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星星  

本週延續上週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的專訪。

《電影筆記》問柯波拉:泰特羅 (Tetro) 這個角色,是否是《鬥魚》(Rumble Fish, 1983) 的羅斯提˙詹姆斯 (Rusty James) ──當初由麥特˙狄倫 (Matt Dillon) 飾演──但是更加有點年紀?

柯波拉說:「不是。《鬥魚》首先是一本小說,我之所以被這本小說吸引,是因為它的故事很像我跟我哥哥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泰特羅》則是原創的劇本,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我特別地想要把我在這個『大家都是藝術家』的家庭中所碰到的問題寫進劇本裡面去。我父親是作曲家,他最小的弟弟(即法蘭西斯˙福特的叔叔)是小有一番成就的交響樂團的指揮,至少在剛開始的時候是贏過我父親的。這種彼此互相競爭 (rivalites)、而且還一代傳到下一代的狀況,雖然有點像是上帝的詛咒,但我還挺喜歡這樣的點子。」

《電影筆記》問柯波拉,他常常說他的每一部片,都有一個中心「主題」(theme),是這個「主題」指引柯波拉去進行創作;例如,《對話》(The Conversation, 1974) (譯註: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主題」就是親密性 (intimate)。所以,《泰特羅》的「主題」會是什麼呢?

柯波拉:「互相競爭/對決 (La rivalite)。那個最和氣有禮的老伯伯,在他那一場戲裡面,有一段話表達得很明白:『我們這個家到底是怎麼了?以前我們是互相喜歡彼此;但現在呢,在我們之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然後班尼 (Bennie) (譯註:這位男演員出奇地長得很像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Leonardo DiCaprio))回答說:『因為我們在比來比去。(La rivalite.)』我不知道瑟蕾娜 (Serena) 跟維納斯˙威廉斯 (Venus Williams) (譯註:全世界知名的美國網球選手姊妹花)彼此之間到底是怎麼相處的,尤其是當她們兩個必須對抗彼此的賽程。她們兩位是姊妹,但是她們一姊一妹真的很親近嗎?她們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網球選手,但只要其中一位比另外一位更厲害,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比如,禮拜天的時候,她們兩個人會不會若無其事地一起共進晚餐?這問題才引起我的興趣。」

《電影筆記》問什麼是《泰特羅》的視覺主題;柯波拉說是「最重要的隱喻都跟燈光/光線有關。」第一個鏡頭就是:主角看著電燈泡,還有電燈泡旁邊的蝴蝶。燈光象徵著事實 (la verite) 跟良善 (la bonte),但它也馬上變成是死亡的象徵,因為在泰特羅的母親出車禍之後,是汽車的車燈讓泰特羅的眼睛看不到東西。燈光吸引你們就像它吸引蝴蝶一樣,但也可能會殺死你們。

哪些影片的黑白攝影,有啟發柯波拉拍《泰特羅》?柯波拉說有很多,其中最棒的黑白攝影有:維斯康堤 (Visconti) 的《洛可兄弟》(Rocco e i suoi fratelli, 1960),安東尼奧尼 (Antonioni) 的《蝕》(L'Eclisse, 1962),卡山 (Kazan) 的《寶貝娃娃》(Baby Doll, 1956),盧梅 (Lumet) 的《從橋這邊看》(Vu du pont, 1962)。也許還有亞歷山大˙麥肯菊克 (Alexander Mackendrick) 的《成功的甜美味道》(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筆記》註:一位男音樂家跟一位知名男記者互相競爭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