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溫德斯的電影旅程:賽璐珞公路》

 

反對用影像說故事的導演
  「故事」是上帝的替身?
  還是吸血鬼,將「影像」的血吸得一滴不剩!

本書深入探討溫德斯的電影作品,
  如何顯示真實的時刻,解救影像的存在。

文.溫德斯(Wim Wenders, 1945)雖然較晚才加入所謂的德國新電影(Neues deutsches Kino, New German Cinema)運動,但今日,他卻是這波運動的成員中最具國際知名度、也最成功活躍的導演。

 《溫德斯的電影旅程─賽璐珞公路》是針對這位德國最傑出的導演的新近研究,書中深入分析他最著稱的吸引人的音樂與影像。

以溫德斯的作品整體和所有文字著作的核心關切為脈絡,來分析他個別的影片,這番關切即為:現代電影、一項完全由聲音與影像構成的記錄藝術為何自然地發展成主要是敘事性的媒介──傳統上,敘事的領域則一直關係到字詞與句子?

著重分析影片本身,清楚地辨識且批判地說明溫德斯主要的藝術動機:觀看的行為本身可以構成創造性的行為。

本書將探索與溫德斯電影美學至關重大的一些基本理論立場。第一章針對電影影像由於其攝影式本質而與現實產生的特殊密切關係,而也將討論這項說法所引發的衝突:電影影像中存在的現實其實只是一種幻覺、只存在這番影像中。第二章討論電影敘事,首先介紹溫德斯認為影像與故事互不相容的此一想法,然後進而分析溫德斯確實曾在其影片中講述的故事的敘事結構(儘管他不相信故事)。由於前兩章具有濃厚的理論性質,第三章將詳細分析從溫德斯的影片中選出的六部代表作,旨在針對前兩章所述的問題,並深入討論溫德斯的事業:從最早到最近的獨立劇情片,包括他最著稱的一系列冥想性質的紀錄片之一。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葛拉夫(Alexander Graf)

二○○一年獲得愛丁堡大學電影研究博士學位,出版了諸多當代電影著述。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臺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近期譯作為《王者之聲》、《氣候變遷政治學》、《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威徹爾先生的猜疑:羅德丘宅謀殺案》與《當世界又老又窮》。

《溫德斯的電影旅程:賽璐珞公路》(亞歷山大.葛拉夫 著,黃煜文譯,2012。台北巿:時周文化,本館索書碼:612 5454-4),書介資料由出版社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