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豐收之後的挑戰:簡評2011台灣電影

豐收之後的挑戰:簡評2011台灣電影

文/鄭秉泓

記得我在2008年《海角七號》掀起一片台片復興氣象之後,曾經寫下如此看法(收錄於《台灣電影愛與死》書中):

我們想要確認『後海角年代』的台片高低潮與跨國合製效應究竟能對現階段台灣電影的製作與發行策略產生怎麼樣的拉抬效應或改善動作,最恰當的時間點其實應該是2010年之後。那時候,民國九十六(2007)年度、九十七(2008)年度電影長片輔導金作品以及海角風潮過後陸續開拍的台片攝製完成並上映者將達到一定的數量與比例,整個台灣電影圈該鋪陳該發酵該結束的也都差不多告一個段落,大抵才是「後海角年代」的真.正.起.點。而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影,也才真正開始另一段新的旅行。

侯孝賢 《黃金之弦》如果說2008年因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流浪神狗人》、《九降風》、《海角七號》、《囧男孩》的接力出品,而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台灣電影「新新浪潮」元年;2009年則因《不能沒有你》、《聽說》分別在評論與票房領域引發高度討論(加上電視劇《痞子英雄》爆紅),製作背景與高市、北市的密不可分,而可被定調為「城市行銷」的一年;那麼2010年透過《艋舺》打頭陣,《眼淚》、《一頁台北》、《台北星期天》、《第36個故事》、《酷馬》、《愛你一萬年》、《父後七日》、《第四張畫》、《當愛來的時候》、《老徐的完結篇》等類型、風格迥異的劇情台片宛若百花齊放般的上映,顯然昭告天下,曾經跌到谷底的台灣電影,現在踏著堅定的步伐回來了。

2011年絕對是理當大書特書的一年,不是因為建國百年的台片上映總數突破四十部的喜上加喜,而是在於台灣電影人在這一年內,齊聚一心完成了《賽德克.巴萊》與《10+10》兩部破格之作,改寫了台灣電影的未來。在那如今已然成為「傳說」的十二年漫長等待期間,《賽》片如何從無到有,寫下多少傳奇、創下多少紀錄,已經不是一篇評論、一本專書、或者一份專題研究的篇幅了。它已然成為你我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變成一個台灣夢的具體實踐,巨大到,我們只能茫然地深陷迷霧中,無法再以平常心看待它。至於由金馬影展一手促成的《10+10》電影聯合創作計畫,網羅十位老將與十位新銳,以「台灣特有」為中心題旨自由創作,藉由影像呈現創作者的史觀與台灣情懷,這是台灣屬於台灣電影人最原汁原味的浪漫,是一場空前、未必絕後的百年影音饗宴。

「台灣味」是一個看似微妙模稜、難以明確定義,卻又讓人無法忽視其存在意義的特定字眼。它既是語言,也是一種情境的建立;它可以是地域,更可以是不同市場的區隔;它是我們腳踏的土地、是我們熟悉的人情義理、是我們深感驕傲的文化主體的影像實踐。《雞排英雄》、《殺手歐陽盆栽》、《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票房上的成功,確認了「台灣味」的品牌優勢。其中,索尼音樂進軍台灣電影圈的處女作《那些年》尤其表現驚人,不僅全台總票房僅次於《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在香港更是長驅直入頻創紀錄,目前即將超越《少林足球》成為當地華語電影史最賣座亞軍。寫而優則導的九把刀與兩位執行導演廖明毅、江金霖合作無間,以他一貫的熱血激昂將自己的青春感懷映像化,讓全台觀眾從老至幼全數瘋狂,甚至連新、馬、港、澳等地華人觀眾也無法倖免。有趣的是,同樣改編自九把刀小說、由曾志偉投資、製作的《殺手歐陽盆栽》則是另闢蹊徑,將「台灣味」重新包裝,與港式無厘頭黑色電影混搭,雖然整體節奏不均、部份技術環節略顯倉促,卻意外成就一股難得的Cult片氣味。

陳駿霖 《256巷14號5樓之1》當然,「台灣味」的有無,與一部台灣電影的優劣成敗,未必有積極的對價關係。比如以電視電影規格、預算攝製完成的《靈魂的旅程》、《走出五月》、《與愛別離》、《帶一片風景走》、《寶島漫波》、《燃燒吧!歐吉桑》、《不一樣的月光》及五集迷你劇濃縮剪輯而成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精華版》,或是中型製作成本的《彈簧床先生》、《麵引子》、《皮克青春》、《電哪吒》,各自代表了不同創作者對於他們眼中「台灣主體性」的不同理解、詮釋與切入角度,也因此獲致了不同的評價、迴響與相距甚遠的票房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靈魂的旅程》與《不一樣的月光》分別由不同敘事角度辯證當代台灣原住民處境與神話傳說之間連結,對於真實與虛構、誤讀與刻板印象的分析與解構,令人耳目一新。

相較於上述努力在故事中擺置各類台灣元素的影片,陳宏一的《消失打看》與李啟源的《河豚》雖身處巨大的商業洪流,卻勇敢地選擇了另一種不妥協的獨特敘事手法(其實這兩部片與當代台灣的連結相當緊密,只不過是以一種較為抽象的方式);連奕琦的《命運化妝師》嘗試將驚悚懸疑類型與女同志題材結合;夫妻檔動畫人冷子健、高家淇則以五年時間、新台幣一億以上的資本,獨立開發、完成首部本土原創、自製的3D動畫長片《憶世界大冒險》,專注與堅持,很多時候其實才是真正的、更關鍵性的「品牌區隔」。

鍾孟宏 《回音》此外,不講求「台灣唯一」的跨國合製電影,在2011年也不缺席。許久未見的葉鴻偉及備受爭議的陳銘章分別在年中與年尾疑似為了影片所申請的輔導金結案而匆匆交出他們的愛情想像(《你是否依然愛我》與《藍色矢車菊》);近年事業重心移往中國的朱延平以一貫嘻笑怒罵詮釋《大笑江湖》,由人氣天團「五月天」親自主導、野心勃勃統合影、視、歌等流行文化介面的《五月天3DNA》,中、台合資改編暢銷繪本作家幾米同名原著的成長電影《星空》,倘若再加上台灣導演搭配中、港團隊的《到阜陽六百里》、《幸福額度》和《樂之路》,以及移民澳洲的羅卓瑤與中港團隊來台取景的《如夢》,台灣電影人和大華語電影圈的交流頻繁,只可惜平均水準依舊參差不齊。

最後,今年不僅是劇情台片發光放熱的一年,紀錄片的商業院線映演對於議題討論的與社會效應的擴大發散,相較於去年鋒頭健如《乘著光影旅行》和《被遺忘的時光》者,可說是再上一層樓。不過基於現實考量,有膽量進戲院映演的紀錄片,仍舊限縮於各界名人、公益或弱勢議題兩大類別。後者以楊力州與聯合勸募協會合作推動的《青春啦啦隊》為代表,前者則包括巧搭2012總統大選列車而討論不斷的《牽阮的手》(台灣民主運動先驅田朝明醫師與其妻田孟淑)、《阿爸》(寶島歌王洪一峰)、《金城小子》(中國畫家劉小東)、《日落大夢》(五行蔬菜湯原創者吳德勝),以及「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六部紀錄長片包括《逍遙遊》(詩人余光中)、《如霧起時》(詩人鄭愁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詩人楊牧)、《兩地》(作家林海音)、《尋找背海的人》(作家王文興)、《化城再來人》(詩人周夢蝶)。其中,《阿爸》及《日落大夢》皆由創作者記錄自己的父親,角度頗堪玩味;《尋找背海的人》剪接師陳曉東在金馬獎最佳剪輯獎項上打敗其他劇情片對手獲獎,是繼《音樂人生》之後又一指標性紀錄。

魏德聖 《登場》隨著《賽德克.巴萊》的完成、上映以至獲獎,以及2011年多部台片在票房、評價上的雙重肯定,「後海角年代」的台灣電影,如今終於得以確認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勉強可以與「產業」兩字沾上邊的光明階段。接下來,2012年的春節檔將由《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領軍,七部台片一字排開競逐票房的難得景象,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影氣勢磅礡地繼續著這場神奇旅程……。

(本文作者係知名影評人,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一書。評論文章不代表本館立場。)

1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