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目前分類:電子報 頭條文章 (4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武俠電影邂逅美術館-電資館館長張靚蓓談胡金銓特展

放映週報 / 林亮妏報導

當電影邂逅了美術館,會激發如何火花?如果,胡金銓導演從長年沈睡的電影資料館夢醒,漫遊遁入了當代藝術館,他將遇見多少驚喜?

這不是夢境。電資館今年大動作與當代館合辦「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展覽,正式讓武俠片堂皇登入美術館的殿堂。這裡,「俠女」將施展輕功盪漾竹林;客棧毒酒暗器將包裝上新人類Kuso語言;眾多現代藝術家們更是爭奇鬥豔似的與胡導演天上人間溝通對話,創作出全新藝術作品。

終於,電資館不再只是悲情提供憑弔文物,主辦低聲說惋惜的告別影展了。她開始梳妝打扮,眉眼流轉,站上伸展臺,企圖做一場別具匠心的展覽秀,一場結合了光影、聲音、繪畫、造型物件所投射出的流動盛宴。本期【放映頭條】特別專訪電資館館長張靚蓓,談她這一年來,如何促成電影與美術館的相遇,串連起眾人與胡導的緣份創作,以及帶領「電影資料館團隊」動起來躍上展覽舞台。

自2012年7月3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的「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請您先談談策展的靈感來源。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時代,認識胡金銓

文/塗翔文 (知名影評人,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猶記得今年二月,我在柏林影展最後一天看了徐克的《3D龍門飛甲》,從一開場的軍旗飄揚,到最後的洞穴大戰,全片場面調度的元素,似乎都在戮力讓「3D」的視覺效果栩栩如生。時隔數月,因為「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又看到了久違的《龍門客棧》的相關文物與影像畫面。四十五年的差距,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五味雜陳的感嘆。

當年,胡金銓導演在有限的資源條件和現實環境之下,對於「武俠片」這個電影類型所做出的原型開發與風格革新,其影響力至今依然歷歷在目。對比於如今因應科技進展所製造出的視覺奇觀,我們似乎更可以清楚地找到在這個時代繼續解讀、研究胡金銓作品的原由和道理所在。對我來說,胡金銓之於武俠片,就像是約翰福特(John Ford)之於「西部片」,又或者是史丹利杜寧(Stanley Donen)之於「歌舞片」般的經典作者地位。

建立原型的作者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兔毛的頂端 —《流浪神狗人》

文/鄭秉泓 (知名影評人,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編按: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將於8月間假本館電影教室,舉辦「2012夏日電影研究工作坊:台 灣 當 代 電 影 解 靈」活動,其中第一場(8/14)將安排放映《流浪神狗人》,映後將由林文淇教授,與陳芯宜導演,及泊硯(Erik BORDELEAU)教授進行對談,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免費預約參加,活動辦法請參考: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20803/vcrc.htm#0。】

在多線敘事電影(multi-character narrative structure)儼然類型化,以國際性卡司、獨立預算(大部分在兩千萬美金左右)、高概念架構,風光主導影壇全球化潮流的當下,透過大約相近檔期在台灣院線上映的《驚爆時刻》(Bobby)與《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兩部無論票房或評論皆顯露其疲態的典型案例,再去重新思索一部多線敘事電影產製的緣起與價值,似乎成了一項必要的功課。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金銓.電影資料館@當代.美術館.tw

文/貧窮男(知名影評人)。

 

我們對於電影導演的展覽認知,大多是屬於影展性質、編年史一般的回顧展,坐在電影院中一口氣觀賞導演生平的所有作品,雕刻在時間長流中的光影記錄,透過作品來理解導演的創作風格與不同時期的成長或轉變...,然而除了「影展」之外還有其他可能嗎?

2006年巴黎龐畢度中心,展出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的作品時,幾乎是以裝置藝術搭配高達的電影《電影史》,拼貼出非常高達風格的「烏托邦之旅,尚-廬.高達1946~2006,探尋失去的定理」;而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風格強烈色彩鮮明的電影場景,也成了美術館巡迴展的熱門主題,撇開這些導演自己參與的「展覽」;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曾在費里尼逝世十週年時舉辦了大師的回顧展,展出的並不是費里尼的影片作品,而是他所畫的諷刺漫畫與素描等,讓觀眾了解大師創作的靈感來源;倫敦的巴比肯藝術中心在賈曼去世的隔年,展出賈曼生平的一切,他的繪畫,他的實驗電影,甚至搬來他最後的裝置作品,他家的「花園」,讓世人了解他的才華是全方位的,電影只是其中之一。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 鄭淑鈴譯

明星被人英雄化、神化。他不只是受人崇拜的對象,同時也是信仰崇拜的主體,一個宗教的雛形逐漸在明星周遭形成。

這個宗教在世界各地散播種子。那些經常在黑漆漆的電影院裡出沒的人,或多或少都是信徒。但是在這些電影觀眾當中,另外有一批忠實的觀眾持有珍貴的宗教信物,完全奉獻自己。我們管他們叫瘋狂愛慕者,或者是「迷」。

我們接下來要區分瘋狂電影迷與明星崇拜者。前者對於任何電影的取景角度都不陌生。後者就是所謂崇拜偶像的迷,這一類型的人口估計大約占法國、英國及美國各地人口總數的5% 或6%。

信仰明星首先是從專門的文章報導開始。電影雜誌主要的目的就是討論明星。然而,市面上卻沒有出現過任何戲劇雜誌、舞蹈雜誌或是歌唱雜誌,專門來介紹戲劇演員、舞者或是歌手。明星王朝會在定期的、正式的、與私人的記者會中,丟出照片、採訪、八卦消息、愛情故事,讓忠實的支持者得以堅定他們的信仰。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6

給敬愛的胡導演(下)  (上篇)

中國電影一直擺脫不了舞台的影響。這個相信與早期電影演員大都來自舞台有關(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和第一部劇情電影《莊子試妻》,都源自舞台)。但切切實實地蓄意把舞台與電影之間的關係進行種種融會組合和相互借用、吸收的試驗,而又能真正開花結果者,卻只有二人。一是費穆先生,另一邊是胡導演您了。

費穆先生對京劇的愛好與著迷,可見諸於他的幾部舞台紀錄片,但他把京劇的舞台藝術鬼斧神工地應用到電影裡的畢生傑作,卻是1948年的《小城之春》(註12)。除了影片那恪守三一律式的戲劇敘事結構外,用得最含蓄而又巧/美妙的,是女主角韋偉的表演方法:伊眉目傳情、風姿綽約的做手與身段,莫不使人神迷魂奪。

至於您從京劇裡借用得最多的,則是它的臉譜造型(這所以批評您的電影裡人物很多時都不夠血肉和失諸臉譜化,其實都捉錯用神),還有就是對空間的意識和處理手法。只要明白這兩點,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您的電影裡,人物的七情六欲與感情跌宕都不重要——您的目的只是製造一個戲劇性的處境(一群被奸臣追殺的忠良後代、各路心懷鬼胎的英雄人馬雲集在一家客棧裡龍爭虎鬥、一場天地變色的人、鬼之爭),怎樣去explore(爆破)這個充滿著壓迫感和局限性的空間,才是您最大的旨趣。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間,最饒有趣味和實驗性的,是兩部(跟後來的《空山》與《山中》一樣)背靠背拍攝的作品:《迎春閣之風波》和《忠烈圖》。前者是一齣(在您作品中頗罕見的)「女人戲」(演員更網羅了三代別具個性的女星,註13),後者的主要人物,除了(您的「繆斯」)徐楓外,全都是或勇或智的男性(註14)。在前者,您設計了一個密封的空間(客棧,您的拿手場景);在後者,則把動作全部搬到戶外。到了《空山靈雨》,兩者卻又二合為一了——片中的主要場景是個寺廟,本身是個自成一國的封閉式環境,但那遼闊的面積和迷宮式的建築結構,卻又使它兼備了一種無限的延伸性。

可是,當您的作品幾乎史無前例地在海外獲得種種殊榮,替中國電影贏得大量的注意力和光榮時,回到本土,迎接您的卻大都是酸溜溜的冷嘲熱諷,以至冷漠的取笑。當您在遙遠的拍攝現場,以藝術家的堅持,等候著您理想中的那道穿過厚厚的雲層、突圍而出的光線時,人們都迫不及待地譏諷您走火入魔,是個揮霍無度的浪費者。當您為籌措您下一個電影的資金而四處奔波時,人們卻誣說您是個被電影節迷惑了、只懂得沉醉在昔日光輝裡的虛榮者。然而,您仍不吭一聲,從不反駁也不還擊,只是爽朗地一笑置之——豪情一向是您的本色。(過去幾年跟您在好幾個大、中型的國際電影節中不斷見面,我一直見證著您如何保持著謙虛和誠懇的態度,與人交流。樸素的您,無時無刻不親切待人,天南地北,知無不言。您只是一個愛熱鬧的人,而不是個追逐喧鬧的人。)

這些年來,您一直不曾放棄過拍攝的,是那個以「華工血淚」為題的故事,《Igo, Ono》(華工血淚史)。有多久了?少說也超過十年了!在這十年間,有這麼一個與您同樣堅持、抱有同樣信念的女製片人莎拉‧皮爾斯柏利(註15),一直替您張羅著影片的融資。命運跟您開的最大一個玩笑,是當莎拉終於把影片各種懸而未決的難題幾乎逐一解決、並已找到它需要的大部分資金的時候,您卻選擇了離開。我可以想像莎拉的傷心,但也為幾年前我曾在洛杉磯莎拉的辦公室裡,答應您們回香港後我也將盡點力量,拉攏一些有可能的投資者,但後來卻又沒幫到半點忙的實情,而感到懊悔、羞愧……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6

給敬愛的胡導演(上) (下篇)

文/舒琪(影評人、香港演藝學院院長)

拍《俠女》時的胡金銓導演(右3)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5

一次拜見,留下長思和久痛

文/胡鳳儀 (胡金銓姪孫女)

胡金銓(King Hu, 1932/4/29~1997/1/14)
創作橫跨電影、舞台劇、美術設計、演員、繪畫、書法、寫作等,國際知名電影導演,也是作品揮灑粲然的藝術家。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4 

漫話胡金銓導演

文/胡維堯 ((胡金銓姪女,香港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3

請把他應有的榮耀還給他

 

文/張靚蓓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館長)

由國家電影資料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主辦的「胡說:八道-胡金銓 武藝新傳」展,將於7月3日至8月26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說:八道─胡金銓武藝新傳」系列專文之2 關於胡金銓導演的二、三事

 

文/老嘉華

幾天前,在某個聚會上,話題原本是關於近來電影市場的情況,不知怎麼話鋒一轉,有人突然說起:年輕一代的電影人口當中,好像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胡金銓導演了。於是想到15年前,1997年,在媒體工作的朋友驟聞胡導演去世的消息,衝到資料室去調出檔案照片,資料室的同事一面翻檔案,一面問:胡金銓導演是誰?拍過什麼電影?在聽到《龍門客棧》的時候,他終於表示:「啊,我知道了,就是張曼玉、林青霞演的那一部!」

以上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相隔15年,在在說明人的健忘或是不經心;事實上,細算起來,胡金銓導演對華語電影的影響,早已靜水深流地紮根於深層。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中一年,尊師一世:張艾嘉心中的胡金銓導演

 

文/葛大維

《山中傳奇》工作照

張靚蓓:因為在《山中傳奇》中,妳第一個鏡頭是一個遠景,那個風景好美……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德斯的電影旅程:賽璐珞公路》

 

反對用影像說故事的導演
  「故事」是上帝的替身?
  還是吸血鬼,將「影像」的血吸得一滴不剩!

本書深入探討溫德斯的電影作品,
  如何顯示真實的時刻,解救影像的存在。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鳳飛飛的電影因緣

 

書影:大塊文化 提供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core, Marilyn! 浪漫六月瑪莉蓮

 文/陳煒智(Edwin W. Chen,電影史工作者,曾任教於上海戲劇學院)

初春時節,承蒙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邀,筆者嘗試將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和華語影壇的「小野貓」鍾情作了一次連結。當時選映的夢露作品,主要目的在展現她的多面性—性感如《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狐媚如《飛瀑怒潮》(Niagara)、蕩氣迴腸如《大江東去》(The River of No Return)、無厘頭又如《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一個明星,多角折射,輝映出不同的色澤。

請勿打擾(Don’t Bother to Knock)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鑄典熔經:唯東方華夏文脈為本——品味柳城《電影三字經》的雅意與哲思


文/黃式憲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著名電影評論家)

柳城此書,果然奇矣哉!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飛上銀幕的鳳凰—追憶國民天后鳳飛飛


 文/陳峙維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為了紀念今年初過世的天后鳳飛飛,國家電影資料館於今(101)年五、六月間,舉辦「台灣的女兒」專題活動,選映五部片子,包括她首度躍上銀幕客串一角的《溫暖在秋天》,初次擔綱主演的《春寒》、她和侯孝賢導演二度合作的《就是溜溜的她》與《風兒踢踏踩》,及由她演唱主題曲的瓊瑤名片《我是一片雲》。適逢此一機緣,筆者想來談談她在這五部影片裡的幾首歌。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電影玉女的誕生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牌獎《落番》導演唐振瑜專訪

 

【編按:甫獲今(2012)年第34屆金穗獎優等獎肯定的《落番》,日前又傳來榮獲第45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牌獎的喜訊。這部影片述說金門人在南洋異鄉打拼,歷經各種磨難,奮鬥有成後,相繼返鄉回饋故里的大時代故事。《落番》是新加坡「台灣電影一○○年」的活動開幕片,目前正在全台巡迴放映中。本文摘自本館最新出版的《電影欣賞》季刊第150期,原題〈另一種敘事/蓄勢──專訪第34屆金穗獎入圍創作者〉】

採訪、編輯:王志欽

專訪文稿整理:賈和平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合拍時代的電影身份證

 

文/聞天祥

台灣電影雖然在2011年高唱復興,但市場規模的有限也讓中國大陸成為假想的金銀島。最早開拓大陸市場的朱延平,2011年拍攝的電影《大笑江湖》幾乎是部純正大陸片,儘管有林熙蕾、吳宗憲、小小彬,但倚賴趙本山、小瀋陽師徒強攻大陸市場的企圖昭然若揭,也算達成目標。與其等待不夠明確的審批原則與漫漫時間,「合拍」成了愈來愈多影人的選項,但因此在題材內容上的受限也成為開發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根據幾米繪本改編、林書宇導演,由《長江七號》崛起的徐嬌與新人林暉閔主演的《星空》,遂成為一部明確的合拍片。為了演出片中的台灣少女,徐嬌還特地到台灣體驗中學生活。影片完成後,也同步在台、港、中三地上映。儘管票房未如預期那般出色,但看過幾米的繪本,讓我更喜歡林書宇導演的《星空》。倒不是說後者青出於藍,而是林書宇一邊延展繪本對電影而言過於單薄的情節,卻又不太露痕跡,讓你誤以為這些本來就是原著的構想。於是面臨父母感情破裂、又擔憂爺爺住院的小美(徐嬌)孤獨走在路上,身後出現爺爺來不及為她刻好、缺了一條腿的大象陪伴;或是她和孤僻的轉學生小傑(林暉閔)相約離家出走,所乘的火車御風而馳的場面都非直接襲自原著,卻妥貼地在內在精神與視覺風格上貼近原著,打動觀眾。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