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天,為了迎接前任法國電影館(cinematheque francaise,前譯法國電影資料館或電影圖書館)館長多明尼克.巴依尼(Dominique Paini)來台訪問進行系列演講,《電影欣賞》特別製作了一個以其為中心的專題。巴依尼的工作範圍廣闊,而這個專題,或許以他的第一場演講題目「電影的放逐?」(L'exile du cinema?)最能點題。
1990年代,巴依尼擔任法國電影館館長,進行重要革新,並為其準備進入二十一世紀,委託Frank Ghery在巴黎東部建立新館。2001年到2005年,他在龐畢度中心文化擔任發展部門主任,負責企畫電影、表演藝術、當代音樂、文學、美學之相關展覽研討會及演講。在此同時,他也負責創新的展覽規畫,例如2001年的「希區考克與藝術,致命的吻合」(Hitchcock et l'art, coincidences fatale1)大展、2003年的「考克多,於世紀的思路上」(Cocteau, sur le fil du siecle)特展、2006年的高達展「烏托邦之旅」(Voyages en Utopie)、2008年的「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電影、數位化」(La Main numerique. Peindre, dessiner, filmer, numeriser)展覽。由於他以電影人而深入藝術界,2006年他接受麥克特基金會(la Fondation Maeght)邀請擔任基金會執行長,其間策畫了一個大膽而嚴謹的展覽:「黑真是一種顏色」(Le noir est une couleur),此展破紀錄的在三個月中有超過九十萬人造訪。他同時也是2006年大皇宮迪士尼展的協同策展人。
巴依尼教授著作豐富,有大量文章在藝術期刊(Art Press, Les Cahiers du cinema...)中發表。他的著作中有四本作品是談論電影與其他藝術的關係之代表性專著,包括2002年的《展演時間》(Le temps expose, le cinema de la salle au musee)、2007年的《陰影的誘惑》(L'attrait de l'om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