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片的貢獻和影響

文/黃仁

【本館日前與寶米數位公司合作舉辦《阿嬤的夢中情人》特映會,這部以民國 60年代台語電影鼎盛時代為背景的喜劇片,受到普遍的好評,知名影史專家黃仁老師也出席了這場活動。黃老師蒐羅的電影史料汗牛充棟,著作不輟,他淵博的電影史知識,在最新編著的《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一書中可見一斑。本期電子報承蒙黃老師首肯,自該書之〈台語片的過去與現在(傳統與創新)〉一篇中,摘錄其中二節以饗讀者,並希望藉此喚醒國人,對台灣電影文化資產的重視──編按。】

2_clip_image001  

《新台灣電影》

1958年全省民營製片人代表四人到教育部陳情,這四位代表包括台北市片商公會理事長盧祖澤、亞洲影業公司總經理丁伯駪、東華影業公司總經理曾兆豐及南洋影業公司董事長林章。他們的陳情書,提出台語片對社會有五點貢獻,摘錄如下:

1. 1957年(民國46年),台語片生產逾百部,吸收遊資五千萬元,穩定經濟,全年台語片總收入達七千萬元,政府稅收增加三千萬元,節省外匯三百萬元。。

2. 台語片直接間接從業人員三萬人,減少社會失業人口三萬人。

3. 1958年台省人口一千萬,說台語者約七百萬;海外華僑一千三百萬,通台語者近四百多萬,足見台語片為當時最有利的社教工具。

4. 台語片的投資人、製作人和編導大半數是外省人,促進省籍融洽,貢獻很大。

5. 台語片有大半由公營片廠代為攝製,無形中促進公營片廠的業務和人才的進步。

2_clip_image002  

《兩相好》,李行導演,1962年

1956年,台語片興起的三、四年間,大量攝製,票房一再創新,大受觀眾喜愛,拍片數量急遽上升,對台灣電影業發生了以下有利的影響:

1. 初期拍攝台語片,由於藝術和技術人員不夠,於是空閒的國語片人員都參加了拍攝台語片的工作,使國語片藝術技術人員融合為一,不分彼此。台語片為國語片界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國語片也為台語片造就了很多新的人才。互補互利。

2. 五十年代初公營的三製片機構,拍片甚少,經常停工休息,台語片興起後,多租用公營三廠拍片,使三機構增加了很多收入。工作人員也大有實習發揮機會,同時培養了新生代。

3. 台語片不但有國內市場,且南洋一帶有很多閩南籍華僑,喜愛鄉音的台語片,外銷也甚受歡迎,所以在宣傳和經濟收入上都有收獲。有助整個台灣影業開拓海外市場。

4. 台語片生產量多,需要大量演員,除就原歌仔戲班和台語新(話)劇團中,發掘演員外,也訓練新人,培植了大量新血。間接為60年代電視興起培養人才,建立節目基礎。

5. 新的導演增加,編劇方面也有不少新人創作較好的劇本,引起了社會上對電影投資的興趣,為60年代國片,創造有利環境。

6. 為台灣電影創立本土化的台灣意識和台灣經驗的歷史傳承,寫出台灣人受殖民統治和堅忍的性格。

7. 台語片拍攝除部分利用外景、實景和租用公營片廠外,新建製廠較具規模的有華興、湖山、東影、華國,為60年代的國語片建立基礎。

8. 不少台語片水準超越國語片,如《瘋女十八年》、《相思枝》、《青山碧血》、《錯戀》、《阿三哥出馬》等等有許多外省人影評為證,不能因部分搶拍濫拍片,而抹煞台語片成就,台語片是因廈語而起,是真正後來居上。有人說「廈語片後來居上」與事實完全相反。

台語片最大貢獻,是培養了多位外省人的國語片大導演,如李行、張英、張曾澤、莊國鈞等,他們多不會講台語,靠副導演和攝影師溝通,不少工作人員和演員也會講國語。

2_clip_image003  

《王哥柳哥遊台灣》,李行導演,1959年

我在北京《電影藝術》雜誌刊登的〈台灣社會的變遷與製片事業的發展〉中提到,「台語片的崛起……使大陸來台的影人有工作機會,尤其是新生代影人有從影機會。」國語片大導演李行的經歷就是最好的例證,他說:「我拍的台語片,是磨練了我做導演的經驗,使自己有一個臨床的經驗,對我後來做國語片導演有很大很大的幫助。」這就是台語片對台灣影壇的貢獻。

香港電影資料館2012年出版的《香港廈語電影訪蹤》是一本十分難得最完整廈語片電影史,但仍然有不少缺點,廈語片目有不少是台語名片,在海外放映,以廈語片宣傳,被列為廈語片,如《基隆七號房慘案》、《茫茫鳥》等等,在《香港影片大全》一書中,也有好幾部陳文敏導演的台語片,被列為廈語片,經我指出已不再列入。

該書中還有說,台語明星演廈語片說台語,廈語明星演台語片說廈門語,廈語、台語已混淆不清,還說廈語片在台灣稱為台語片,台語片在海外上映稱為廈語片,兩者更混淆不清,其實這都是宣傳手段,該書也未澄清兩者的差別。

中華文化是個多民族、多語言的文化,雖然我國已有統一的語言,但並不排斥其他地方語系的存在,因此,中國電影和中國戲劇一樣,除了國語電影成為主流外,其他地方語系電影仍有生存空間。目前中國大陸也還有少數地方語電影,何況台灣電視、廣播都是國台語並用。目前,台語電影在本土文化的重整聲中,已有《悲情城市》打進世界市場。

廈門2012年《台海》雜誌第56期別冊中刊登記者甘麗紅寫,閩南話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文中,有如下的論述:

戲曲是閩南文化最具活力的藝術方式,極富閩南風味的歌仔戲、布袋戲更是將閩南話的美發揚到極致,或喜或悲,或狂或癲,舞台上的一次次念唱,熟悉的鄉音常引起民眾的共鳴。

又說:

閩南歌曲成為風靡兩岸的流行歌曲,《愛拼才會贏》深深地唱出了閩台地區民眾愛拼的精神,《歡喜就好》又讓人體會到那種看透浮華的灑脫,而《浪子的心情》、《金包銀》又讓聽眾有了四處漂泊的感傷。

本人深有同感,如《雨夜花》台語歌詞譯成日語演唱也很受歡迎。

附錄

兩次台語片影展

2_clip_image004  

《錯戀》,林摶秋導演,1960年

1957年由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社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年11月30日在台北國際學舍舉行閉幕典禮,由徵信新聞社社長余紀忠主持。這次報名角逐「台語片影展金馬獎」的各電影公司影片共有32部、登記「觀眾票選十大影星銀星獎」的男女明星有90人、參與票選民眾有152,016人次,競爭十分激烈。「金馬獎」部分由十四位各界專業家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委員多數都懂閩南語,且半數為本省籍,包括教育心理學家蘇薌雨、歷史學家陳紹馨、劇作家李曼瑰、作家陳紀瀅、藝術攝影家郎靜山、劉達人、畫家藍蔭鼎、陳清汾、導演袁叢美、製片家吳強、舒曉春、音樂家李金土、影劇專欄作家鄭炳森(即老沙),以及小說家林海音。其中除原定的十一項「金馬獎」及十名「銀星獎」外,另增設有榮譽獎一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十名,全部得獎名單如下:

1.1957年台語片有兩次影展,徵信新聞主辦的金馬獎

最佳影片:本屆保留╱最佳編劇:洪聰敏(代表作品《青山碧血》)╱最佳導演:張英(代表作品《小情人逃亡》)╱最佳男主角:康明(代表作品《萬華白骨事件》)╱最佳女主角:柯玉霞(代表作品《三美爭郎》)╱最佳男配角:歐威(代表作品《金山奇案》)╱最佳女配角:洪明麗(代表作品《基隆七號房慘案》)╱最佳童星:黃慧書(代表《小情人逃亡》)╱最佳攝影:陳忠義(按:12月8日公佈成績時為陳義興,代表作品《心酸酸》)╱最佳音樂:本屆保留╱特別獎(故事):張深切(代表作品《邱罔舍》)╱特別獎(技術):莊國鈞(代表作品《萬華白骨事件》)。

2.銀星獎(最受歡迎影星) 依序為小豔秋、小雪、何玉華、柯玉霞、洪明麗、田清、白蘭、白蝶、趙震、林翠華。

3.優勝獎 依序為戽斗、小燕、洪洋、李佩玲、白蓉、鷺菁、張麗娜、鍾瑛、歐威、李蕾。

4.榮譽獎(獲頒銀杯,由台語片影展委員會贈送) 小雪。

1965年由《台灣日報》主辦的「民國54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6月22日在台北中華體育館頒獎,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主持大會頒獎,近百位台語片男女明星在典禮中穿插表演精彩歌舞,吸引了滿場熱情的影迷。獎項方面與八年前的「台語片影展」極為類似,都分為觀眾票選與正式競賽兩大類,前者由觀眾投票產生,頒給寶島獎;後者由主辦單位遴選的評審委員評選產生,頒給金鼎獎。影展的評審共有九位,分別是台中市政府秘書江燦琳(專長文學)、中興大學教授林碧滄(專長教育)、東海大學副教授高振華(專長教育)、光華戲院經理陳培殷、彰化縣文獻委員會委員賴熾昌(專長文史)、彰化銀行總行高級專員兼科長何敏璋(專長影評)、靜宜文理學院副教授高雅美(專長音樂)、台灣日報副總編輯梁舒里(專長新聞),及中台印刷廠經理林雲鵬(專長攝影)。

金鼎獎全部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主題獎:林東陞∕最佳影片:《求妳原諒》∕最佳導演:張英∕最佳男主角:陳揚∕最佳女主角:白蘭∕最佳男配角:楊渭溪∕最佳女配角:周遊∕最佳攝影:陳忠信∕最佳編劇:王薏雯(即王滿嬌)∕最佳剪接:沈業康∕最佳音樂:黃錦昆∕最佳作曲:廖欽松∕最佳歌唱:紀露霞∕最佳藝術設計:林重光∕最佳男童星:小龍∕最佳女童星:陳明利(本名陳明莉)∕最佳技術導演:林福地∕最佳男喜劇演員:矮仔財。

(以上內文及書影由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評論文章不代表本館立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