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牌獎《落番》導演唐振瑜專訪

 

【編按:甫獲今(2012)年第34屆金穗獎優等獎肯定的《落番》,日前又傳來榮獲第45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牌獎的喜訊。這部影片述說金門人在南洋異鄉打拼,歷經各種磨難,奮鬥有成後,相繼返鄉回饋故里的大時代故事。《落番》是新加坡「台灣電影一○○年」的活動開幕片,目前正在全台巡迴放映中。本文摘自本館最新出版的《電影欣賞》季刊第150期,原題〈另一種敘事/蓄勢──專訪第34屆金穗獎入圍創作者〉】

採訪、編輯:王志欽

專訪文稿整理:賈和平

導演 唐振瑜

這個主題是您一直關切的嗎?

對,因為我對海外的華人滿有興趣,而我主要是因為長期對金門的涉獵(事實上我很多的作品都以金門為背景),所以我對金門人比較熟悉一點,尤其剛好這幾年海外跑來跑去,都有接觸到金門人這一塊,後來覺得金門人在海外,金門這麼小的一個島,它居然散布在海外,包括台灣,居然是上百萬的人!它這個島實住人口才四、五萬人,在海外居然有上百萬人。金門早期因為土地貧瘠、人口飽和,所以要向外發展,他們才會出洋。也因為當時處在18世紀中葉,南洋很多地方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農奴制度的廢除,所以需要大量的勞工去幫他開發殖民地,剛好又是因為鴉片戰爭之後簽訂的「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海禁大開。一直到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清朝政府就准許出洋。所以出洋合法化後,當時就出現了很多賣豬仔,提供大量的勞工初洋,有的到金山往北美、有的往南洋、有的往呂宋或東洋。當時剛好金門人順著這一波逐流到了南洋打拚。基本上以當時來講,就像一開始的片頭拍的那樣,就是六亡三在一回頭:到南洋10個人去,有可能就是4個人撐到,最後剩3個人能上岸。因為當時醫療品質差,有一點瘟疫,可能整船人就報銷。有的到美國去,可能船上有五百多個人,一上岸可能只剩一百多個人;其他的就處理掉、丟掉,大概是這樣。然後上岸的也不見得會成功,成功的是少之又少,還有很潦倒的,最後連回來的錢都沒有,多可憐;成功的當然也有,當時會成功,因素除了他本身的條件,他肯打拚之外,也有很多因素。有些是因為有親戚在那邊,做了什麼行業,他去搭順風船,然後慢慢一步一步走出來,也有很多當時的產業。比如「九八行」(按:規模較小的「郊行」,即進出口貿易商),以當時來講,九八行不得了,開九八行的大部分都會致富;但是你現在開九八行沒有用,現在要從事科技、建築,才有可能(致富)。新加坡的首富,金門人,馬來西亞幾乎算是首富的,也是金門人。金門人太可怕了,他們的那種因為海洋性格、堅韌不拔,那種精神,可以承受各種挑戰,他們把他在家鄉所學會的技能就帶到那邊去了。

劇照

但是您本身不是金門人?

我不是金門人,但就是因為我對金門人的涉獵算是滿深的,當然是長期這樣(研究)的關係。

這應該不是您第一部關於金門的作品吧?

不是,主要是因為有時牽扯到經費的問題,我們有點像打工的性質,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機會可以讓我來呈現這樣的主題和故事,然後經費又還OK,才有可能拍嘛。事實上拍那個算是滿辛苦,因為我們走到紅樹林裡面,光那天我身體癢到不行,太可怕了,可以想像當初金門人他們在裡面生活!結果那些人現在變成是印尼人在做,紅樹林早期是金門人在砍,現在是印尼人。

你們那時候去拍時,劇組人員多嗎?

我這個劇組人員算還滿多的,二十來個人,算滿多的,因為我想盡量用電影的方式來處理它。但倒沒想到這個影片一拍了以後引起了效應,在馬來西亞幾乎算是造成轟動,不但轟動,而且連續演了一年,到現在還在演。

那這部片子本來就是短片嗎?

有80分鐘版本,在戲院演的時候,光馬來西亞十大首富就來了五大首富,這些那麼有錢人一開始根本沒有辦法坐那麼久,他們就問我:「你這個影片……?」我就知道他要問什麼?他想知道影片有多長?他擔心萬一不好看怎麼辦。結果他們部長也來了,他後來也問一樣問題。我跟他們說:如果不好看的話,坐個15分鐘就坐不下去了;如果可以看的話,那8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結果影片放完以後沒有人走,不但沒有人走,每一個人要跟我要光碟,甚至有一個客家大老(因為我們海外有很多的客家很大族群),他一直也希望能拍一個客家的《落番》。

這部片引起了一些注意,甚至我們駐新加坡的代表處,去年在新加坡辦了一個台灣電影一百年,選了李安、侯孝賢、胡金銓、李行等導演的片子;居然把《落番》選為開幕片,而且開幕片那天聽說還大爆滿。這部片到現在還在演,為什麼我會知道?因為他們有一個館訊,那些館訊居然還在提《落番》,上映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還不是只有這個館訊在提,包括我們駐外代表處的代表也在提。前不久我去馬來西亞,竟然還有報紙又來採訪我。記者連續跟我兩、三天做專輯。我當時在馬來西亞造成轟動的時候,報紙連續登了一個多月,各地的各大報。我們的葉金川剛好去馬來西亞,看到報紙,心想怎麼會有台灣的一部紀錄片在這邊造成轟動?報紙還是全版!馬來西亞的電視台後來甚至藉由我的影片做了一個13集的電視專輯,在馬來西亞的第八電視台播放。

他們滿用功的,一開始看到這個東西就意識到了?

對,因為是華人,剛好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很團結的:因為長期被馬來西亞人欺負,但掌握馬來西亞經濟權的是華人;但是他們官位就是不給你,你再怎麼會念書也不見得會考得上大學,他們馬來人就可以,他們不用怎麼念書就能當。像我們台灣也有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就是當地不好考,他們排斥得很嚴重,相對的是可能因為這樣,他們把華人文化,把傳統文化,或者民俗文化,都保存得非常好,那種儒家思想,那種感覺很重很濃。

劇照

他們電視版算是跟您影片一樣的題材?

類似,算是搭我的片。因為他們都很幫忙,沒想到這部紀錄片引發了很多幾乎不可能回金門的金門鄉親回來了。

他們當初也沒想到是這樣的淵源?

對,居然因為這部片子,大概回來了有幾百人,其中有一個很有錢的拿督,當初我問他說「你有沒有可能這一輩子有一天會回到金門?」他很直接的告訴我「應該不會了。」但他看了影片後就回來了,整個家族有二、三十個人一起回到了金門,當時我正好也在金門,我就陪他,他非常的高興,他說「我要再回來,我要把我的老家弄一個紀念館」。然後回來的還有七、八十個人,從來一輩子都沒有回來過的,就是因為我《落番》所引起的效應。然後他們跟我說:「你知道這段時間我們金門人在馬來西亞,連走路都有風,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個影片。」上次我們的台北電影節,我的紀錄片是唯一客滿的。

您當初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火?

沒想到,當初的想法只是想拍一個片子而已,看了這部片之後,每一個人都感動,既然有金門人說:當時有些金門阿媽,都成了雙頭家庭的受害者,甚至守了一輩子的活寡,應該給她們立個貞潔牌坊。

所以當時您在構思拍它的時候,怎麼去決定它的形式?那時候是怎麼想到這樣的方式?

其實我是邊走邊拍,但在之前我有先走一趟,有些答應要給你拍,但後來又不給你拍,我就只有靠著經驗,能呈現就呈現,不能呈現就只好變通,就一直在編一直在改。比如像日本的那一段,有一對夫妻他們就非常反對,因為他們為人處事很低調,老婆又認為沒有人可以取代先生(丹斯里楊忠禮博士),他老婆認為不可以隨便找個人來演;那時候我還設計他小時候的一些情景,他當時小的時候,看他爸爸用牛車載運木材回家,我想要呈現當時的情景,我還去找牛車,找路線,找場景,都找好了,最後他還是不讓我拍。後來我要離開吉隆坡的時候,就秀一場日本兵,我只希望讓他知道那一段是(關於)他的,我想拍其他的,可是他也不讓我拍。要不然我想拍他們以住的地方是高腳屋,在河邊,河邊一漲潮之後,都會淹起來,螃蟹都會爬到床上去,在睡覺的時候,可能牠會過來咬你一下,我都要設定這樣。

之後您想要拍劇情片嗎?

我會啊,我之前也有拍啊,我之前時機不對,但當時來講票房算賣得不錯,前陣子票房賣50萬都不容易,我賣一百多萬,也是金門的背景,我現在計畫一個電影劇本。

劇照

再說,現在整個國片市場起來了。

對啦,不過也要看,我現在都有在觀察,如果不觀察有很多還是會死。

現在真的是年輕人看電影多,像金門這種主題包裝一下還是可以做?

不行,金門這個不行,這是我拍完後的一個心得,因為台灣他比較不會去關心這種太人文的東西,幾部賣座的都是在地文化的東西,金門還是跟台灣有點距離,根據經驗來看,我不能那麼傻,整個弄金門,拍個以金門為主的電影,那我還是會死得很慘。台灣的觀眾不太會完全接受它,因為生活習慣各方面還是有落差。

將來還是要繼續拍片吧?

我算是滿老的,嚴格說我算是老電影人了,因為之前剛剛提到,電影根本就不行,我就自己有開公司,有投資,結果就失敗了,電影夢就破碎了。好不容易撐了一、二十年,才又開始拍電影。至少我再出發的時候,《落番》算是再出發的第二次,第一次是金門的那部,雖然沒有說多大的(成功),但是也有一點效應,還是有很多人認同,還被我們新聞局作為海外使館的典藏影片,也算是一個榮譽。

鼓勵您繼續做下去。

對,對,也有點榮譽在那邊,也表示說,我還可以,那一部是我毀譽參半的電影,但會讓你覺得我還可以更好,後面《落番》再出來,就表示說有一點在前進。當然也會更進步,要不然我覺得年輕人很快就會把你壓過去,我會擔心。所以我一直就會跟年輕人溝通,就希望我的作品不是給人很老套的感覺,雖然《落番》感覺好像還滿傳統,但至少是一個滿特殊的一個題材,我們回頭再看,所有好萊塢的大片,一個強片,一個什麼樣的片,畢竟它還是要很有程式,你看所有經典名片都是這樣,只要我觀念不落伍就好,我擔心我的的觀念會落伍。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感覺都被淘汰了,所以我跟年輕人,很多跟我們同輩,我很多會的,他們都不會,感覺我有跟著時代進步,這是我一個很大的收穫,如果我要走這行,我就必須要學,不然你沒辦法在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