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_100122 

文/梁良

說起來,丁善璽導演其實是跟李行、白景瑞、李嘉等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在國片影壇出道的資深前輩,他科班出身,能編能導、才華過人,各種題材無所不拍,創作足蹟遍及港台大陸,工作能力超人一等,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歲月,應該是屬於響叮噹的「國片大導演」之列才對。然而,當丁導演不幸於2009年11月21日過世後,我們的新聞界反應卻是頗為冷淡的,報導不多,篇幅也小,連很多圈中人都不知道他已過世的消息,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話說回來,一生總共執導過69部影片之多的丁善璽,為什麼會那麼輕易地被人遺忘呢?他曾經在1974年拍過被譽為七十年代最佳鬼片之一的《陰陽界》,但如今在台灣提起「鬼片導演」,人們只會記得《秋燈夜雨》等片的姚鳳磐;他也曾經在1971年拍過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落鷹峽》,但被問到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初俠義動作片導演,應該都會回答是《路客與刀客》的張曾澤;而在「邵氏」任編劇時已寫過《江湖奇俠》和《大醉俠》等武俠劇本,自己執導的第一部作品《虎父虎子》和最後一部作品《將邪神劍》也都是武俠片的丁善璽,更從來沒有被人提及是一位武俠導演。以此類推,在丁導演最走紅的1970年代可以每年開拍達七、八部(1976年甚至高達九部)之多的影片,自然也就是純粹為賺工錢而拍並容易被人遺忘的影片。這種影片大量虛耗了丁導演原有的才華,以至使他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逐漸走下坡,連早期拍來得心應手的類型後來也走樣了。幸好,從華語電影史的角度看,還是有一種影片不會忘記丁善璽,那就是歷史大片,尤其是戰爭歷史大片。

台灣影壇的大型戰爭片類型不是由丁善璽導演開創的,首開其鋒之作應該是李翰祥在1970年為中製廠導演的抗日諜報片《揚子江風雲》,此片創下票房佳績,在台灣帶動了一陣諜報片熱潮。不久,丁善璽個人也首次接觸了革命先烈傳記片《秋瑾》(1972)。由於當時正流行《精武門》式拳腳功夫片,因此革命女傑也被拍成功夫高手。據說《秋瑾》一片在拍攝時於片廠中引爆炸藥,驚動了七海官邸的蔣經國,使他意識到電影與革命的關連。而在這一年的9月29日,發生了「中日斷交」事件,一時群情激憤,民心士氣有待紓解。10月,中影總經理龔弘卸任,改由製作過《揚子江風雲》的中製廠廠長梅長齡接任。中影受命製作鼓舞民心士氣的影片,梅長齡遂將其過去在中製廠籌拍的「張自忠傳」改為《英烈千秋》,交由剛拍過《秋瑾》的丁善璽負責編導。就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丁善璽拍出了生平的第一部歷史大片。由於將士用命,國防部全力支援;而丁善璽也集中精神全力以赴,終於將一部命題作文的「政策電影」拍成了一部場面盛大、氣勢磅薄、氣氛感人,令觀眾由衷喜愛的「愛國電影」。

《英烈千秋》在1974年推出上映,馬上造成轟動,不單在台灣創下極高票房,當年國慶期間在香港上映也大受歡迎,一時之間帶動了公民營機構紛紛開拍愛國影片,丁善璽也從普通的多產導演一躍而成為國片大導演,1975年在第22屆亞洲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獎,確立了他是「政策電影第一人」的影壇地位。中影公司打鐵趁熱,繼續支持丁善璽率領男主角柯俊雄等《英烈千秋》班底開拍製作規模更大的愛國電影《八百壯士》,描述抗日戰爭期間,國軍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女童子軍楊惠敏冒死為他們送上國旗的故事。本片在票房上再創高峰,並在1976年在第23屆亞洲影展再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林青霞)和最佳女演員特別獎(徐楓),成績傲人。

令人好奇的是,在台灣影壇正流行大型愛國電影風潮、公民營電影公司一窩蜂開拍這類電影之際(這兩、三年間的代表作就有《吾土吾民》、《女兵日記》、《梅花》、《八道樓子》、《筧橋英烈傳》、《大摩天嶺》、《海軍突擊隊》等),身為領軍人物的丁善璽導演卻跑到香港去為嘉禾及其他一些獨立製片公司大拍名不見經傳的一些小片。畢業未幾的筆者於1975年也因緣際會為丁導演當了兩部小片的副導演(《大千世界》、《盲女奇緣》),親眼目睹丁導演同時在嘉禾片廠的A棚和B棚輪流喊「開麥拉」,在燈光組打燈的空檔還能在膝上的稿紙奮筆疾書新片劇本的爭分奪秒高效率,超人功夫令人嘆為觀止!後來有一段時間,他更寧可犧牲自己的導演事業,隱身幕後幫忙成龍拍《A計劃》等商業大片。如此一來,丁善璽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導演名聲逐漸流失。

1978年之後,丁善璽再次返回台灣開拍自己的影片,企圖以生活性的小片,如《永恆的愛》、《小小世界妙妙妙》和《我愛芳鄰》等片重新出發,但觀眾反應冷淡,業界也似乎認定「丁善璽應該是導演歷史大片的人」。終於在1980年,丁導演為大星公司開拍了一部描寫黃花崗革命先烈的《碧血黃花》,證明了當他能夠專心創作時,他的導演才華是仍然存在的!本片的敘事技巧相當細膩感人,令丁善璽獲得第28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碧血黃花》也獲得第1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由於這一次的成功再出擊,當1982年中影和邵氏決定合作「全明星包裝」的商業化愛國電影《辛亥雙十》時,導演一職自然又落到了丁善璽手上。此片的製作思路跟去年中共慶祝建國60周年開拍的《建國大業》大致無異,網羅在片中亮相的港台大明星少說也有五、六十名,而且武打動作的重要性已完全取代了早年政策電影的政宣作用。此片如出品公司所願獲得了第1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但其藝術表現其實已較《英烈千秋》時期衰退了很多。
在1980年代中期,中國大量開拍統戰意味頗濃的《血戰台兒莊》、《西安事變》、《孫中山》等戰爭及歷史大片,台灣影壇也不示弱,開拍《唐山過台灣》、《八二三砲戰》、《國父傳》、《旗正飄飄》等性質相近的大片反制,其中後面三部影片均由丁善璽導演,可見他「政策電影第一人」的影壇地位始終沒有別的人可以取代。可惜愛國電影流行的時代畢竟變了,丁善璽自己的導演功力也變了,因此幾部影片推出後的反應都不如預期。「歷史大片」這種類型,也隨著台灣影壇的不景氣而在近二十年走入歷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