大利導演費里尼 (Fellini) 電影的味道,所以《電影筆記》也大篇幅地專訪這位曾經在蔡明亮的《臉》(2009) 裡面和李康生在巴黎有一段激情戲的男演員兼導演。

什麼時候阿馬黎克開始有《巡迴》的點子呢?須知,《巡迴》講的是:一位法國電視製作人(由阿馬黎克飾)因為失意,前往美國並意外地組成一支脫衣舞孃劇團;只是,這些脫衣舞孃並非是窈窕、苗條的妙齡女子,反而都是一些胖嘟嘟、快要中年的女人。該製作人安排他的劇團到法國巡迴演出,然後故事線才再帶回到他原有的私生活。

阿馬黎克說,當他自己當導演執導《公共事務》(La Chose publique, 2003) 時,因為和雅艾˙佛吉埃 (Yael Fogiel)、蕾蒂席亞˙弓札雷斯 (Laetitia Gonzalez) 這兩位女製片合作愉快,才想要再找點子繼續合作下去。阿馬黎克和《公共事務》的共同編劇之一、同時也是他的好朋友的馬切婁˙泰雷斯 (Marcelo Teles) 坐下來一起討論了五天,才從柯蕾特 (Colette) 的文學作品《音樂廳不為人知的一面》(L'Envers du music-hall) 得到創作靈感。而且,打從一開始,他就不希望把「音樂廳」(music-hall) 這種表演場所的故事放到當代情境,因為「太過鄉愁、太假」等等。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導演阿比查邦專訪(下)

◎周星星  

本週延續上週的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訪談。

阿比查邦提到他的《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Lung Boonmee raluek chat) 已經是全泰國倒數的最後幾部還在用底片拍攝的電影──這指的是泰國的電影工業近乎已全面地採用數位攝影機──,所以他希望能藉由此片記憶住電影,因為底片已快要消失了。「其實我試著在每一盤 (bobine) 底片安排某一種結構,每一盤底片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風格。這部片,大致可區分成六盤各二十分鐘的底片,我強迫我自己要為每一盤底片賦予各自不一樣的風格,不管是攝影的方式,還是演員的表現,還有打光的方式等等,我都作了些變動。如果我們是分別地放映每一盤底片,我們能看得很清楚有差異;但全部一起連續地放映,就很難知覺得到各自的風格在哪裡。」

《電影筆記》問阿比查邦說他提到的老片或老舊的電視節目,確切指的是什麼?阿比查邦回答說沒有指涉很特別的影片,大部分都來自他自己童年的記憶,而且大多來自電視節目。一九七○年代的泰國電視,會在攝影棚裡面用十六釐米的底片拍片,打光打得很亮,演員也都很糟糕。「所以,在第二盤底片的時候,也就是在用晚餐的桌上,我們就能感受到這種品質──你們發現到了嗎?我自己是用『第幾盤底片』來計算我的片!我故意要讓那一場戲的表演有點機械化、有點缺陷。」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比查邦專訪(上)

◎周星星  

上週介紹到本屆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Lung Boonmee raluek chat),《電影筆記》剛好在頒獎典禮前專訪泰國男導演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以下的內容全都是導演得獎前十個小時的心聲。

《電影筆記》問為何會想拍《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出於什麼原因?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樣算是不錯的坎城競賽片?

◎周星星  

《電影筆記》第六五七期(六月號)的封面是《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Lung Boonmee raluek chat) 的一張劇照,所以這一期有很大的篇幅都在檢討今年坎城影展的競賽片跟參展片。

《電影筆記》總編輯史鐵番˙德羅姆 (Stephane Delorme) 提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怎麼樣才算是不錯的坎城競賽片?他認為最後的判決其實是在年底的時候,當坎城競賽片陸續上映、接受觀眾的品評,再來是各家媒體開始要選出年度佳片名單,這個時候才能判斷當年的坎城影展是否具備高級品質。例如,去年的年度佳片幾乎都被《瘋草》(Les Herbes folles)(雷奈)、《大獄言家》(Un prophete)(歐迪亞)、《白色緞帶》(Das weisse Band)(韓內克)、《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塔倫提諾)、《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Vincere)(貝洛凱歐)宰制,就可證明二○○九年的坎城影展是「味夠醇」的一年(這是借用品評葡萄酒的形容用法)。

今年,首先給人太多還不夠水準的競賽片的印象。首映之後,某些片有一面倒的惡評:《日照重慶》(Chongqing Blues)(王小帥)、《柔順的兒子:科學怪人計劃》(Tender Son : The Frankenstein Project)(孟德魯佐)、《我們的生活》(La Nostra Vita)(盧凱悌)、《愛爾蘭道路》(Route Irish)(洛區)、《法外兄弟》(Hors-la-loi)(布夏黑),有些片根據《電影筆記》的觀點則是不忍卒睹:《漂亮》(Biutiful)(伊納黎圖)、《烈日灼身二》(Soleil trompeur 2)(米亥科夫)──此片被形容成是變態的Z級片;八部爛片(外加法國的《蒙彭席耶公主》(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塔維尼耶))實在是太多了。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上週我們介紹到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的電視影片《卡洛斯》(Carlos),本週我們來看看他的專訪。

《電影筆記》的標題是:「電影裡做不到的事,電視就有可能做得到。」何時阿薩亞斯有這拍片計劃?他說,丹尼爾˙勒孔特 (Daniel Leconte)先有此想法(譯註:勒孔特是記者出身的紀錄片導演,而且也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他任製片邀阿薩亞斯當導演),問他願不願意執導。他覺得卡洛斯的故事很棒(卡洛斯是一九七○年代的極左派恐怖份子),但是擔心一些法律問題。然後,他也怕要拍一部會用到六種語言、要到十個不同國家拍片的工作計劃;但因為是受邀執導,所以他自己的責任較小;而且,這一部片後來變成三部片,還能夠跑到葉門、黎巴嫩拍片……,電視能提供的可能性實在超乎人們的想像。而且,把一部片拍成三部片,還是阿薩亞斯自己的決定。「我能擁有一個電影圈所不能給予我的自由。不管《卡洛斯》算哪一種影視作品,或把這樣一部電視影片拿到坎城來放映,其實,我覺得我不僅是拍了『電影』,而且也做到一件在法國不太可能做得到的事。」「三部影片,總共花了一千五百萬歐元,但,看看我們拍出來的內容,跟最後剪出來的長度,這真的不算什麼,整個製片條件簡直就像一部B級片的等級;唯一的奢侈,是我們還依舊用三十五釐米的底片來拍攝。」

《電影筆記》問到,在《卡洛斯》之前已有史匹柏 (Spielberg) 的《慕尼黑》(Munich)、索德柏 (Soderbergh) 的《切》(Che)、何易歇 (Richet) 的《梅斯麟》(Mesrine),試著在談一九七○年代(《切》不屬於這年代)、談革命或恐怖主義。阿薩亞斯該怎樣經營《卡洛斯》?他說他非常喜歡《切》。《梅斯麟》則是一段讓人遺憾的故事,他本來可以執導這部片,但他常一起合作的製片不願意投資,所以後來由何易歇執導。談到《慕尼黑》,阿薩亞斯發揮他影評人的銳利眼光,認為它在政治和道德的層面很有問題,「其實這部片幾乎是它自己摧毀它自己」。他認為「多花一點時間(把複雜的問題講清楚),幾乎已經是一項道德任務了。談到政治問題,絕對不能把觀眾當小孩子來看待!把問題講清楚才能扭轉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本週介紹一部坎城影展的非競賽片:《卡洛斯》(Carlos)。今年五月,該片普遍引起法國電影圈討論,因為有人認為它是電視影片,不宜由坎城影展選進觀摩;也有人認為「什麼是電影?」為什麼電視影片不能拿來放到大銀幕上來看呢?

須知莫黎斯˙皮亞拉 (Maurice Pialat) 也曾在一九七○年代初拍了一部至今仍獲讚賞的電視影集《森林裡的小屋》(La Maison des bois, 1971),證明劇情影片不必刻意區分是電視影片還是電影。

《電影筆記》評介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的《卡洛斯》非常詳盡。首先應先介紹卡洛斯是誰。卡洛斯是一九七○年代的委內瑞拉籍極左派恐怖份子,本名是伊利許˙拉米雷茲˙桑切斯 (Ilich Ramirez Sanchez),常跑到歐洲、北非跟亞洲極西部策劃跟執行恐怖活動──包括暗殺,對抗他所認為的資本主義敵人。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第六五六期(五月號)依慣例仍是坎城影展專輯,封面只是一堆「坎城」(CANNES) 的字樣。主編史鐵番˙德羅姆 (Stephane Delorme) 在六月世界盃足球賽開打前的一個半月寫到:坎城影展就是我們的「世界盃」(Notre Mondial)。

首先,唯一的美國競賽影片《公平的遊戲》(Fair Game)的道格˙李曼 (Doug Liman) 成為紅地毯上的意外貴賓。帕特里斯˙布魯昂 (Patrice Blouin) 的文章名為〈道格˙李曼,這位『移動者』〉(Doug Liman, le jumper),提到道格˙李曼的前作《移動世界》(Jumper, 2008)。用片中「可自由地移動到別的空間/別的世界的人」來指道格˙李曼這位美國商業電影的導演「移動」到坎城影展正式競賽。

根據帕特里斯˙布魯昂的看法,《公平的遊戲》之所以成為美國唯一的競賽片,主要原因在於泰倫斯˙馬利克 (Terrence Malick) 的《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 進度嚴重落後,其次,《公平的遊戲》女、男主角都跟坎城影展很有淵源──娜歐米˙華茲 (Naomi Watts) 二○○一年就曾以《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參展,翌年擔任頒獎人;西恩˙潘 (Sean Penn) 也是在同年以《承諾》(The Pledge) 一片進入正式競賽,二○○八年任評審團主席──,最後,就是該片的主題在批判小布希政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四月號還有一篇文章分析凱薩琳˙畢格羅 (Kathryn Bigelow) 的電影作品,作者是柯蕾莉亞˙柯恩 (Clelia Cohen)。凱薩琳˙畢格羅以《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 拿下美國六座奧斯卡金像獎,再加上她又是史上第一位女性導演拿下最佳導演獎,成就可謂非凡。

文章以《藍天使》(Blue Steel, 1989) 作開場,講潔米˙李˙柯提斯 (Jamie Lee Curtis) 為何會在紐約大街上當一位女警。「因為我一直都想用槍射人。」(I wanted to shoot people.) 在一堆男性警員中,一百七十公分高的女警潔米˙李˙柯提斯是凱薩琳˙畢格羅觸及搶劫、槍戰的藉口──尤其當時還是一九八○年代末。二十年過後,凱薩琳˙畢格羅成為奧斯卡史上僅僅只有四次有女人入圍最佳導演裡面的唯一一位獲獎者。

柯蕾莉亞˙柯恩的文章迅速回到凱薩琳˙畢格羅的學生時代,講她大概經歷哪些過程、得到哪些啟發開始進入拍電影的工作。她在加州出生,在舊金山學造形藝術,她的一個老師自作主張幫她申請到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 (Whitney Museum) 的獎學金,在那邊她開始跟概念藝術家勞倫斯˙韋納 (Lawrence Weiner) 工作,尤其在一九七四年的錄影作品 Affected and / or Effected 中留下她自己的黑白錄影(攝影機靜止不動)。但更妙的是一九七六年她申請唸哥倫比亞大學的電影研究,在那兒認識從法國跑來美國任教的哲學家洛譚傑 (S. Lotringer);是他藉由期刊《符號學文本》(Semiotext(e)) 把法國的巴塔伊 (G. Bataille)、巴特 (R. Barthes)、拉康 (J. Lacan) 等人的理論帶進美國,凱薩琳˙畢格羅還參與過該期刊的編務。最重要的是凱薩琳˙畢格羅在紐約認識了如陶德˙海因斯 (Todd Haynes)、拉利˙克拉克 (Larry Clark)、艾德˙萊克曼 (Ed Lachman);在學校認識理論家彼德˙沃倫 (Peter Wollen) 跟影評人安德魯˙沙利斯 (Andrew Sarris)。艾德˙萊克曼特別向她介紹帕索里尼 (Pasolini)、畢京柏 (Peckinpah)、法斯賓達 (Fassbinder) 或道格拉斯˙瑟克 (Douglas Sirk) 的電影。她自己說法斯賓達-瑟克胎宮 (The Fassbinder-Sirk matrix) 是她想當電影導演的原動力。在此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她的首部作《無情摩托車》(The Loveless, 1982) 充滿性感的男人身體跟皮衣皮褲:該片主題談摩托車騎士。《無情摩托車》是她和蒙提˙蒙戈馬利 (Monty Montgomery) 一起編寫劇本並一起掛名導演,影片入圍瑞士的盧卡諾影展。凱薩琳˙畢格羅說:「結構主義的思潮已在今日褪流行,這很糟糕,但卻是結構主義在引導我寫《無情摩托車》的劇本。」很驚人,是不是?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四月號很詳細地評論了一本書尚-呂克˙高達 (Jean-Luc Godard) 的傳記《高達》(Godard)。傳記作者安端˙德˙貝克 (Antoine de Baecque) 曾任《電影筆記》的總編輯,《電影筆記》又曾出版兩大卷的《高達說高達》(Godard par Godard),也就是收容高達他自己所寫的所有評論文章的大結集,所以安端˙德˙貝克收容很多第一手文件。《高達》這本書厚達九百三十五頁!

《高達》這本書也是法文出版界的第一本高達傳記;說傳記,它就的的確確是在講高達的一生,完全不是安端˙德˙貝克評論高達他一生的作品集。不過也因為高達他本人並沒有參與《高達》這本傳記的撰寫過程,《電影筆記》說這本書提到的諸多事件最後給人只停在表面層次的印象,因為畢竟是少了高達他本人對那些事件的詮釋。

《高達》揭露高達最不為人所熟知的童年跟青年階段。這些內容大多來自尚-呂克˙高達的妹妹維若妮可˙高達 (Veronique Godard),講尚-呂克怎樣遊移在巴黎跟瑞士之間,提到他們的瑞士母親家族,非常知名、姓莫諾 (Monod) 的資產階級家族。尚-呂克小時候功課不好,開始偷竊成性,長大一點後常自己一個人飛到南美洲旅遊。尚-呂克的父親(某位)高達和母親莫諾離婚後,兩家族保持遠遠的距離。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本週延續上週斯拉否˙紀傑克 (Slavoj Zizek) 的專訪。

《電影筆記》很擔憂地問紀傑克他是否看過《驚魂記》(Psycho)、《迷魂記》(Vertigo);紀傑克說當然有看過。不過,他補充說,當他在寫《所有你一直想認識的關於拉康的問題,但其實你一直不敢問希區考克》(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 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章、很長的一章是在談羅塞里尼 (Rossellini),但他根本沒看過羅塞里尼的電影。

《電影筆記》以為他在搞笑,但紀傑克說是真的,他很想拿到影片看,但一直沒成功過。然後,紀傑克以「老一輩的歐洲現代主義者」自居,談他的電影觀:他對太過形上學的柏格曼 (I. Bergman) 不是很滿意,說柏格曼最後的一部傑作是《沈默》(Le Silence, 1963),然後《假面》(Persona, 1966) 就不行了……到《哭泣與耳語》(Cris et chuchotement, 1972),更應該在大庭廣眾下把它燃燒掉!紀傑克說,這就是他比較經驗主義的一面,而非理論派,因為那些影片都顯得太過「顯然」。他認為費里尼 (Fellini) 也是同樣的問題,但提到他最喜歡的費里尼是《羅馬》(Roma)。安東尼奧尼 (Antonioni) 也類似,紀傑克認為他最棒的傑作都是黑白片,尤其是《情事》(L'Avventura, 1960)。「《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 1964) 已經是一切衰敗的初始,縱使它第一部分描述地景是非常成功的。《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 1972) 就很做作,零分,讓人無法忍受,該丟到火裡面燒掉。」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第六五五期(四月號)終於刊出斯洛維尼亞哲學家斯拉否˙紀傑克 (Slavoj Zizek) 的專訪;《電影筆記》是趁他來到巴黎跟法國哲學家阿藍˙巴底烏 (Alain Badiou) 一起召開研討會的時候,抓住他談了好幾個小時的電影跟哲學。

我們已簡介過紀傑克談《阿凡達》(Avatar, 2009) 的看法,但紀傑克一開始就把《電影筆記》嚇到發抖:

紀傑克:我要跟你們說一件超級祕密,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訪談:我沒看過《阿凡達》。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周星星。

【編按:「閱覽室窗」專欄自本期起,除了既有的「導讀法國《電影筆記》」文章外,陸續新增本館閱覽室上架新碟、新書及國外其它重要電影雜誌的介紹,歡迎讀者給我們批評指教。】

 

本週介紹一部新上架的影音光碟《囧男孩》,推薦給電影資料館的會員。

《囧男孩》於二○○八年九月初上映,在此之前已經好久未見探討童年問題的純種台片了。「站在兒童的高度來看……」,像這樣的句子常出現在法國電影評論中,因為這不僅僅表示影片是從兒童的觀點來看他們身處的世界(例如法、日合資的影片《有紀和妮娜》(Yuki et Nina, 2009)),也同時意謂,攝影機是擺在兒童的高度、而非用成人的高度(用俯角來拍攝)來觀看他們所見的世界(視界)。《囧男孩》正是這樣的一部站在兒童的高度來看世界的影片

 

自從楚浮以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 驚人地感動了坎城影展的觀眾、感動到法國觀眾、全世界的觀眾,跟幾個世代的年輕觀眾後,「自傳」跟「童年」的模式、主題便無法再跟法國新浪潮劃分界線。就如當時的新浪潮志在對抗法國當時所謂的「優質電影」──但其實反而是僵化、按照公式編劇跟製片的電影──,而揭櫫寫實、反映時代、和自由的精神……等等這些新美學信念,類似的現象也開始在世界各地逐一出現。例如,一些年輕的台灣導演受中影(中央電影公司)提拔、賦予創作自由,「童年」、「青少年」、「自傳」等等新故事模式也匯聚成「台灣新電影」這個電影美學潮流。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三月號還有一篇文章勢必很讓人深思,就是斯洛維尼亞哲學家斯拉否˙紀傑克 (Slavoj Zizek) 所寫的一篇評論《阿凡達》(Avatar, 2009) 的文章。

他的文章名為〈《阿凡達》,一場『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練習〉(Avatar?: un exercice d'ideologie politiquement correct)。《電影筆記》在文章前有段很短的前言,介紹紀傑克寫過的跟電影有關的文章(或書籍),還預告說《電影筆記》將專訪紀傑克。紀傑克曾經描述後九一一事件的世界為〈歡迎來到『真實』的沙漠〉(Bienvenue dans le desert du reel),引用《駭客任務》(The Matrix, 1999) 的句子;紀傑克最有名的一本書就是模仿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的片名《所有你一直想認識的關於『性』的問題……但其實你一直不敢問》,寫成《所有你一直想認識的關於拉康的問題,但其實你一直不敢問希區考克》(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或《好萊塢內的以及在其它地方的賈克˙拉康》(Jacques Lacan a Hollywood et ailleurs),把賈克˙拉康 (Jacques Lacan) 的精神分析學和電影研究作了結合,堪稱一妙。讓我們來看一下紀傑克的說法。

他說,《阿凡達》是好萊塢式的馬克思主義 (marxisme hollywoodien) 的示範練習,描述一位美國籍的、已經殘障的前海軍陸戰隊青年,被送到遙遠的外星(潘朵拉)上進行滲透任務;星球上的原始人有著藍色的皮膚。他的任務是要說服那些「納美人」准許他們地球人開挖地底下的天然資源。幾乎是用一種完全可以預見的方式,劇本讓男主角愛上一位最美麗的女性納美人,然後他加入納美人的陣營,反過來在最終戰役對抗地球人侵略者,以保全納美人跟他們的星球潘朵拉。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本週延續上週克萊兒˙德尼 (Claire Denis) 的專訪。

《電影筆記》問克萊兒˙德尼是不是後來就跟瑪莉˙(恩)狄亞宜 (Marie NDiaye) 一起去非洲作考察?

克萊兒˙德尼說她想去迦納 (Ghana) 拍片,但她們兩人都不知道種植咖啡樹(以及採集咖啡豆,這是《白鬼子》劇情的背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之前只能透過書籍跟網路去想像。她說她之所以想要去迦納,是因為迦納比較靠近象牙海岸,她能夠從象牙海岸這幾年的混亂局勢得到一些啟發(譯註:象牙海岸曾經是法國殖民地,法僑跟法軍都還在場;但後來象牙海岸爆發反法運動,法軍展開護送撤僑行動──這的確跟《白鬼子》的開場很類似)。瑪莉˙狄亞宜保持一些距離來看迦納,但當地人看她並未有隔閡,因為瑪莉˙狄亞宜本來就是黑人,能立即得到當地人的認同;但當地人看克萊兒˙德尼就會保持一點距離。後來,有很多理由導致《白鬼子》沒在迦納拍攝,因為迦納的咖啡種植業到最後有點荒廢掉了。經過這一趟旅程,她們才知道要怎麼描寫已經式微的咖啡種植業。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星星  

《電影筆記》三月號還大力報導克萊兒˙德尼 (Claire Denis) 所執導的《白鬼子》(White Material, 2009),該片曾在去年的金馬影展放映過,女主角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 也曾第一次造訪台灣。

《白鬼子》由瑪莉˙(恩)狄亞宜 (Marie NDiaye) 跟克萊兒˙德尼一起編寫劇本。非常巧,去年九月《白鬼子》參加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李安是評審團主席,該片最後也沒得獎),十一月初瑪莉˙狄亞宜就以最新的長篇小說《三位堅強的女人》(Trois femmes puissantes, 2009) 獲頒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Prix Goncourt);瑪莉˙狄亞宜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以非洲裔女作家的身分拿下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

克萊兒˙德尼一九八八年的首部作《巧克力》(Chocolat) 有非常濃厚的自傳性質,描述一位在非洲喀麥隆長大的法國歐洲裔小女生和一位在她家幫傭的非洲黑人青年的忘年友誼,還因此捧紅飾演這位非洲青年的以撒˙德˙班口雷 (Isaach De Bankole) ──例如他就曾參演○○七電影《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 2006);以撒˙德˙班口雷再應克萊兒˙德尼之邀參演《白鬼子》。讓我們來看一下克萊兒˙德尼的專訪。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