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周星星

用電影來行銷城市,這趨勢方興未艾;我們不得不佩服《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2006) 的製片跟這個創造流行的創意點子。因為,打從電影誕生之際,例如盧米埃兄弟 (freres Lumiere),他們就在拍攝法國里昂 (Lyon) 的工廠、火車站,因為電影總是在拍攝人群最多的地方、因為這樣才會有故事,也因此電影大多都在呈現城市的生活。

但是,城市又有規模之分:小城、城市都還只是都市而已;但是像紐約、倫敦、巴黎、台北、東京,那已經是大都會 (metropolis) 了。大都會已在電影中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也一定會再繼續下去;因此,可以想見,再用更多的不同的觀點、翻新的觀點、創新的手法、革命的光線來拍攝大都會,再在大都會裡面找出更多的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世代、潛藏的危機、躲藏起來的地下人物、他們的故事,絕對會是電影不斷地再增生魅力、吸引觀眾再進電影院的原動力。

城市具備千百種面貌,不管是大規模的地景 (paysage),還是不同的地區 (quartier) 的景點 (sites),它的建築、它的居民所透露出來的人情味,例如語言、交談的話語、城市的聲音,或城市人的服裝、態度、購物的行為、他們的休閒生活,透過電影,就能夠讓全世界的觀眾認識了那一座城市、它的居民,甚至認識了那一個國家。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說,看了侯孝賢的電影,他可以猜想台灣年輕人是怎麼樣談戀愛。電影的魔力竟如此之大。

紐約跟巴黎是兩座非常特別的大都會:它們一個在大西洋西側、一個在大西洋東側,各自成為北美洲以及歐洲的文化大都會。透過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跟其他的新銳導演(例如傑姆士˙葛瑞 (James Gray)),以及其他不計其數的作家、小說家,紐約已然成為美國社會的縮影:民族大熔爐跟日常生活的無限衝突。透過法國新浪潮以降的諸位電影導演,透過依舊是不計其數的法國作家以及自外國移入巴黎的戀法人士 (francophiles),例如瓦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山繆˙貝克特 (Samuel Beckett)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巴黎儼然成為歐洲大陸最吸引文思的泉源之鄉。我們可透過認識紐約、巴黎,來反省我們台灣自己的城市像是台北、高雄或大溪之類的城鎮。

這一次,藉由金車文藝中心所主辦的【城巿與電影】系列活動,讓我們來暢快地辯論城市、聊城市。《錦城春色》(On the Town) 就是在講紐約,《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則是間接地帶出巴黎的人文風情(雖然依舊是很觀光式的);但映後的座談會絕非僅只是電影評論而已,我們期待能跟所有聽眾一起談論紐約、巴黎、其它的大都會,一起為城市的命題書寫出不同的觀點、翻新的觀點;就像電影必須不斷地改寫城市,我們也應該不斷地用文字、用意見來書寫城市,讓電影跟城市的辯證更加促進城市的進步、讓居民活得愜意。

城市的意義不應該是由座談人引導出來、獨佔詮釋權;而是應該要由居民、公民為他們自己的城市建築出意義,穿出、走出城市的味道。觀看城市,不能沒有你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