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Nouvelle Vague a 50 ans (3)

2 14 日禮拜六 16 :00
題目:「新浪潮的(種種)策略」
講者:肥內、周星星
地點:電影資料館

作者:肥內。上一次的講座中,我們試圖給予聽眾們一個概念(雖然稱不上新),那就是「沒有所謂的『新浪潮』」,這是作為呼應楚浮與夏布洛曾經明確地說過的看法。



但我們仍然很興奮地為聽眾們整理了那一個時期的法國電影之所以有新氣象的原因,以及那些被某些具有意見領袖地位的導演們(如來自《電影筆記》的導演們)所推崇的大師們的風格及影響。而那時,我們也試著與大家分享電影史學研究的一些心得與問題(甚至是困難)。

但這不表示第二堂講座會有絲毫的空泛;假使如此,也不會由我們來為聽眾們講上這兩堂講座了。當然,我們試著不讓講座空洞,我們努力地收集資料、消化資料,也因而要看上許多影片,不管是否被大家重視。

於是,在第二堂講座中,這個暫名為「新浪潮的(種種)策略」的講座,當然很可能會因為現場實際情況而使得講題離開預設的議題,但這也是我們樂見的,一如新浪潮影片在某種程度上的即興時所造成的不可測結果一樣。

這個講題主要來自新浪潮的理論背景之一(如果稱得上有理論背景的話):「作者策略」(即『作者論』。當然,如果它可以稱得上一個理論的話……)。我們認為其實翻譯成「策略」可能會更加貼切這些新生代導演們的企圖;當然,針對其中某些「政治傾向」(取其最廣義意義)的人來說,要喚作「作者政策」也無不可。也就是在「謀略」心態下,新浪潮有(種種的)創作策略。

很顯然,為了吸引聽眾的到場,我們並不想在這裡透露太多講座內容。但我們卻不吝於分享這(些)策略的類別。我們認為,新浪潮即使不能被一竿子打翻(因為大家乘的船都不一樣),但仍舊可以找出幾項「相近」的特點。簡單可以分成三個大項:風格策略、敘事策略以及創作策略。前兩者屬於影片內部,但影片外部的因素卻直接與內部息息相關。

在風格策略上,我們認為至少有兩個明顯特徵:回到典型,以及將電影史作為一種創作方法;而在敘事策略上,我們能找到的特徵可能有點隱晦,它們是重回希區考克,以及打破迷思(或說『神話』,隨您喜愛);至於創作策略,在這個策略中,阿斯楚克的「攝影機鋼筆論」可以算得上是指導方針(而楚浮的〈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這篇文章則可以算是這個方針下的宣言與教材之一),在這個方針中,我們也可以粗略看出將影片視作影評與自傳的兩種創作態度;不過,同時,我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電影」本身因而成為「真實電影」的一部份,在這個觀點底下可以看到三種型態:人成為影片、影片反映了人以及進化過程中,人(以自己本身)又成為影片,這個三項式關係可以逆反,也可以調換次序。從上述的簡單歸納看來,我們上一堂講座的講述,顯然很有幫助,也因而減少了我們一些工作,尤其在談論到「風格」這件事,當然,還有新浪潮所參考的資源。

不過,一如當時影評,就是因為作為影評,他們關心的,除了影片本身,還包括了影片與觀眾間的關係;簡單來說,也就是「電影」的總集合。所以,其實我們上述的整理還失之粗略。我們相信我們還漏掉了許多環節,好比在進行風格歸納時,我們可能會忽略掉當時慣用設備所帶來的直接影響,設備的因素除了左右影片的呈現之外,還在思創階段便進行了干預。所以我們的構想是充滿了空間(與空缺),等待講座上與聽眾間交流時所產生的新火花。

我們忍不住想吊一下書袋,拿《沒有故事的故事》這本書提到侯麥電影的幾項特徵,像是敘述者他操縱敘事的方式、甚至敘述者角色本身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角度與位置的問題。我們進一步當然可以繼續往下引用,提出被敘之事與觀者的關係,以及「知」的關係(觀點與序列)等等。但在這裡的論點引用,主要想強調出我們講者的侷限與危機,因為角度與位置恰好非常貼切地說明了我們的現況。儘管我們因為科技的便利,已經可以看到比以往更多的影片與書籍,這點甚至可以說,在這新浪潮五十週年的當下,我們在許多條件下都回到與五十年前相仿的情境,那麼,我們能夠(不只我們自己國內)再推出這一個浪潮嗎?

順帶一提,上回講座中,原希望透過一些影史片段的放映,讓觀眾們對影像的「無歷時性」有個浮光掠影的印象;但我們為各位提供的、關於那個年代的小軼事不小心太多、太豐富,佔去了許多時間,所以這項原訂的環節沒能執行。於是,對於即將在第二堂講座中進行的風格分析,多少有一些些影響。我們希望在第二堂講座中有機會對這個環節作某種程度上的補充,以利我們對新浪潮美學分析的工作。

雖然,第二堂講座是在 2 14 ,大家會知道它是西洋情人節;但五十年前再減三天,便是《帥哥塞吉》的上映之日。那一天(以及那一年)標誌著一個嶄新的世界。這部小小片在巴黎兩家戲院上映,映演長達十三週,賣出了六萬七千多張門票。這絕對是電影愛好者一次可以永遠傳頌的佳話。當然,在它開出滿意的票房之前,新浪潮的各個創作者早已躍躍欲試(有些已經開拍或已經完成作品)了。因為票房問題不會是這個浪潮的促生原因。

同樣地,講座之前按例要來放映一部片,依舊是高達的作品。這部名叫《激情》的影片,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創作者反思後的產物──當然,這個反思的工作顯然不是由片中那位不是太有才的導演進行的──,高達告訴我們他透過這個故事,傳達出「電影不能只有一個人拍攝」這個老生常談,但這個陳腔濫調可是花了這位導演二十二個從影年頭所得來的。這部影片接在又名《慢動作》的《人人為己》之後,以及兩部可能跟聖經很有關係的影片《芳名卡門》與《向瑪麗亞致敬》的作品之間,開啟了高達回歸商業片(?)創作的「身體電影」系列。這四部作品看得出「做」比說更有效的道理。這也將是本次講座最希望能傳達給各位聽眾的,不管是單純從事欣賞的行為,或者想加入創作的行列,行動總是最重要的:去看、去拍。唯有這兩項行動,才是對電影藝術有最直接幫助的行為。而有趣的是,講座結束後將放映雷奈的《戰爭終了》,這部擁有「閃前」(或說『預示』)手法的電影,即使反映出片中革命份子的積極性,同時也閃現了我們剛剛那個訴求的種種正面(負面也無妨)的可能性。

然後,這段歷史將交給後面的影迷們進行下一次的回顧,嗯,我們就是希望電影能這樣永遠不會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