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貧窮男

巴黎的地勢起伏高低,只有騎自行車的人最瞭解,自從巴黎市政府為了節能省碳,將很多汽車停車格,改成停放Velib單車,讓這個城市不利於開車,想要打造一個行人與單車的城市,但結果是造成汽車找不到停車位,慢速行駛加上塞車嚴重,排放的廢氣不減反增也不利於行人。但這只是一個過渡期,一年租金27歐元的Velib公共腳踏車,開始改變城市的風景,改變城市習慣的速度與節奏。

高高低低的巴黎市,北邊雄踞著一座丘陵,是地表瞬間的隆起,毫無預警下突然爬升,到了最高點又瞬間降回原本的海拔,是單車最難的挑戰,這個位在18區的山坡,是我們所熟悉的蒙馬特,最高點的聖心堂,是城市北邊的天際線,在老佛爺百貨的屋頂可以眺望,雨果在寫

 
《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 尚雷諾 導演 / 1956年/105分鐘):電影大師尚.雷諾這部以世紀之交的巴黎為背景的影片,以夜總會「紅磨坊」創辦人紀德樂(Ziedler)的生平故為本,對康康舞的誕生有著出色的描寫。尚.雷諾也藉著這部電影向他的父親--偉大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致敬。

 

鐘樓怪人時,在聖母院的塔頂,也是瞭望著聖心堂。蒙馬特是個沿山而建的小山城,不同於巴黎城市規劃的四通八達大道,這裡是彎曲狹窄的山路巷弄,長長陡陡的樓梯小徑貫穿一切,直通高處。

這裡永遠都是觀光的重鎮,新藝術時期的地鐵入口,紅磨坊的紅色風車,這裡有太多巴黎的今昔,時間為這裡抹上許多神秘的色彩,加上法國政府不遺餘力整理記錄這些文化財,小題大作地標示出誰誰誰住過這,誰誰誰葬在哪,讓粉絲追尋大師的遺跡,蛛網密佈散落在城市的每一角落,成為漫步城市的的目的與途徑。像是葬於蒙馬墓園,我所喜歡的畫家:竇加與牟候,舞蹈家尼金斯基、音樂家白遼士與奧芬巴哈、傅科、左拉與小仲馬,電影導演楚浮,以及去年金馬影展《羅美雪妮黛未完成》中拿到福斯預算無上限的導演Henri-Georges Clouzot。

這裡有許多電影的場景,也成為遊客朝聖的所在,《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她工作的雙磨坊咖啡廳,街角的蔬果攤,即使到了今日,仍舊吸引眾多遊客來此拍照一遊。《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也以此為背景呈現出那個傳奇年代的氛圍,同時也反映《紅磨坊》的角色背景,《情定巴黎》、《四百擊》等許多電影都有出現蒙馬特的場景。

這裡是印象派畫家的重鎮,因為當年的房租便宜,落魄窮苦的藝術家多流連此地,梵谷、羅特列克、雷諾瓦、畢卡索、高更、盧梭、莫迪利亞尼、馬內、布拉克、尤特里羅,這當中以尤特里羅最為特殊,他父不詳,母親是這些畫家的模特兒,因此也成為畫家,父親很有可能是前面列名的畫家。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只作風景畫,而且在多達三千七百幅的大量畫作當中,以蒙馬特一地的風景作為主要題材,透過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見蒙馬特的改變與不變。

而另一位容易被忽視卻又完全不容錯過的精彩人物,是電影導演?雷諾,他是畫家雷諾瓦的次子,雷諾瓦的作品「煎餅磨坊的舞會」,在畫布上留下1876年蒙馬特的景色,而?雷諾則將紅磨坊的發跡過程留在電影膠卷上,繼承父親對光影的運用,再現那個時代的種種。?雷諾為讓她妻子成為電影明星,而開始當導演,幾年後離婚,卻讓他持續拍了一輩子的電影,他的代表作之一是1939年的《遊戲規則》,反諷了上流社會的虛假做作,整天打獵偷情,為了面子背地裡齷齪殺人,大家心知肚明,卻仍舊歌舞昇平。但票房的失利與二戰爆發,讓他灰心流亡美國。1955年返回歐洲,先到義大利導演舞台劇,隔年回到巴黎拍攝了《法國康康舞》,一如他作品的特色,不管什麼題材總是能塞進愛情、喜鬧、階級與戰爭,但是發生在現實世界的事情,又有誰能逃脫這些框框呢?

故事描述十九世紀末期,一個一心把粗俗奔放的民間傳統康康舞帶入藝術殿堂的老人,紅磨坊創辦人紀德樂 (Ziedler),可以看成是尚雷諾自己的化身,苦心經營的康康舞,與他所熱愛的電影相同,而電影中鋪陳的愛情與多角關係,俄國王儲,與爆炸事件,又有著卡門的味道,奧芬巴哈的音樂,搭著熱鬧非凡的康康舞,誰知道這一切發展到一百年後仍舊歷久不衰,即使現在門票一張要一百歐元(四千五百元台幣),每天晚上Blanche地鐵站一出來,紅色風車底下的紅磨坊總是門庭若市,窮學生只好群聚於聖心堂前面的階梯唱歌聽歌,曬太陽或看夜景。
從山下到山上有纜車可以搭乘,但是建議走旁邊的樓梯,這條樓梯經過攝影大師布列松的拍攝,早已成為所有人記憶中的巴黎美景之一。如果時間不夠,建議可以搭乘蒙馬特專有的迷你公車,沿著蒙馬特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巷弄鑽進鑽出,不用走路,透過車窗,一樣能將蒙馬特走透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