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介校園學生電影場景解碼
【林清介導演在80年代初以《學生之愛》等片受到台灣觀眾的注目,繼而成為校園學生片最重要的推手。華人世界對林清介導演,及校園學生類型電影的學術研究尚待開發,趟麗娜《臺灣校園學生電影中青少年的世界 ──林清介導演作品研究》堪稱開路先鋒,論文完成後,也得到林導演本人的讚許。本期電子報徵得作者同意,轉載〈林清介作品中的成人世界〉一章中之〈場景所傳達出的意境〉一節,與讀者分享作者在校園學生電影中,對類型電影圖像內涵的洞見。9月28日(六)下午3:40,林導演將應本館之邀,來館出席「混世少年行」專題之《學生之愛》映後座談,歡迎讀者免費預約參加。】(編者)
文/趙麗娜
在校園學生電影中,有一些經常出現的場景,在校園故事這個限定的時空裏,他們有著物理意義之外的文化意味。
第一,司令臺
太多的校園學生電影喜歡將司令臺攝入鏡頭,而且往往是在這樣一些情境,比如朝會,升旗,還有訓話(都在強化秩序)。攝影師在表現此種情境時則經常有意無意地使用這樣一種拍法,給訓話者(往往是校長、教官或主任)以全景仰拍以突出其權威,給訓話者以特寫來強調其不斷發號施令的嘴巴(喉舌工具)。廣角大俯拍如螞蟻般渺小卻十分整齊的學生,以強調其渺小與有序。這樣的情境在林清介 13 部校園學生電影的大部分影片中皆可以看到,比如《同學會》、《天下第一班》,有的影片甚至可以看到不止一次。此外在《白色酢漿草》、《老師有問題》甚至《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女朋友男朋友》等電影中也屢見不鮮。
司令臺一如教室中的講臺一樣,是強調師生二元對立的象徵,也是凸顯權威的有力武器。臺上是制度的執行者,可以發號施令耳提面命,也可以對不服從者進行懲處。台下則是接收命令者,且唯有服從,否則就會被懲罰,哪怕很多時候遭到的僅僅是誤解,也依然逃不掉被懲處的命運,比如《白色酢漿草》中女主角便因為頭髮是自然捲,而被教官冤枉是因為臭美自己燙的,繼而被罰站示眾。
第二,禮義廉恥牆
早期,在臺灣的中學裏,禮義廉恥牆是必不可少的景觀,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藉以提醒學生注意德行操守。只是在很多校園學生電影中,這面以強調道德操行著稱的牆卻成了最骯髒的所在。以《男女合班》為例,校長僅僅因為陳漢龍成績差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便將其勸退,而校長在執行勸退的具體動作時,正是在禮義廉恥牆下面。而且用遠景 來表現,凸顯牆的高大與牆下人的渺小。如此,創作者對校長的批判便不言自明。在《天下第一班》中,明明是校隊男生主動挑事集體打了大邱,可是主任偏偏將責任歸咎在大邱頭上,最終大邱被罰在禮義廉恥牆下罰站。為了表現對主任糊塗判案的批判,攝影便透過大邱的胯下來表現禮義廉恥牆,進而對之反諷。
第三,操場
操場是強身健體的運動場所,林導演後期幾部影片十分喜歡拍攝操場上運動的青少年,通過拍攝操場邊的運動壁畫以及操場上體魄健碩的少男少女來強調青春的活力。在表現此類情境時往往伴著歡快的音樂、自由靈活的運動鏡頭和快速靈動的剪輯,操場上運動的少男少女則大多穿著色彩鮮豔的運動服,進而從視覺和聽覺上彰顯青春的多彩,典型的例子便是《天下第一班》片尾籃球比賽的段落。
但在很多時候,操場又變成了老師體罰學生的場所,比如《一個問題學生》中兩次表現老師在操場體罰學生,本該是張揚身體活力的場所,如今成了體罰的平臺,此種情節設置恰恰是對教育方式的有力批判。同時,操場上的鐵網也經常被用來當做束縛身體的道具,比如《天下第一班》中張棋宏飾演的魔術師因為對老師催眠被綁到了操場的鐵網上。而《同學會》中,姜老師將體育課換成了讀書課,讓男生們在操場讀書,鏡頭在表現這群在體育課上讀書的男生時正是通過將鐵網置於前景來構圖的,男生們嘴裏唱的《籠中鳥》更是有力地強調了各自彼時的處境,他們不過是身體被囚禁的小鳥。
第四,游泳池
要想游泳,必先脫掉日常包裹在身體上的服裝,脫掉這一動作,便象徵著將日常壓在身體上的包袱暫時甩掉,赤身裸體,回到來到這個世界時最初的純真狀。 而且稍有游泳常識的人都知道要想在水中浮起來,必須放輕鬆,若一味地緊張、憋氣,則根本無法浮起來,更無法游泳。游泳的動作本身,則往往會引起自由自在的魚這一意象。由此,游泳池的象徵意義便不言自明,輕鬆地回到安全、純真、 自在的狀態。
在林導演的校園學生電影中,游泳池的出鏡率不可謂不高,比如《隔壁班的男生》和《同學會》兩部影片就都多次出現游泳池的意象,在《同學會》中,當導演意在對比男生體育課讀書的囚禁狀與女生的自由歡樂狀時,便將鏡頭對準了游泳池邊的女生,而且身著彩色泳裝的女孩們個個青春健康,處處彰顯著青春的多彩與活力。而對面的男生卻只能在鐵網的另一邊死讀書。
游泳池這一意象日後在《藍色大門》、《九降風》和《女朋友男朋友》中更加發揚光大。以《藍色大門》為例,張世豪在放課後一個人躲在游泳池游泳這件事本來便充滿了刺激,意味著在制度暫時缺席的黑夜間隙尋求自由,而游泳池在夜光下的寶藍色愈發強化了其夢幻色彩,正是在這樣的情境裏,他兩次與孟克柔相遇,而且兩次相遇均對他倆的關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第一次是他倆由陌生變為相識,第二次是小世主動提出要和孟克柔談戀愛。在《九降風》中,放課後,七個大男孩赤身裸體跳入游泳池的動作更是與張世豪的行為如出一轍。
第五,廁所
現實意義上,廁所是生理排泄的私密場所。在很多校園學生電影中,則成了心理發洩的私密場所。因而青少年的心理發洩大多發生在廁所。比如《國中女生》影片一開始便是一群女生聚在廁所門口打架,又如《九降風》中李耀行和林博助最後決鬥也是在男廁所內解決的。而《流浪少年路》中周佳質問好友潘佳音時,也是發生在廁所。《白色酢漿草》中阿秋與同學咒罵教官一樣發生在廁所。在林導演的《天下第一班》中,B班學生發現全校都在躲著他們、發現B是個暗示不好的符號而質問其他同學時,也發生在男廁所裏。在《安安》中,導演則反其道而行之,將廁所變成了可以相互傾吐心理話的私密空間,因而安安教授阿丁把馬子絕招也是在廁所進行的。
第六,樹下
有很多文藝作品喜歡使用「樹」這一意象,尤其是校園學生電影,這是因為樹與人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極其濃重的相似性,「如一次性生命的相似性,樹在生命旅程中必要經歷風霜雨雪和人從出生到衰老經歷浮沉榮辱的相似性……」而且與人的流動(如畢業離校)相比,樹是安定的,守護的,經過歲月的變遷,其年輪便有了記錄當年的作用,因而在很多校園學生電影中,樹成了見證、記錄青春瞬間的「天眼」。
如《校園檔案》中,黃婷婷放課後等待康老師是在樹下,《男女合班》中,三個女孩研究金聲的情書是在樹下,金聲等待鄭學琳也是在樹下,《同學會》中一群男生商量如何對付姜老師是在樹下,《隔壁班的男生》男生女生讀書也是在樹下。這些樹下的瞬間無疑都是美好的青春時光,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標點。黃婷婷和金聲等待是他們初次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性意識萌動的瞬間;男生們閒聊是友誼自由發展的瞬間;樹下讀書是求知向上的瞬間。
這些日後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藍色大門》和《九降風》等電影中更是發揚光大,尤其是《藍色大門》,片首片尾孟克柔與林月珍兩次玩想像未來的遊戲時,正是在樹下完成的,彼時,樹便成了見證現在和遙望未來的忠實觀眾,見證著兩個女孩對異性的萌動以及對未來的懵懂。而且,孟克柔對林月珍的初吻 也發生在樹下,彼時,正是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對自己性向測試的關鍵瞬間。
(作者趙麗娜,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畢業,目前在北京出版界任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