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希區考克
這個有關「交換」的劇情推動一波波的執迷、犯罪、偏執,和恐懼;雖然作者、角色,以及觀眾都不免被牽連在內,但最終的主控權還是落在作為「作者」的希區考克身上。(Wollen, 1969) 希區考克影片的這個面向被視為是道德研討的嚴肅議題。這點影響了筆記派的評論以及導演,並使得他們為此深深著迷︰夏布洛、侯麥,以及楚浮的電影就常直接的引用希區考克。(Truffault, 1968) 英國的羅賓‧伍德(Robin Wood)採取筆記派的研究態度,辯稱希區考克的電影不只藉由劇中執迷的角色來探索重要的道德兩難,同時也將觀眾捲入劇中,迫使他們面對之前未曾察覺的道德曖昧。之後,雷蒙‧貝勒(Raymond Bellour)在法國結構主義的影響下,以形式及意識型態的語彙解析希區考克的電影,宣稱它們所展現的正是古典好萊塢文本中的封閉結構。(Bellour, 1977) 多數希區考克的電影以偵探/間諜類型為名,實際上卻是在性愛或是政治的範疇中探索人性掠奪的行為。一方面來說,希區考克的電影作為偷窺癖、好窺癖(scopophilia)電影的典型,意欲超越「好萊塢式的佛洛依德」。但另一論點卻認為,希區考克這樣的電影在玩弄這些視覺的心理癖癥之際,男性凝視(male gaze,包括作者、劇中角色、觀者)依舊在其中主導操控;因而也帶出女性形象在好萊塢中被貶抑的這個議題。被害者與掠奪者在希區考克手中,有時似乎是沒什麼大不同,但在故事終結處,女性總是要為成就男性而犧牲,而父權社會的意識型態則再次被確認。希區考克的作品一方面要人對這種意識型態多加注意,同時又是其精髓要義的絕佳代表。(Mulvey, 1945;另查〈心理分析與電影〉,P.335,以及〈女性主義電影理論〉,P.353)希區考克在「觀看」之事上的興趣不僅只反映在他選擇偵探驚悚片型為其表達的形式︰他同時也被視為是運用古典觀點鏡頭的大師。古典觀點鏡頭的結構是先以一鏡頭拍某一人在看某物,接以另一鏡頭呈現其人所觀看之物。這種正/反拍的鏡頭結構(shot/reverse shot structure)已被指出是好萊塢敘事中時空一致性(continuity)的基本要素。(〈古典好萊塢敘事〉,P.39)希區考克經常用此來堆砌敘事的懸疑性。 推崇希區考克的筆記作者派評論者將他視為是純質電影(pure cinema)的重要代表。他們鍾情於希區考克片中對剪接語法的玩弄,因為這也正是同樣身為導演的他們所關心在意的。而另一原因是,希氏正是以破碎片段的蒙太奇剪輯來表達他的世界觀︰孤立的個體陷入一個非己所願所為的險惡世界。如蘿拉‧毛薇(Laura Mulvey)之輩的後期理論工作,意圖以意識型態而非「電影純質性」的準繩來重估希區考克的電影,因而開始將這位偉大「作者」的作品放在歷史中考量。 要將希區考克以一位真正的「作者」視之,評論者必須要能在他所有的影片中追查出一個固定主題的演變發展,以及一個能全然貼切地表達這主題的風格。而那些無法符合這由評論者所建構出來的希區考克世界觀,則不是被略去不談,就是被視為是少數或有瑕疵的作品;但那些非典型的希區考克影片其實必須以歷史性的視角來加以剖析。藉由點出這種研究方法上的偏頗,我們正可利用這些間隙與前後矛盾來作為挑戰傳統作者式批評的基礎。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