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演:尚呂克高達 (Jean-Luc Godard)
35mm 中文字幕 90 分鐘
2 月 7 號(六) 14 :20 《新浪潮》
3 月 26 號(四) 16 :00 《新浪潮》
作者:肥內。先別急,高達這次只是將應該述說的事,抽離掉一切需要得知的訊息。但它遠不是「又不知道在說什麼」的影片,或許,其中可能有些東西……好比觀眾需要驚人的認人功力,或者,很不錯的耳力,去抽絲剝繭地篩選出疊合對白……以及疊合的人物行動。根據高達的最初構想(請參考本片的中譯版劇本),故事可以很簡單地說成是一個女人救了一個男人,但又(故意)讓他死去;可後來又來了一個跟這男子一模一樣的「他者」,這回換他看著她慢慢沈沒,不過他卻……
但,即使我們知道這樣一個綱要,我們卻不見得確定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即使,我們沒法在這個提示中去解析這部影片(其實我們可以),我們還是可以先從影片片名提示,來去想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新浪潮」。
是的,這個題名被冠在這部影片之上,它跟《地鐵裡的莎姬》中,被劇中人物戲謔地喚出是不同的。〔暫且讓我們回憶一下路易․馬盧這部(可以稱得上)新浪潮非常重要標記的作品的這個段落。在葛諾的小說中這一段是這樣,滿嘴髒話的莎姬被迫乘上叔父朋友的破車,她謾罵道:「坐著您(按:莎姬的『敬語』一般帶有諷刺意味)這輛像犁似的破車,只會讓人倒胃口」,原小說就這樣,但馬盧影片中故意在這裡設計了車停在路口中間,小莎姬欲下車被制止,並由司機回答說「這是新浪潮」……(然後我們注意到旁邊的路人看著這輛車……管他路人到底是安排出來的,還是 NG。)〕至少,在高達這部片這裡,該不會像 Geoff Andrew(此君寫了《導演視野》一書可能讓讀者們留下一點印象)說的那樣:「浪潮多於『新』」,當然,我們在影片中看到許多浪潮……只是這次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缺席了(按:高達在20歲時,在布列塔尼的海邊,同時發現了海浪與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這兩樣元素成為《芳名卡門》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二)。
好吧,那麼,這新浪潮怎麼讀?兩個原因是別人解讀過的,我等一下說說;我先說我一個過度詮釋的觀點:影片也許是對這出名的電影史(甚至世界歷史)的迴響──其實新浪潮,也就是浪潮,他們(它們,若以『作品』為觀點的話)淹沒了前面的浪潮(他們/它們透過一個女性形象,但她先是愛上他);然而新的浪潮又來了(再次讓她愛上他),但,驚人的是,其實兩個人是同一個!
是呀,新浪潮翻滾了老半天,前者的逝去,提供給後者一開始出現的嶄新面目,同一張臉孔,但截然不同個性。可,終究是同一。新浪潮運動要嘛說是 1962,要嘛說是 1963 衰亡;從前者來看,可能是夏布洛兩部影片的票房滑鐵盧;從後者來看,是各位導演紛紛走上「爸爸電影」的路(有嗎?這點容以後再進行探究)。諸位獨立小戰士也披上了父輩的容貌。
這就是「新浪潮」。容我回頭說一下別人解讀過的兩個觀點:在第二個男人(第一個的馬甲)被指認出來的同時,他帶女人回到那個第一個男人溺水的海裡,試圖……讓她也經歷一次沈溺,這片看起來一樣的海,就在逆反的溺水,以及不同的結果中,成為一個新的浪潮。這新的浪潮或會因而成為洗滌的一個場域,但也可能成為回到第一個身份的場景。
其次,雖然我不認同附在《新浪潮》劇本附錄中,一篇影評(也就是這兩個觀點的作者)人 Thiery Jousse 的觀點,他說這「可能是他(指高達)第一次贏得故事的賭博」,但我卻不一定要去反駁他文章的結論(由是,我對他這個結論的認同則出自與他不大一樣的考量了):「《新浪潮》在我看來是高達電影的真正成熟,同時是一個新時期的出發的作品。這是第二次機會的來臨!」(這個『成熟』實在應該說清楚是與哪些作品比較起來的……)這個說來,戲外,這新的「浪潮」,是高達即將吹起的(但有嗎?)。
至於影片究竟喚起了多少影史來源,剛拍完第一部份《電影史》(即1A 與 1B)的高達,肯定還在他腦海裡充滿了這個後來將花去他十年時間才完成的計畫的構思。Jousse 的文章已經幫我們整理很多了:《迷魂記》(希區考克)、《陽光普照》(克雷蒙)、《我們的故事》(布里葉)以及幾部高達自己的作品(他的『反身性』之明確,不言可喻,這點將來會探究);在我看來,可能還可以加上一部《雙重生活》(庫克),尤其片中那對「演出」的詮釋。
那麼,眼尖的觀眾們,您還能看到些什麼呢?
2 月 7 號(六) 14 :20 《新浪潮》
3 月 26 號(四) 16 :00 《新浪潮》
作者:肥內。先別急,高達這次只是將應該述說的事,抽離掉一切需要得知的訊息。但它遠不是「又不知道在說什麼」的影片,或許,其中可能有些東西……好比觀眾需要驚人的認人功力,或者,很不錯的耳力,去抽絲剝繭地篩選出疊合對白……以及疊合的人物行動。根據高達的最初構想(請參考本片的中譯版劇本),故事可以很簡單地說成是一個女人救了一個男人,但又(故意)讓他死去;可後來又來了一個跟這男子一模一樣的「他者」,這回換他看著她慢慢沈沒,不過他卻……
但,即使我們知道這樣一個綱要,我們卻不見得確定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即使,我們沒法在這個提示中去解析這部影片(其實我們可以),我們還是可以先從影片片名提示,來去想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新浪潮」。
是的,這個題名被冠在這部影片之上,它跟《地鐵裡的莎姬》中,被劇中人物戲謔地喚出是不同的。〔暫且讓我們回憶一下路易․馬盧這部(可以稱得上)新浪潮非常重要標記的作品的這個段落。在葛諾的小說中這一段是這樣,滿嘴髒話的莎姬被迫乘上叔父朋友的破車,她謾罵道:「坐著您(按:莎姬的『敬語』一般帶有諷刺意味)這輛像犁似的破車,只會讓人倒胃口」,原小說就這樣,但馬盧影片中故意在這裡設計了車停在路口中間,小莎姬欲下車被制止,並由司機回答說「這是新浪潮」……(然後我們注意到旁邊的路人看著這輛車……管他路人到底是安排出來的,還是 NG。)〕至少,在高達這部片這裡,該不會像 Geoff Andrew(此君寫了《導演視野》一書可能讓讀者們留下一點印象)說的那樣:「浪潮多於『新』」,當然,我們在影片中看到許多浪潮……只是這次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缺席了(按:高達在20歲時,在布列塔尼的海邊,同時發現了海浪與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這兩樣元素成為《芳名卡門》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二)。
好吧,那麼,這新浪潮怎麼讀?兩個原因是別人解讀過的,我等一下說說;我先說我一個過度詮釋的觀點:影片也許是對這出名的電影史(甚至世界歷史)的迴響──其實新浪潮,也就是浪潮,他們(它們,若以『作品』為觀點的話)淹沒了前面的浪潮(他們/它們透過一個女性形象,但她先是愛上他);然而新的浪潮又來了(再次讓她愛上他),但,驚人的是,其實兩個人是同一個!
是呀,新浪潮翻滾了老半天,前者的逝去,提供給後者一開始出現的嶄新面目,同一張臉孔,但截然不同個性。可,終究是同一。新浪潮運動要嘛說是 1962,要嘛說是 1963 衰亡;從前者來看,可能是夏布洛兩部影片的票房滑鐵盧;從後者來看,是各位導演紛紛走上「爸爸電影」的路(有嗎?這點容以後再進行探究)。諸位獨立小戰士也披上了父輩的容貌。
這就是「新浪潮」。容我回頭說一下別人解讀過的兩個觀點:在第二個男人(第一個的馬甲)被指認出來的同時,他帶女人回到那個第一個男人溺水的海裡,試圖……讓她也經歷一次沈溺,這片看起來一樣的海,就在逆反的溺水,以及不同的結果中,成為一個新的浪潮。這新的浪潮或會因而成為洗滌的一個場域,但也可能成為回到第一個身份的場景。
其次,雖然我不認同附在《新浪潮》劇本附錄中,一篇影評(也就是這兩個觀點的作者)人 Thiery Jousse 的觀點,他說這「可能是他(指高達)第一次贏得故事的賭博」,但我卻不一定要去反駁他文章的結論(由是,我對他這個結論的認同則出自與他不大一樣的考量了):「《新浪潮》在我看來是高達電影的真正成熟,同時是一個新時期的出發的作品。這是第二次機會的來臨!」(這個『成熟』實在應該說清楚是與哪些作品比較起來的……)這個說來,戲外,這新的「浪潮」,是高達即將吹起的(但有嗎?)。
至於影片究竟喚起了多少影史來源,剛拍完第一部份《電影史》(即
那麼,眼尖的觀眾們,您還能看到些什麼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