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gif圓一場光影的夢 開創老電影的新生命(二)new.gif

 

 

 全文連結      影片連結

 

 

(接上期)

  

旁白:徐立功擔任館長之後,除了創辦電影月刊,也引進許多外文電影書刊與國內外知名電影導演的經典名片,讓有興趣的人能夠就近接觸到蘇聯電影學派、德國表現主義、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美國好萊塢等電影不同流派。形容自己是看電影長大,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碩士的蔡康永認電影圖書館簡直是一個寶庫。

 

作家 蔡康永:你如果現在去找那個年代的電影欣賞,它是非常簡單的、這麼小的一本,薄薄的一張張紙頭訂起來,都是字,也沒有很多照片。那時候就覺得好好看,有的時候比電影還好看,因為有的時候我們看不懂電影,可是那些文章把電影講得神乎其神,我們就覺得,哇!電影這麼了不起。

 

旁白:蔡康永常常往電影圖書館跑,看各國的藝術電影。

 

蔡康永:我還是覺得在那裡會碰到一些跟你同樣有熱情的人,老實說,喜歡藝術電影的人很多都蠻孤僻的。我們往往一卷接著一卷看錄影帶,戴著耳機,也不太管隔壁的人在看什麼,可是偶爾會瞄一下,就想比賽一下,誰看電影比較厲害。

 

旁白:蔡康永說能讓人瘋的地方不多,電影圖書館就是一個,那個時候和電影相關的人可以辦甲種會員,易智言因為唸西洋語文學系只能辦乙種。

 

易智言:乙種會員就是你明明看到那個書在那邊,可是你不能借,你明明看到這邊有些錄影帶,有一個非常聳動的名字,但是這些錄影帶你就是不能看;陳國富導演那時候是編輯,做電影欣賞的編輯。他就問我,你是唸外文系的,要不要試著幫電影資料館翻譯一些東西,我馬上答應。因為一方面可以賺一點點零用錢,沒有多少錢,可是心裡想著,我幫電影資料館做了翻譯之後,我就是電影相關人士了,就可以從乙種晉升成甲種。

 

旁白:就這樣子,熱愛電影的易智言在電影圖書館耗的時間比在學校還多呢。69年徐立功又催生了金馬獎國際影片觀摩展,到現在有不少四、五年級生,還對那一段觀影過程有難忘的回憶。

 

國家電影資料館館員 蔡菁菁:每一年的國際觀摩影展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因為會有很多國外的、很重要的大師的作品被引進國內;那時候買票 如果要買到好的場次,或者是好的座位,一定要打地舖敖夜排隊買票,跟現在演唱會一樣瘋狂。

 

旁白:當時台灣社會有很多禁忌,哪些電影能在國際影展中播出?讓徐立功蠻傷腦筋的…。

影片:電影:《美麗寶島》/1953年出品
影片:電影:《小城之春》/1948年出品
影片:電影:《馬路天使》/1937年出品
影片:電影:《神女》

  

徐立功:我們引進了幾部三O年代的電影,像《小城之春》或者像《馬路天使》或者像阮玲玉主演的《神女》等等的 三O年代的電影。
大家就在想,這些電影是不是適合於公開播放呢?可是當我們把這樣的問題跟相關的一些單位詢問的時候,大家都不敢作決定。所以我就休假跑到金門去了,以為可以短暫的躲避這些事情,結果等到我休三天假回來,回到台灣問同事,我們決定演的三O年代的電影,政府單位有什麼反應,結果,每個同事跟我講,沒有反應,我們就把這些影片反覆給大家看,大家都覺得這沒有什麼,這是藝術,已經不會構成政治上的問題,所以就大膽放了。

 

旁白:另外最常被電影界和影迷津津樂道的,就是徐立功慧眼識英雄,挖掘與造就了兩位大導演蔡明亮與李安。

 

蔡明亮:我在資料館其實待了蠻多時間的,不只是會員,也是工讀生。館長徐立功先生轉任到中央電影公司的時候 我已經出到社會大概接近10年,也拍了一些電影,他就找我拍青少年哪吒,我想都是很奇妙的淵源。

 

旁白:李安則從72年獲得金穗獎開始,就跟徐立功結下不解之緣。

 

影片:短片:《蔭涼湖畔》/1982年出品
導演 李安:我在電影系當學生的時候拍了一個短片叫《蔭涼湖畔》,我得知電影圖書館有一個金穗獎的活動,我參加了,得到了第一名。得到金穗獎,對我是非常大的鼓勵,也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個獎,等於像獎學金一樣,那個獎勵對我的鼓勵非常大,第二年,我好像又贏了一個金穗獎。

 

旁白:接下來的故事您可能就清楚了,徐立功到中影之後提拔李安,陸續展開輝煌的合作,拍出了《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臥虎藏龍》4部經典作品。


旁白:為了凸顯保存電影文化資產的功能,78年電影圖書館改名為電影資料館 ,新館長由世新廣電科主任井迎瑞擔任,並開始推動台語片的蒐集與整理工作。台語影片曾經盛極一時,從民國44年到70年之間,出產了一千多部,吸引許多觀眾,創造電影的風潮。從文化的意義來說,台語片是本土電影文化史的基礎,不過台語片的流失情況嚴重,很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已經不存在了。

 

影片: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出品

導演 辛奇:當時都沒有人想要保存這些台語片,這是很可惜的事,上千部的台語片就這樣不見了。因為寄去香港沖印,底片留在香港的沖印廠,如果倉庫費用沒有繳,香港的沖印廠就把它丟到外面。一部分在台灣沒有寄出去香港的,被拿去做帽簷、做襯衫領子。

 

旁白:在跟時間賽跑的心情下,井迎瑞率領電影資料館人員從台聯影業公司以及大都影片沖印廠尋獲一百多部瀕臨毀壞的台語片。當時世新大學教授李泳泉 也帶領了三十幾位學生義務參與搜尋工作。

 

世新大學廣電系講師 李泳泉:當時都在房間裡面打開片盒,負責做第一步清洗的那些學生,他們經常會咳嗽,吐出來的痰裡面很多都有鐵鏽的顏色,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會咳嗽,一方面是影片的酸味很重,另一方面,空氣裡面有很多很多的鏽粉,所以他們的痰裡面才會有很多的鐵鏽。

 

旁白:口述歷史也同時進行,為何基明、邵羅輝、辛奇、李泉溪等多位台語片的代表性導演留下珍貴的紀錄。

 

李泳泉:當時看到他們已經都很有年紀了,當然會有一種很心酸的感覺。一方面覺得,不趕快做口述的話可能就來不及了;我們就分組,比如說邵羅輝喜歡喝酒,黃秀如自告奮勇經常去陪他,陪他談;薛惠玲就緊盯著何基明何導演,何導演有很多很多的心裡面的話,也在電影資料館的薛惠玲不斷跟他互動的過程裡面,談出很多很多過去的事情。


旁白:曾導演過《求你原諒》、《後街人生》等八、九十部台語片的辛奇,後來也變成電影資料館的義工。

 

辛奇:井館長派一些人來找我之後,他們的熱心打動我的心,所以我才重新又再對電影有了熱情,除了把所有的資料獻給資料館,也來做他們的義工。

 

旁白:80年由行政院新聞局捐助經費,成立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同時影片資料的蒐集也有新的進展,電資館從香港的港僑影業公司清理288部老電影運回保存,而82年童月娟也捐贈由法國電資館代為保管的新華公司2百多部影片 交由電資館典藏。

 

影片:電影:《木蘭從軍》/1939出品
國家電影資料館學術委員 左桂芳:我因為看到一部影片覺得很好奇,因為它上面的片名寫的是英文,我想看這部影片,結果居然讓我發現《木蘭從軍》這部影片,《木蘭從軍》是抗戰那一年新華公司所拍的。像這樣的收穫,我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為我在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這一部影片,陳雲裳主演、卜萬蒼導演的《木蘭從軍》,然後相隔差不多有40年的時間,我沒有再看到這部影片,可是那麼一個偶然的機會,再讓我看到,我就感覺好珍貴、好開心。

 

旁白:由於多年來的努力,84年電資館獲得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通過成為正式會員。

 

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李天電影資料館能夠進入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的入會要求非常嚴格,一定要真正在做電影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才會被認可入會。

 

旁白:透過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的網絡,電影資料館成為一扇開向世界的文化之窗,常常應邀提供國片給其他的國家舉辦影展活動。

 

前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黃建業:在那段時間,他們找到很多戰爭史的影片,二次大戰時候的不同國家的、日本的紀錄影像。

 

影片:紀錄片:《Formosa福爾摩沙》(約1930年代拍攝)
旁白:最值得一提的還有,荷蘭電資館捐贈了在二十世紀初期拍攝的《福爾摩沙》 給台灣的電影資料館,這是有關台灣的、最早的一部紀錄片,留存了昔日歐洲航海者眼中的美麗之島的活動影像。


旁白:85年黃建業接下館長的棒子,老影片有了比較好的安置,影片的複製經費也有了著落。

 

黃建業:想各種的辦法,包括做說帖、跟立法委員遊說、還動員了某一些老演員,我們開始跟本館的董監事溝通,在不同的會議中慢慢構成一些共識;一方面做出影片修復的計畫,差不多兩百到三百部的國台語影片,逐步被修復回來。另外就是片庫,得到董監事支持,先購買一部分,然後再向文建會申請,當時非常幫忙我們、支持我們租用另外幾個片庫的費用。

 

旁白:位在台北縣樹林新加坡工業區的新片庫恆溫、恆濕,符合一般電影資料館 保存影片的基本條件,而僅剩的221部台語片,則積極進行複製,以使台語片文化得以流傳下來。

 

黃建業:我們跟國內沖印片的業者共同合作來進行複製,有一些比較難以複製的,必須送到日本,因為他們的專業技術比較仔細。我們保存的一些片子,因為太久了,如果看到圖片,大家可能會嚇一跳,它簡直像一個鐵餅,有些根本無法修復, 不過,可能裡面有某一些段落,是可以考慮比較細修的,如果值得,我們就願意送到比較遠的地方來進行修復或複製,當然價錢會比較貴。


旁白:民國86年電影大師胡金銓猝逝,在胡導演的弟子影星石雋、鄭佩佩的促成下,胡金銓電影片中的服飾、道具、劇本、分鏡表等大約共400箱,從美國運回台灣,存放在國家電影資料館。

 

影星 石雋:這一件事情讓我對國家電影資料館非常的感謝,胡導演的資料對電資館來講,大概是蠻大的負擔,因為胡導演的東西很雜亂,電資館所花的費用、人力、心血,真的是蠻大。

影片:電影:《俠女》/1970出品

旁白:藝貴真實,人貴真誠,是胡金銓留給影壇最好的遺產,他的作品無論來自於小說或民間傳奇,都一定要找出真實的歷史框架,胡金銓對片中的服飾、道具 、年代、風土習俗、人物造型,都要一一經過考據,做到樣樣有來歷,事事有根據。

 

石雋:對電影的付出,或者說所用的心血,大概在我們電影圈裡面是少有的,真的能夠讓我們以及後來的電影學子,可以做為學習參考的資料,也可以作為歷史學家研究中華民國歷史的一些參考。


旁白:88年震驚全台、傷亡嚴重的921大地震發生,台影文化公司的廠房不幸被震毀,電資館緊急趕往協助處理。

影片:台影公司紀錄影片

黃建業:當時開車的地面,還是凹凹凸凸不平的,整個山路都很難走,可是不幸中之大幸,就是他們的片庫沒有真正塌,我覺得這是非常幸運的,只有某一些櫃子、架子和一些影片滾下來。我們在第三、四天就派卡車逐步把這些東西運到片庫重新再做整理;台影這批影片非常非常重要,不單只是因為它有很重要的劇情片,更重要的是它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台灣紀錄影像,有差不多三百多萬呎的紀錄影像,可以算是台灣歷史中極為重要的寶庫。

 

旁白:這一大批的紀錄影片經過清理、建檔、修復和複製,終於有機會重見天日。 89年隸屬於國防部的中國電影製片廠的影片,也正式寄放在電資館。

 

黃建業:我們和國防部達成協議,如果某一些影片,他們覺得很重要必須列入機密的話,我們可以做一個密字標記,五十年或者多少年之後才解密。

 

旁白:自從79年金馬獎國際影片觀摩展交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接手之後 ,電影資料館就以舉辦定期的專題影展為主,另外像台語片露天巡迴影展、蚊子電影院、溫馨歡樂國片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世界電影資料館珍藏影片展、人權影展、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等,這些活動也都成為愛好電影的人豐富饗宴。

 

旁白:89年副館長李天升任館長,除了持續推動電影藝術,影片修復的工作仍在艱辛的與時間拔河;這是1959年的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影片修復前與修復之後的比較,目前電資館中亟待整理與複製的影片超過3000部,預估總費用高達10億元以上,這筆龐大的經費,正在透過募款的方式來籌措,保存我們珍貴的電影文化資產,需要您的支持!

 


 


Part II:


旁白:這是美國的電影(影片)
這是法國的電影(影片)
這是義大利的電影(影片)

 

影片:電影:《小鎮春回》/1969出品
旁白:電影可說是每個國家文化特性的一種表現,具有教育、文化、藝術、科學以及歷史的價值。

 

舞蹈家 林懷民:本土的電影對我們來講,好像在照鏡子,透過它們敏感的思維跟處理,我們看到我們原來是這個樣子,像跟好萊塢的電影,我們沒有辦法對話 ,我們只看到一個故事。

 

旁白:聯合國早在1975年就已經通過法案,要求各國採取立法與技術性的措施 ,全力維護跟保存電影文化。黃建業很喜歡談到捷克和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背景剪影:捷克和法國電影資料館的館長 Opela & 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 Henri Langlois) 他們對電影文化資產不遺餘力的保存。

 

黃建業: 資料館聯盟的人都說不要聽Opela演講,因為他會為電影發霉講7個小時給你聽;法國電影資料館 Langlois在打仗的時候,甚至把那個影片膠卷一大批放在自己床上以及浴室,拼老命把這些不同國家的

珍貴影片放存在自己的家 ,其實很危險,因為還有易燃片,他甚至拿機關槍和他的堂兄在那邊保護這些片子,如果德軍來就掃射。

 

旁白:這裡是法國電影資料館,擁有完整的器材設備進行影片的保存與修復,一絲不苟的精神令人欽佩;芬蘭電影資料館為了保存珍貴的電影文化資產,甚至把片庫設在地窖裡,用心的態度令人讚嘆。相比之下,台灣的國家電影資料館則是非常的克難。

 

李天困境和挑戰都一直存在,困境當然包括人、包括空間、包括經費,這三方面其實都是欠缺的。

 

旁白:電影資料館沒有自己的辦公處所,暫時租借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辦公室使用,片庫則位於台北縣樹林的工業園區內。

 

影片:侯孝賢導演參觀國家電影資料館樹林片庫:(影片中對話)
國家電影資料館館員 鍾國華:歡迎進入電影資料館,這一層樓大概就放新聞紀錄片 。
侯孝賢:主要是哪裡來紀錄片?
鍾國華:以前農教、中影、中製、台影或是外面的製作公司。我們收來在這裡,中製的有很多抗戰影片,包括撤退的影片,比如大陳島的撤退影片,裡面都有,很重要。再走過來,就是台影的影片,現在歸屬行政院新聞局交給我們代管。
侯:所以這裡也有很多資料紀錄了非常多的資料。
鍾:第一集不見了,台製的第二集新聞就是遣送日俘日僑歸國。
侯:那個都有?
鍾:對,裡面都有。

國家電影資料館組長 高肖梅:這是新華童月娟阿姨給的那一批嗎?
鍾:對,易燃片。
高:更低的溫度,這個多少度?
鍾:易燃片最理想的溫度 就是四度C。
侯:四度?
鍾:對,它超過攝氏四十度的溫度就會自燃,就是沒有氧氣的話,它整本都燒起來,以前很多製片廠、片庫都這樣燒掉;像這一部就是阮玲玉的《戀愛與義務》。
侯:阮玲玉的?
鍾:對,默片。
侯:《戀愛與義務》,這是多久以前的片子?
高:三O年代吧!
鍾:對,三O年代,這邊都是易燃片,都算是國寶級的,都是35釐米的黑白片。

鍾:現在我們剛好把《童年往事》做檢查,因為拷貝也很多。
侯:《童年往事》的拷貝?
鍾:我們用雙畫面的看片機,一次可以檢查兩個拷貝,可以知道哪一段畫面可以 ,我們就把那一段剪過來 然後剪成一個最好的拷貝。


旁白:電影資料館蒐集、整理與保存電影文化資產,花了很多的心力,目前保存了華語電影13960部、外語片2892部、影碟9815部、錄影帶9078卷、圖書12290冊;在中製廠影片拷貝部分,劇情片有39部、新聞片1059輯、紀錄片639部;另外,台灣電影文化公司的拷貝則有劇情片154部、新聞片1840輯、紀錄片2131部。

 

導演 侯孝賢:我們對過去的事情,並不是說是去回憶、去追憶,而是去認識,我們去認識過去的事情,在這個軌跡裡面你可以預測到未來會是什麼,這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傳承或者是累積。

 

旁白:然而現在電影資料館卻還有超過3000部的影片亟待修復。

 

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李天過去台灣對放映的技術,並沒有很講究的要求,所以有一些放映師為了讓影片能夠放映得順利,都在影片上抹油,讓它以較潤滑 ,可是這對影片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收集到的很多影片,其實都已經受傷了,加上過去因為沒有保存的觀念,存放環境都不理想,不是在一個恆溫恆濕的環境裡面,結果影片的狀況就會很糟糕。

 

旁白:修復影片的課題,包括影片齒孔破損需要經過修補,影片扭曲變形,必須送國外單格複製等,一部毀損狀況不太嚴重的黑白片,複製費用需要三、四十萬元;一部彩色片約五、六十萬元;要是毀損狀況嚴重,費用將更為可觀,加總計算,電資館的影片複製經費至少還需要10億元以上。

 

導演 侯孝賢:這項工作需要非常大的資金,非常大的人力,而且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成,它是要不停不停的做,當然電資館本身有在做,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整個都整理完。所以政府應該要編更多的預算,也要由民間的企業募集經費。

 

旁白:您是否也願意為重建電影文化資產盡點心力呢?您可以一同來參與影片認養計劃,個人認養,每人一次或連續捐款達10萬元以上,就可以成為個人榮譽會員;企業認養一次或連續贊助達100萬元以上,可成為團體榮譽會員。

 

作家 蔡康永:如果他們在理解到這些電影是對每一個國家來講,都是那麼有意義的保存了那個時代的人,他們最在乎的事情,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悲想,我覺得他們就會懂得他們的錢是用到非常珍貴的地方。

 

旁白:導演蔡明亮肯定國家電影資料館對電影文化資產保存的努力。

導演 蔡明亮:我都希望以後我的創作、我的影片都是交由國家的資料館來保存。

 

旁白:導演易智言期待電資館 大步走出去
導演 易智言:能夠有機會讓新竹的小朋友、台東的小朋友、台南的小朋友看到電影的活潑生動好玩,美麗豐富聳動,看到世界不同的樣貌。

 

旁白:陳儒修期盼電資館主動出擊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 陳儒修:透過種種的活動,讓民眾知道我們台灣電影也好,或是說世界電影,各方面的資料、相關的一些訊息,都可以在這邊得到。

 

旁白:國家電影資料館未來有個夢,就是成立國家電影文化中心。

影評人 藍祖蔚:我的希望是,請國家重視電影文化,請國家給電影資料館一個比較豐富、比較開敞的場址,因為現在的電影資料館實在太小、太擁擠。在那裡看電影,其實是非常非常的痛苦,非常的不舒適。其實我們絕對有能力讓電影資料館非常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一個現代化的場址,讓電影資料館的電影庫藏跟民眾做更緊密的結合。

 

旁白:未來國家電影文化中心的成立將令人耳目一新。

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鄭文燦(時任):政府著手推動成立國家級的電影文化中心,包括資料館、圖書館、研究機構,包括一個可以辦各式各樣影展的國家電影院、我們也希望成立一個國家電影主題公園,能夠透過電影文化中心的成立,讓我們的整體電影研究、推廣、跟欣賞水準提高。希望大家一起支持電影工業,也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國家電影文化資產的保存。

 

影片:電影:《歌聲魅影》/1970出品
旁白:在您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電影是不是也佔有一點位置呢?如果您喜愛電影,就讓我們一同加油,一起和電影資料館來共同努力吧!(完)

 

 

 

捐款戶名: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捐款帳號:台北富邦銀行城中分行500-1010-74610
    地址:台北市100青島東路7號4樓
    電話:886-2-23924243 傳真886-2-23926359
    網站:
http://www.ctfa.org.tw

 

 

監製 行政院新聞局

       東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策劃執行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製作人 梁欣如

製作群 葉基固

採訪撰稿 梁欣如

攝影剪接 何仁焜

製播 東森製播中心

後製 東森後製中心

音效 徐進輝

執行製作 趙光輝

虛擬棚設計 簡仲謙 唐劍秋

 

協助製作 感謝名單
依筆劃序

王浩威
石雋
左桂芳
李安
李幼新
李泳泉
辛奇
林懷民
易智言
侯孝賢
徐立功
孫越
黃建業
蔡玉輝
蔡明亮
蔡康永
陳儒修
藍祖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