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介校園學生電影場景解碼
【林清介導演在80年代初以《學生之愛》等片受到台灣觀眾的注目,繼而成為校園學生片最重要的推手。華人世界對林清介導演,及校園學生類型電影的學術研究尚待開發,趟麗娜《臺灣校園學生電影中青少年的世界 ──林清介導演作品研究》堪稱開路先鋒,論文完成後,也得到林導演本人的讚許。本期電子報徵得作者同意,轉載〈林清介作品中的成人世界〉一章中之〈場景所傳達出的意境〉一節,與讀者分享作者在校園學生電影中,對類型電影圖像內涵的洞見。9月28日(六)下午3:40,林導演將應本館之邀,來館出席「混世少年行」專題之《學生之愛》映後座談,歡迎讀者免費預約參加。】(編者)
文/趙麗娜
《學生之愛》
在校園學生電影中,有一些經常出現的場景,在校園故事這個限定的時空裏,他們有著物理意義之外的文化意味。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問題.問題電影:性,暴力,電檢》
分析貝托路西、約翰史萊辛傑、亞瑟潘、山姆畢京柏大導演的表現手法
歸結八○年代台灣電影圈所面臨的各種製作、行銷等問題,
書中附有數十幅珍貴的電影劇照,具有高度史料價值。
作者蔡登山早年投身電影圈之五年間的所見所聞,關心國片,鑽研西片,借鏡港片。提出拍攝電影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如政府輔導國片的無方,電影檢查的種種荒腔走板,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並探討西片中對於「性」與「暴力」這兩種敏感的題材在一流大導演如貝托路西、約翰史萊辛傑、亞瑟潘、山姆畢京柏的手裡,如何拍成經典影片,對照國片的導演如何以媚俗的態度來取悅觀眾。電檢單位又如何將一些影片剪得支離破碎,那種「見樹不見林」的做法,實在是令人為之扼腕。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羅河女兒》
《尼羅河女兒》是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較少見到的影片,最近由於電影拍攝的主場景 ──處位於台北巿公館的蟾蜍山聚落,地主台灣科技大學有意拆除舊房舍,以便擴建校舍,而引發文化工作者、學界及民意代表,保留歷史文化資產的呼聲。本館經徵得出品的學甫公司同意,將於本周六(9/14)晚上6:00,假蟾蜍山煥民新村廣場(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119巷內),協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特映會,歡迎影迷朋友們,和我們一起回到電影的現場,觀賞這部難得一見的影片;同時,本特映會也將為本館九月底開始的「混世少年行:台灣電影中的青少年群像(1980-1995) 專題影展」(9/27-10/19)館內專題影展,揭開序幕。為了讓讀者更加了解這部藝術價值被低估的作品,本期電子報特別轉載本館出版的《侯孝賢》一書中,由法國影人尚-弗杭索‧侯捷討論《尼羅河女兒》的文章,與讀者分享。
《尼羅河女兒》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位電影思想者︰20世紀電影大師小傳及作品》
《20位電影思想者:20世紀電影大師小傳及作品》主要講述的是這些導演很多都只能算是非常小眾的電影人,但他們從未放棄為重建秩序而努力,他們希望以作品來改變社會。他們冷眼旁觀,從容思考,以特立獨行的電影風格、冷靜的視角關注人類的普遍境遇,剖析社會最暗黑之所在;洞穿世事、感悟人性,以超于常人的思想與深刻,通過不同的符號元素,打破傳統電影的敘事框架,構築起各自象征性明顯的蒙太奇段落,呈現給觀影者一個個獨特而又豐富的精神世界。
《20位電影思想者︰20世紀電影大師小傳及作品》 (江小魚著; 2013。北京:人民,館藏書碼:R611/3192),書介資料由出版社提供。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靜之間的感性銀幕:速記《郊遊》
文/孫松榮
2013年近5月底,蔡明亮剛完成新作《郊遊》的剪接,我有幸在這本撰寫他的專書交稿之前到「聲色盒子」去看尚處在音效製作階段的影片初剪版本。這部長約兩個小時多一點的影片,蔡明亮及其團隊捨棄了膠捲,第一次以數位攝影機拍攝長片。對於一位一直以來即以底片來思考與創置劇情長片的導演而言,這無疑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轉變,值得關注。當然,對蔡氏而言媒介並不構成影像創作最絕對與先決的必要條件,無所謂類比與數位交鋒甚至對決的難題。相反地,數位媒介有助於創作者思考不同的、異質的、嶄新的影像構成,進而實踐潛在的影像理念。顯然,蔡明亮在拍攝短片[《魚缸》(2004)、《蝴蝶夫人》(2008)等]與跨界創置的過程中,因借助於各種不同新技術的緣故,更瞭解傳統與當代媒介之間的差異性與功能性。以李康生-僧侶的「慢走長征」(《無色》、《行者》、《金剛經》、《夢遊》等)及《化生》這幾部短片為例,數位媒介對於時間長度的掌控與捕捉,確實遠比十來分鐘就得更換膠捲的拍攝形態來得更為精確與符合需要。這意味著蔡明亮的創作方式,已經不以劇本為創作的所有依歸,而是盡可能地去呈現出一種比即興更不確定與帶有高度時間性的影像事件。身為觀眾,面對這種創作態度與方法,自然不可期待蔡氏呈現出和傳統敘事影片一樣的模式與效果,相反地,得處處讓觀閱位置浸潤在一種面臨著正發生中的世界面前,既無法預期下一個情節——如果這個字詞在蔡氏電影美學系統中還有些許意義的話——的進展,更不能預期結果的未知狀態。
《郊遊》電影海報
奠立在此物質基礎與思維結構上,明顯的是《郊遊》的影片世界想要展現的已不再是一般劇情長片交代情節的功能與目的,而是嘗試將影片人物一絲一毫的狀態逼現於時間之中,讓身體與環境、精神與片刻、行動與破碎的景觀之間的種種處境與狀況,一一地顯現:壓倒的、侵蝕的、抵抗的……李康生飾演一位舉牌人,一邊在臺北某高架橋下車流不斷的冬日路邊,忍受強風、細雨、高分貝噪音,一邊則費力地高舉著買賣房屋的看板,日賺微薄的收入。蔡氏通過好幾個長鏡頭段落來描繪舉牌人,體現出的效果,一來是讓人物身體在嚴峻狀況下自動地展露出本能(而非表演)的反應,二來則是隨著川流不息的車潮流動,一一揭示出路旁兩側跟李康生一樣穿著廉價雨衣、被風吹得左右晃動的無數舉牌人。長鏡頭段落的部署,觀眾一眼望去,以李康生為影像座標的核心,路旁的舉牌人在冷風細雨下努力想直挺挺地站著,猶如人形立牌,抑或,被強風吹動就會改變方位的風向標。導演分別以中景與特寫長時間地框構李康生,這位舉牌人從差一點握不穩手上的看板到噙淚唱著《滿江紅》,某種裸命狀態由此浮現,令人看得驚心動魄。不同於華麗的前作《臉》,《郊遊》回到了蔡明亮在開始從事電視劇與電影創作時即投注大量心力與關注的底層人民的議題上。如何(尊嚴地)活著,顯然是影片極為重要的命題之一。就蔡氏創作系譜而言,這部作品無疑是從電視劇《給我一個家》到影片《黑眼圈》的延續,蔡明亮並未放棄探索當代庶民的存在狀況,只是角色的處境比起舊作似乎變得越來越驚險、危機四伏。路邊、公車站、公廁、工地、雨夜、廢墟、樹林及河邊等,是影片人物賴以存活的所在。比起過去蔡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與其說《郊遊》一家三口的主人翁(李康生及兩個小孩)是活在都市中的底層人民,倒不如說是到處流竄的、寄居的、以工地廢棄房間為家的流浪者更來得恰當——這也即是為何銘刻在《郊遊》片頭的外文片名,特別以英文“Stray Dogs”,即「流浪犬」為題。小康一家人,一男一女兩個小孩與大人的身體,被城市空間所包圍、罐裝起來,他們之間所說的話不時被身旁傳來的各種巨響和噪音所干擾、打斷、吞噬,以至於張開的嘴顯得空洞無力。不只如此,沒去上學的小孩每天閑晃在量販店裡,嘗著免費試吃的食物,出入在大量的食物由於過期而不斷被回收與被銷毀的亮白冷酷空間裡。或許是眷念母親之故,小女孩從大賣場買來一顆高麗菜,跟父親李康生說要在睡覺時抱著它入睡。而他們的父親,李康生——第一次在蔡明亮影片中扮演人父——則有一天在透亮得刺眼的無人豪宅的白床上累得睡著,鼾聲大作。他有一次酒醉回家的晚上,在床上狠狠地擁抱一顆——被小孩塗上女性臉面圖像的——高麗菜,瞬間發狂地把它撕爛、咬它、咀嚼它、吞咽它……像一頭傷心欲絕的獸。如果這顯露出《愛情萬歲》的似曾相識,顯然這並非意味著蔡明亮再次取用二十年前舊作對於都市化與資本化的孤獨寫生,在我看來,無非是致力於凸顯並轉化出當今城市嚴重地被豪宅化和土地資本化,而人性與生命價值卻愈顯貶值不堪的嚴肅命題。以廣義的當代臺灣影像藝術史而言,《郊遊》可視為接連黃明川[《西部來的人》(1989)、《破輪胎》(1998)]到陳芯宜[《流浪神狗人》(2008)、《阿霞的掛鐘》(2012)、《豬》(2013)]、樓一安[《一席之地》(2009)]、姚瑞中[從《獸身供養》(2000)到《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2010)]乃至陳界仁[從《加工廠》(2003)到《幸福大廈I》(2012)]等人的作品中,關於墟形魅景的影像命題。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第20屆女性影展特映會
場次簡表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
不是資料的簡單堆砌,而是重新思考華語電影工業,著力于挖掘既往的盲區,引入新的視角和方法論。歷史的考掘、方法的浮現,匯集兩岸三地和海外頂尖學者,重探華語電影工業,重建全景中國電影史。(希望《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的出版)激發更多對華語電影工業史的研究與討論,讓更多的歷史被考掘,讓更清楚、更有效的方法浮現,讓過去現形,讓被埋葬的發聲。
作者簡介
葉月瑜
葉月瑜教授任教于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之電影學院,並兼任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葉月瑜主編; 2011。北京 : 北京大學,館藏書碼:720 4471-2),書介資料由出版社提供 。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代電影大師:
羅曼波蘭斯基、伍迪艾倫、庫斯杜力卡
文/藍祖蔚、Videohead、黃建業
本館近期與佳映公司合作【當代電影大師】會員贈票活動,向影迷朋友們介紹三位重要的電影藝術家:羅曼波蘭斯基、伍迪艾倫、庫斯杜力卡。三位導演的藝術風格雖然大異其趣,但是他們的藝術成就受到世界影壇的景仰,則難分軒輊。波蘭斯基(《戰地琴人》(2002)、《唐人街》(1974)) 作品曾影響過許多知名導演,雖已高齡80,仍然創作不輟,每年有一部作品問世。喜劇泰斗伍迪艾倫(《午夜,巴黎》(2011)、《安妮霍爾》(1977)),則是編、導、演一手包的全才型創作者,他的劇本受到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次數之多,至今無人能出其右。最年輕的庫斯杜力卡(《地下社會》(1995)、《爸爸出差去》(1985)),產量雖不及前輩,卻有「全世界最會得獎的導演」美譽(指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影展)。為了讓讀者進一步認識這三位大師,本報洽得《放映週報》同意,轉載近期在該刊「電影特寫」專欄中登出的,由知名影評人黃建業、藍祖蔚,和videohead撰寫的三篇評介文章精華,以饗讀者。(編者)
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
(摘自《放映週報》418期(2013-07-29)「電影特寫-電影名人堂」)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