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周星星。《電影筆記》二月號專訪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的導演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讓我們來看看片段。

《電影筆記》:班傑明․巴頓 (Benjamin Button) 的故事,有什麼東西吸引到您?難道就是因為這是法蘭西斯․史考特․費滋傑羅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的一篇短篇小說?

芬奇:我是很後面才讀到費滋傑羅的短篇小說,我是先看了艾瑞克․羅斯 (Eric Roth) 的劇本才知道有那篇短篇小說。我們的目標,終究不是要非常忠實於費滋傑羅所寫的東西。



我想要做的事情,是在其它方面。我依然還記得馬克․吐溫 (Mark Twain) 說過的一段話,意思接近是如果我們是在八十歲的時候出生,以及是在十八歲左右死去的話,所有的事情應該都會變得更美好。我滿喜歡這個故事的點子,因為它要反駁一句諺語:「年輕的時光是被年輕人糟蹋了。」(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 我也很喜歡艾瑞克․羅斯處理的方式,他抓住很奇幻的前提將之發展,並且是透過一系列的事件或一系列的意外來發展之,不是隨便亂發展的。這是跟大部分的美國影片很相反的:與其把一位平凡的個人丟進不太平凡的環境中,我們反而是把一位不平凡的個人丟進非常非常平凡的環境中。我有個感覺,好像掌握住一個很有趣的藉口,目的就是要揭示說在我們所經驗到的事物之中,是有「感受」(la sensation) 的;但也是「否認」(le déni) 一個最基本的孤獨 (une solitude fondamentale)。如果你們能夠把班傑明的孤獨悲劇化的話,以及把他的「局外人」(outsider) 的身分悲劇化的話,把他過生活的方式──他的一生就是逆流游泳──弄得更加明顯,那麼,你們就已經發現到一種向觀眾談論他們自己的孤獨的方法。像這樣的戲劇,我也認為它終究是可以顯現出說:我們的生活品質,其實是跟著其他人產生關係的時候,依靠這些關係的多樣化 (la diversité)、這些關係的威力 (la puissance),才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提升)。

《電影筆記》:是否是因為技術上的理由,才會讓費滋傑羅的這篇短篇小說一直都沒有搬上大銀幕?

芬奇:不是。這篇故事應該是可以更早拍成電影的。剛開始,片廠有意要以不同的演員來飾演不同年紀的班傑明,至少在我接下此拍片計劃之前的確是如此。我被洽談此計劃時,已可追到二○○一或○二年。我所做的第一次試驗,是把頭換掉 (head replacement):我們能夠把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的表演接到另外一個人的身體嗎?沒錯,當初跟著我們一起做這個試驗的勞伯․陶爾斯 (Robert Towers),最後是有在影片裡面借出他的身體給班傑明,他還只是其中的一位。打從一開始,我就想,如果要由同一位演員來演班傑明的話,那就必須要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好歹人頭總是要同一個人吧。意思是說,當班傑明滿十二歲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另外一位演員了。舉例來說,當班傑明彈鋼琴的時候,聲音還是布萊德的聲音;但,全部就只有這樣而已。就在此時,觀眾會有十五、十六年的時間沒再看過班傑明。我們是可以接受有這樣的跳躍,因為敘事已經到達某一點,班傑明已經認不出其他的人,班傑明也認不出黛西 (Daisy) 了……在這兒,我們當然也是可以再用到布萊德的大頭,但這樣做會很花錢。會多花多少?我告訴你們:會要再多花一千萬美元。

以上文章同步刊登在電影資料館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