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勞斯基的電影藝術:命運與機遇的變奏》
奇士勞斯基
波蘭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創作者
最受歡迎與敬重的歐洲電影導演之一
奇士勞斯基在一九九六年突然過世,但直到今日,他仍是波蘭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創作者,也是最受歡迎與敬重的歐洲電影導演之一。
本書作者對於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作出詳盡的解析與研究,從他早期拍攝的紀錄片與學生電影,直到他的電視作品與其它得獎長片。除了討論一九六○年代晚期以降的波蘭電影工業環境背景與電影製作之外,同時也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的歐洲電影,它強調奇士勞斯基不僅是一名偉大的東中歐電影創作者,無論是在波蘭還是其它地方,他的電影同樣出類拔萃。
本書專門從波蘭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環境背景來探討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創作生涯。奇士勞斯基在波蘭以外地區發行的電影成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但是有時候大家還是未能察覺他的電影與波蘭政治、文化、電影環境之間的關聯,因此,本書的第一章〈記錄未被體現的世界〉試圖在波蘭紀錄片的環境背景中找到奇士勞斯基紀錄片的位置。
|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周星星。不得不順手拿起《弗杭蘇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 這本書,再不拿起來看,等於是把它送給閻羅王了。
1932 年 2 月 6 號禮拜六早上六點,還不到二十歲的佳寧․德․蒙飛宏 (Janine de Monferrand) 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弗杭蘇瓦 (François),侯藍 (Roland)(註一)。為了避開位在第九區──巴黎市中間偏北──的住家附近的鄰居的異樣眼光──周圍的天主教氛圍,可不會把已經變成媽媽的年輕女孩子看得太可敬──,佳寧․德․蒙飛宏暫時住在靠近蒙梭公園 (parc Monceau) 的雷昂-寇尼耶路 (rue Léon-Cognier)(位在十七區,巴黎市稍微偏西北區,是資產階級地區)上的一位接生婆瑪莉-路伊思․佩韓 (Marie-Louise Perrin) 家中。兩天過後,接生婆瑪莉-路伊思․佩韓去第十七區區公所申報出生人口弗杭蘇瓦․侯藍․德․蒙飛宏 (François Roland de Monferrand)。
(註一)依循天主教傳統的法國家庭,會給新生兒先取前名 (prénom),然後再給予好幾個中間名,這些都會被登記成合法的完整的名字。舉例來說,假設是德希達 (Derrida) 家族,如果我們給一位女嬰取前名為芙洛紅思 (Florence),然後再給珍娜 (Jeanne)、洛荷 (Laure)、瑪莉 (Marie) 的話,則,該女嬰的合法的完整的名字(身分證上的)會是芙洛紅思․珍娜․洛荷․瑪莉․德希達 (Florence Jeanne Laure Marie Derrida);但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學校),我們只會稱她為芙洛紅思․德希達 (Florence Derrida)。所以,回到楚浮,其母親是這樣先給楚浮前名為弗杭蘇瓦,然後再給侯藍的。
佳寧․德․蒙飛宏的父親是尚․德․蒙飛宏 (Jean de Monferrand),尚․德․蒙飛宏曾經被父母親送到耶穌會接受相當嚴格的教育,然後隨著父母在 1902 年搬來巴黎克里希路 (rue de Clichy)(位在第九區)居住。尚․德․蒙飛宏靠徵友啟事之類的,認識了從外省來到巴黎唸文學的珍妮維葉芙․聖馬丹 (Geneviève Saint-Martin),這兩位年輕人的家族都是小規模的貴族後裔(註二)。1907 年,這兩位年輕人結婚,搬到歐貝維利耶 (Aubervilliers)(巴黎市外北郊)居住。生下前兩個女兒蘇珊 (Suzanne) 跟佳寧 (Janine),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尚․德․蒙飛宏被動員參戰;幸好活著回來。如此戰爭經驗讓他稍微軟化一些他的嚴格的跟保守的思想觀念。戰後,夫妻搬回巴黎住在第九區的昂黎-莫尼耶路 21 號 (21 rue Henri-Monnier),尚․德․蒙飛宏在《畫報》(L'Illustration) 工作,處理讀者來信。戰後又再生下一男一女:1921 年生貝納 (Bernard),1925 年生莫妮可 (Monique)。
(註二)以尚․德․蒙飛宏 (Jean de Monferrand) 為例,比較好解釋。蒙飛宏 (Monferrand) 是家族姓,無庸置疑;中間的「德」(de) 是贅詞,中文的意義是「(什麼)的」,那個「什麼」就在 « de » 後面,跟英文的文法一樣。保留贅詞的家族姓,通常,以往曾經是貴族階級。使用法如下:如果是要查字典的話,例如要查佳寧․德․蒙飛宏 (Janine de Monferrand) 的話,要查 « M » 開頭取 « Monferrand »;但如果要尊稱佳寧․德․蒙飛宏 (Janine de Monferrand) 的話,必須這樣說:德․蒙飛宏女士 (Madame de Monferrand)。以電影圈來看,比較著名的是丹麥導演拉斯․馮․提耶 (Lars von Trier) 的例子,查字典要查 « T » 開頭取 « Trier »,但尊稱他為馮․提耶先生 (M. von Trier)。
當未滿二十歲的佳寧․德․蒙飛宏在 1932 年生下弗杭蘇瓦 (François) 時,弗杭蘇瓦的「阿姨」莫妮可才七歲而已。被登記為「父不詳」(né de père inconnu) 的弗杭蘇瓦,實在被蒙飛宏家族視為恥辱,尤其是尚․德․蒙飛宏更認為其不肖女兒佳寧․德․蒙飛宏根本是跟周遭鄰居的工人或甚至跟外國人亂搞,才會弄大肚子;不被疼愛的弗杭蘇瓦就被丟給奶媽來帶,住過蒙莫宏希 (Montmorency)(巴黎市外北郊,比歐貝維利耶更北)、布瓦西-聖雷傑 (Boissy-Saint-Léger)(巴黎市外東南郊)。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羅․紐曼 (Paul Newman),1925 年 1 月 26 號生於俄亥俄州 (Ohio),2008 年 9 月 26 號因肺癌病逝於康乃狄克州 (Connecticut) 衛斯波 (Westport)。一九五○年代他先在電視圈工作(演出),直到五○年代中期才開始參演電影,形成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的對手。一九六○年代開始,保羅․紐曼開始有反叛的、幽默的演出,1969 年和勞伯․瑞福 (Robert Redford) 搭檔主演的《虎豹小霸王》讓保羅․紐曼成為超級巨星。保羅․紐曼和英國的凡妮莎․瑞葛瑞夫 (Vanessa Redgrave)、法國的伊夫․蒙頓 (Yves Montand) 都是演藝圈中較知名的左派人士──當今最知名的莫過於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了──,一九六○年代末、一九七○年代,保羅․紐曼堅決反越戰,喜歡自嘲他曾經上了共和黨總統李察․尼克森 (Richard Nixon) 的「公敵名單」。
和保羅․紐曼合作過的導演不計其數,麥可․柯提茲 (Michael Curtiz)(《海倫摩根的故事》)、亞瑟․潘 (Arthur Penn)(《左手神槍》)、馬丁․瑞特 (Martin Ritt) 多部、李察․布魯克斯 (Richard Brooks)(《朱門巧婦》)、喬治․羅伊․希爾 (George Roy Hill)(《虎豹小霸王》、《刺激》)、約翰․休斯頓 (John Huston)(《奪命判官》、《諜海龍虎鬥》)、勞伯․阿特曼 (Robert Altman)(《西塞英雄譜》、《五重奏》)等等;然後,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崛起一段時間之後,才找來保羅․紐曼參演《金錢本色》,竟為保羅․紐曼奪下一座美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到了喬爾․柯恩 (Joel Coen) ──或柯恩兄弟──時代,找保羅․紐曼已近乎是向他致敬(《金錢帝國》);更不用說山姆․曼迪斯 (Sam Mendes) 了:拿《非法正義》的劇本說服保羅․紐曼參演。熱愛賽車的保羅․紐曼接獲約翰․拉斯特 (John Lasseter) 的邀請,為皮克斯動畫《汽車總動員第一集》配音。很可惜,好萊塢硬漢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 跟保羅․紐曼似乎沒有合作過(因為保羅․紐曼是民主黨、而克林․伊斯威特是共和黨的緣故嗎?)。
1968 年保羅․紐曼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巧婦怨》(Rachel, Rachel) ──在《虎豹小霸王》之前,評價相當好,而且由保羅․紐曼其妻瓊安․伍華德 (Joanne Woodward) 主演。
一九八○年代初保羅․紐曼創設沙拉醬公司,成為相當成功的企業家。保羅․紐曼亦持有美國左派雜誌《國家》(The Nation) 的股份。不知是否有比較知道近情的人,能否告知保羅․紐曼是否曾公開反對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們還叫得出寇琳․馬匈 (Corinne Marchand) 的名字,絕對是因為看了阿妮耶思․華達 (Agnès Varda) 的《克萊歐從五點到七點》。寇琳․馬匈在《克萊歐從五點到七點》飾演一位擔心自己罹患癌症的女歌手,在六月二十一號日照最長的這一天(夏天的第一天)下午,她怎樣度過從下午五點到快要七點的時間。如果說具備優雅氣質的寇琳․馬匈無時無刻不在征服影迷的心,但,實在也不能忘記說阿妮耶思․華達的場面調度實在是相當有神采。《克萊歐從五點到七點》是受到新浪潮精神影響的小品傑作,連尚-呂克․高達 (Jean-Luc Godard) 跟安娜․卡莉娜 (Anna Karina) 都在片中客串、搞笑。寇琳․馬匈是法國女演員,1937 年 12 月 4 號生於法國巴黎,代表作不多,除《克萊歐從五點到七點》之外,寇琳․馬匈也在賈克․德米 (Jacques Demy) 的《蘿拉》演出。或許正是因為賈克․德米的關係,阿妮耶思․華達才會重用寇琳․馬匈。
演出片單:《小伙子胡塞喏》(Cadet-Rousselle , 1954)、《喉嚨下的刀》(Le Couteau sous la gorge , 1955)、《停止殺戮》(Arrêtez le massacre , 1959)、《蘿拉》(Lola , 1961)、《克萊歐從五點到七點》(Cléo de 5 à 7 , 1962)、《自由一號》(Liberté I , 1962)、《有位女人走過去了》(Nunca pasa nada , 1963)、《真相大白的一刻》(L'Heure de la vérité , 1965)、《王者》(Les Sultans , 1966)、《亞利桑納寇特》(Arizona Colt , 1966)、《白鐵皮的鴨子》(Le Canard en fer-blanc , 1967)、《掛勾上的肺》(Du mou dans la gâchette , 1967)、《雨中過客》(Le Passager de la pluie , 1970)、《波沙里諾》(Borsalino , 1970)、《純樸的男人》(L'Ingénu , 1972)、《莉莎》(Liza , 1972)、《跟阿姨一起旅行》(Travels with My Aunt , 1972)、《尾隨著愛情》(L'Amour aux trousses , 1974)、《一記頭搥》(Coup de tête , 1979)、《超級夠力的偵探》(Nestor Burma, détective de choc , 1982)、《路易西安納》(Louisiana , 1984)、《小心流氓》(Attention bandits ! , 1986)、《客戶》(Le Client , 1988)、《伊芳的香水》(Le Parfum d'Yvonne , 1994)、《舒茲先生的勳章》(Les Palmes de M. Schutz , 1997)、《純真》(Innocence , 2004)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黛莉․赫本 (Audrey Hepburn),1929 年 5 月 4 號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更詳細的市區是在 Ixelles),1993 年 1 月 20 號卒於瑞士 Tolochenaz,幼時名為奧黛莉․凱薩琳․魯斯頓 (Audrey Kathleen Ruston)。父親是富有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荷蘭貴族後裔,幼年在英國度過。因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她於 1938 年返回荷蘭定居,竟碰上荷蘭被德國納粹佔領時期;其母艾拉․凡․赫姆斯塔 (Ella van Heemstra) 將奧黛莉․赫本改為荷蘭味較重的艾妲․凡․赫姆斯塔 (Edda van Heemstra),避免引起太多無謂的問題。戰後奧黛莉․赫本去倫敦找工作,並不順遂。一九五一年奧黛莉․赫本跨入電影圈,但角色不重。直到法國女作家柯蕾特 (Colette) 指定要奧黛莉․赫本擔綱百老匯歌舞劇《金粉世界》(Gigi) 主角,她才展開美國好萊塢的生涯。
奧黛莉․赫本的形象幾乎跟《第凡內早餐》形影不離。其代表作尚有《羅馬假期》、《龍鳳配》、《戰爭與和平》、《謎中謎》、《窈窕淑女》、《盲女驚魂記》。
演出片單:《蒙的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 , 1951)、《野燕麥》(One Wild Oat , 1951)、《天堂笑語》(Laughter in Paradise , 1951)、《械劫裝甲車》(The Lavender Hill Mob , 1951)、《少婦故事》(Young Wives' Tale , 1951)、《前進蒙的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 , 1951)、《雙姝豔》(The Secret People , 1952)、《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 1953)、《龍鳳配》(Sabrina , 1954)、《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 1956)、《甜姊兒》(Funny Face , 1957)、《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 , 1957)、《綠廈》(Green Mansions , 1959)、《修女傳》(The Nun's Story , 1959)、《恩怨有情天》(The Unforgiven , 1960)、《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 1961)、《雙姝怨》(The Children's Hour , 1961)、《謎中謎》(Charade , 1963)、《巴黎假期》(Paris - When It Sizzles , 1964)、《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 1964)、《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 1966)、《儷人行》(Two for the Road , 1967)、《盲女驚魂記》(Wait Until Dark , 1967)、《羅賓漢與瑪莉安》(Robin and Marian , 1976)、《朱門血痕》(Bloodline , 1979)、《皆大歡喜》(They All Laughed , 1981)、《直到永遠》(Always , 1989)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女演員艾妮塔․佩吉 (Anita Page) 九月六號在加州家中過世,享年九十八歲。艾妮塔․佩吉在默片時期即已開始演藝生涯,兩度和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同片演出:《自由自在》跟《紐約人行道》。根據《洛杉磯時報》的說法,艾妮塔․佩吉是最後的少數幾位曾經參加過 1929 年的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人。在 1928 到 1933 年之間的艾妮塔․佩吉的事業顛峰期,她每一個禮拜可收到一萬封信;其中仰慕者包含有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貝尼托․穆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說法。艾妮塔․佩吉 1910 年 8 月 4 號生於紐約州 Flushing,1933 年停止演藝事業,專注在家庭生活。二十一世紀再在幾部B級片中現身,其中最後一角是《科學怪人再起》的伊莉莎白․法藍肯斯坦 (Elizabeth Frankenstein)。
演出片單:《海灘白癡》(Beach Nuts , 1927)、《告訴這世界》(Telling the World , 1928)、《我們跳舞的女兒們》(Our Dancing Daughters , 1928)、《當城市沈睡》(While the City Sleeps , 1928)、《飛行腳》(The Flying Fleet , 1929)、《百老匯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 1929)、《我們的摩登少女》(Our Modern Maidens , 1929)、《快速道路》(Speedway , 1929)、《海軍憂愁》(Navy Blues , 1929)、《超棒的一天》(Great Day , 1930)、《自由自在》(Free and Easy , 1930)、《逮到短少》(Caught Short , 1930)、《亮晶晶的新娘》(Our Blushing Brides , 1930)、《小意外》(Little Accident , 1930)、《戰事護士》(War Nurse , 1930)、《減少》(Reducing , 1931)、《最快捷的方法》(The Easiest Way , 1931)、《紳士命運》(Gentleman's Fate , 1931)、《紐約人行道》(Sidewalks of New York , 1931)、《十八以下》(Under 18 , 1931)、《你有在聽嗎?》(Are You Listening ? , 1932)、《夜間法庭》(Night Court , 1932)、《大廈靈魂》(Skyscraper Souls , 1932)、《繁榮》(Prosperity , 1932)、《叢林新娘》(Jungle Bride , 1933)、《風暴阿兵哥》(Soldiers of the Storm , 1933)、《大籠》(The Big Cage , 1933)、《我活過來了》(I Have Lived , 1933)、《順道到天堂》(Hitch Hike to Heaven , 1936)、《聖麥克》(Saint Mike , 1963)、《黃昏日落》(Sunset After Dark , 1996)、《魔法少女》(Witchcraft XI : Sisters in Blood , 2000)、《鮑伯的外出夜》(Bob's Night Out , 2004)、《科學怪人再起》(Frankenstein Rising , 2008)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