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電影面面觀 學術圓桌論壇(四)
侯孝賢/導演、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理事長
今天我就同為電影導演的觀點出發討論李行導演的作品。電影其實就是導演作者本身的替身,因為電影中的種種,皆是先透過導演的眼睛看到後呈現出來。與李導演相比,我與他拍片的風格思想,其實大同小異。而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時間相差了二十年。我們這一代的導演其實是在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欲改變台灣電影思想的策劃下,在李行導演的作品中找到方向,聚集了當代諸位電影人,一起開發作品。所以當時台灣新電影的中心思想,其實跟李導演電影的核心路線是一樣的,都是在討論表達那時候的當下及成長的記憶。除了時間的不同,我與李行導演作品還有的不同,在於結局的看法。他的電影都會有一個清楚呈現的結果,而我的電影往往沒有結果、結局是移動的;而且我的作品中看不見同期作品中的「批判」,因為所有的人的存在皆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我到處轉換的成長背景一般。
其次是取材的方向,從小大量閱讀武俠與文藝小說的我,電影作品的表達形式深受文學的影響。雖然與李行導演的文學表現不同,但是其基本是相同的。我們的成長教育背景皆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也都傳承延續了傳統的精神,所以有所共鳴。我個人的感覺,台灣電影真正是由李行導演開始,他的電影真正面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現實題材。再者,李行導演成立自己的公司,讓曾在李行公司工作過的我學到,擁有一個自己的工作班底團隊在電影的生產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另一個我與李行導演雷同的,是對電影所堅持的信念。李行對電影的堅毅信念是來自他沒有什麼物質的慾望。物質慾望低,受外在事物的影響和誘惑不高,便能心無旁鶩的堅持下去。我的背景和個性養成,是在重重困難的電影生涯中,對電影所抱持的執著信念,其實跟李導演相同。
近年來跟隨李行導演到中國大陸發展交流,發覺現今大量發展的中國大陸的電影,因為文化大革命而缺少已經斷層的中國文化核心。他們看不到自己文化的珍貴資產、看不到自己當下的現實題材,拍攝的大多是外來電影的型態。還好現在時機成熟,在兩岸交流之下,華語電影如果能融合對岸所接收外來的多元化電影型態,加上台灣傳承的文化核心,相信能再開發出新一層次的電影作品。
(全文完)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行電影面面觀 圓桌論壇(三)
焦雄屏/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所長、電影總監
綜觀李行導演作品可分成以下四大點來討論:
首先就「時空」來討論,每一位藝術家都會受其生長背景影響。1930年初生在大陸、1948年來到台灣的李行導演,受時代背景的影響,中學時期以來,看過非常多的三、四十年代電影。當時電影深受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影響,大量表達了對傳統的反省反思,作品中歸納歷史,辨證、討論傳統倫理道德。反映出中國五千年文化,倍受到西方潮流衝擊的現象。李行從中吸收了大量的這類思想,但是李行導演從早期熱衷的戲劇表演到近代自己的作品中,卻不一味的宣揚傳統倫理道德,而是探討在新思想潮流和傳統道德觀念衝撞後產生的環境中,一般人的矛盾,以及如何解決的過程。他電影中的結論,上一代的傳統觀念,不見得永遠是合適而正確的。
第二點,我們還可以從「空間」的角度來討論李行的電影,在《王哥柳哥遊台灣》、《蚵女》、《養鴨人家》中,我們可以看到李行導演對本土(台灣)的認同與關心。與同時期的其他名導演比較,胡金銓的明朝宦官鬥爭故事、李翰祥的清朝宮廷鬥爭與老北京的民間風情,都充滿濃濃的傳統中國文化傳道精神。而李行所拍的中國,會隨時間空間的變化轉換,有著當代的現實景象。他的電影中無論地點在大陸、台灣,常出現一大堆人,在同一空間、環境、或是地區,組成了一個非血緣的替代家庭,檢討著因地緣、情勢關係,須重新定位而產生的問題。
延續第二點,相較於同時期,偏重討論傳統中國與家國政治的導演,李行導演長久的拍片生涯,在在展現了他仔細觀察環境變換的功力。他的電影中,反映出更細緻更寫實的老百姓生活,其廣度與長久度,甚至囊括著文化、經濟等議題;過去發生的重要社會事件,一般民眾所受的影響,皆能在電影中發現。即使是在李行電影中佔很大比例的瓊瑤系列,也變成李行討論反應社會議題的題材,而非其原本虛幻、充斥愛情的風格。
最後一點,從「產業、社會」上討論,李行導演的子弟兵遍佈電影界,其上承中國三、四十年代電影的風格、思想與工作態度也因此傳播開來。像1983年出品,爲大家所熟悉的《小畢的故事》中,印象風格的取景,不但新一代的導演傳承了他的功力,就連觀眾也深受其影響。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行電影面面觀 圓桌論壇(二)
林濁水 /前立法委員
李行導演早年在大陸受寫實主義電影影響,19歳來到台灣,他的電影中有許多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文風情,如《養鴨人家》、《街頭巷尾》,其中內容之巨細靡遺、之逼真,格外難能可貴,實為台灣一重要文化資產。李導演的電影中,有一部分取材自大家熟悉的作家瓊瑤的作品。瓊瑤興起的年代,正是台灣經濟剛起飛的時代;誠如瓊瑤充滿想像、虛幻的風格,當時的年輕人想像著未來的可能性。想像的內容或許虛幻,但是會做如此想像卻又是真實的,而李導演這一系列的電影呈現出一種既是想像又是寫實的人性,在在表現了台灣當代的真實情況。
其次,我們可以在李行導演的作品中,看到「道德」貫穿全片。做為一個勇敢的藝術家,應該有面對道德、以更深入的角度加以探討的勇氣,因為當代社會的道德標準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以人性的角度切入,從道德出發又回到道德,這是李導演作品中時常出現的試探。李行導演是一位重視傳統倫理道德的藝術家,而構組傳統家庭倫理道德的,正是所謂的血緣關係;但是在李行的電影中,卻不難發現他藉由非親生血緣關係及此類家庭的組成,探討、試驗著他最重視的道德價值觀。當時在台灣光復後,新的環境產生了新的家庭組合,許多非血親關係的家庭出現。李行在電影中,寫實的反映並探討了當時的真實情景。他所建立的這種勇敢、寫實的電影藝術創作精神,更傳承給下一代的台灣導演,影響了他們的創作宗旨及自我定位的探討。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行電影面面觀 圓桌論壇(一)
◎黃元瑾 整理
為了慶祝李行導演貢獻台灣電影六十周年而舉辦的「李行八十 電影六十」系列活動,除了正在國家電影資料館進行中的「李行作品全展」,及台北之家光點影院已經落幕的「李行作品精選展」之外,主辦單位並於7月14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李行電影面面觀」圓桌論壇,邀請台大哲學系林火旺教授擔任論壇主持人,並邀請何懷碩、李天鐸、李天石養、李瑞騰、卓伯棠、林濁水、林黛嫚、侯孝賢、陳志寬、陳芳明、焦雄屏、劉現成(按姓名筆劃排序)等學術界、文化界、電影界人士擔任與談人。本館特將此論壇內容錄稿整理如后,自本週起分次刊出。依現場實際發言順序刊載。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