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勞斯基《三色之藍》
與「自由(落體)」或「反自由/反而自由」
21+7個無謂/關鍵鏡頭的影/音顯微


《電影欣賞》季刊精選



劉光能

  台灣片商在進口法國、波蘭、瑞士等國合資出品,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tof Kieslowski, 1941-1996)編導的三色系列電影時,想必是基於順口以及票房考慮的理由,所以無視編導本籍和合資國的存在,自行將原名《三色之藍/白/紅》(Trois couleurs: Bleu/ Blanc/Rouge, 1993/1994/1994)增減譯成《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公然而且唯獨迎合「浪漫法國」這個深植無數觀眾心底(可是值得商榷)的刻板印象。以「情」字做招牌,用意不言而喻,無非是發揮「誘捕」的作用;三片之首好似附贈色情刺激的「情挑」,更有存心誤導觀眾的嫌疑。這種促銷手法鎖定的誘捕對象,是導演的大名並不足以充分構成吸引力因此必須加料「挑逗」的廣大群眾。

   法國的電影政策原已存在鼓勵跨國合作的辦法,公元1990年代以降推之越發積極,一方面為的是落實歐洲整合的理念,二方面則是藉此聯合其他國家對抗好萊塢的惡質壟斷。奇士勞斯基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以外籍藝術家的身分編導中文譯文通稱為「三部曲」的系列電影。片名抽象化,但是取自法國國旗藍、白、紅三個顏色,而且透過法國的大眾媒體宣告,三色無關政治,可是分別代表法國大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三大理想「自由、平等、博愛」的日常關照;這種模稜兩可的文宣恐怕也帶著誘捕之心,誘捕的首要對象則是以法國為主的製片資金和基本觀眾。

   在電影史上,訴諸國族虛榮心以便爭取拍片機會的做法並不是罕見的策略。雷奈(Alain Resnais, 1912-)當年以新秀之姿開啟法國「新浪潮」運動的不世傑作之一,《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1959),正是這種策略運用的產物;不過他鎖定的是日本資金。假設奇士勞斯基不是採用法國國旗的顏色和象徵意義當作片名及主題,倒是堅守個人顯然無法忘情的宗教傳統,明目張膽仿效成名作《十誡》(Dekalog, 1988)各片以廣義基督教(christianisme)《聖經舊約》的「不可殺人」等等誡律逐一命名的辦法,分別把三部影片冠上《新約》所標榜的「信、望、愛」三超德當作標題,就怕儘管同具基督教源遠流長的文化背景,卻也是西方現代「理性主義」的起源,歐洲政/教、(宗)教/教(育)分離的先鋒,並且以此自傲的法國大眾聞之退避三舍。藝術電影其實也不能完全無視於觀眾的接受意願或「期待場域」(horizon d'attente)的存在,只不過因應之道各有高下雅俗之分罷了......。

全文詳見:《電影欣賞》 第22卷第1期, 117期(2003.12), 頁73-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