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魂索》:又有同性戀又有謀殺案


王哲
  

  1924年,兩名芝加哥高材生冷血殺害一名 14 歲的少年,僅僅只是為了實驗「完美犯罪」的理論。後來英國劇作家 Patrick Hamilton 以此真實事件改寫成舞台劇《Rope's End》,劇情描述兩名同志高材生深受尼采的超人理論所影響,竟安排一場完美的謀殺計畫,將自己的同學勒殺,並把屍體藏在書櫃中,還邀請死者的親友前來犯案的現場開派對,甚至將藏屍的書櫃當餐桌,讓不知情的親友們圍繞在餐桌旁飲宴。這個劇本在1948年為希區考克改拍成電影,就是著名的《奪魂索》(Rope,1948)。

  猶記得大學時學習電影方法時,教授以《奪魂索》為例講授攝影機的運動技巧,最為人稱道的是希區考克利用該片來作一鏡到底的長拍鏡頭實驗,當然,以當時的攝影技術而言,一鏡到底完成一部劇情片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希區考克巧妙的利用一些手法來切換鏡頭,例如當鏡頭掃過某個牆壁的陰影處,便可以趁黑更換底片,繼而達到銜接不輟的長拍效果。這種長拍方式隨著攝影器材的改良,在當今已非難事;俄國電影《創世紀》(Russian Ark,2002)便以手持攝影90多分鐘一氣呵成、一鏡到底完成;然而,在六十年前,希區考克就能有這種旺盛的企圖心與實驗精神,實屬不易。

  現今再回頭細看《奪魂索》,一鏡到底的攝影妙招已經不再令人感到驚喜,取而代之的是對該片的背後所呈現的社會氛圍的關注。在四、五○年代,美國社會是相當保守的,《奪魂索》中所透露出來濃郁的同性戀氣息讓許多人無法接受,儘管希區考克在改編成電影時已經設法去掉許多舞台劇原有的同性戀內容了。除了碰觸到同性戀的禁忌外,片中眾人將形同棺材的藏屍書櫃當餐桌,在上頭品嚐美酒佳餚的場面也令人感到噁心與不快,雖然我們已經領教過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將美食與血腥並置的震撼,但是在保守的四、五○年代,這種類似「戀屍癖」的題材的確是夠讓人傻眼了。

  然而,就如同編劇 Hume Cronyn 在DVD的訪談裡所言:「如果只是謀殺案,Hitchcock不會很有興趣,如果只是同性戀的故事,Hitchcock也不會很有興趣,但是又有同性戀又有謀殺案,Hitchcock就會有興趣了。」是的,這就是希區考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緊張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