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電影體質總檢討

文/周星星

《電影筆記》九月號有一篇由主編史鐵番˙德羅姆 (Stephane Delorme) 親自撰寫的長篇論文,大致檢討這十年間的法國電影。文章篇名為〈逃亡大王(複數)〉(Les rois de l'evasion),取出法國電影以「逃避什麼什麼」為共相。

「在首都的大街上,時值夜晚,一男一女有如剛來到這世界般,全裸著在街上奔跑……」,這是阿諾˙拉黎厄 (Arnaud Larrieu) 跟尚-馬黎˙拉黎厄 (Jean-Marie Larrieu) 這一對兄弟檔導演的科幻片《世界末日到了》(Les Derniers Jours du monde, 2009)。某個男人跑進森林裡演他的末代啟示錄,這是貝禾童˙波內洛 (Bertrand Bonello) 的《論戰爭》(De la guerre, 2008)。一同性戀中年男人跟一異性戀年輕女人手牽著手一起躲避社會民眾對他們的追殺,這是阿藍˙戈伊侯迪 (Alain Guiraudie) 的《逃亡大王(單數)》(Le Roi de l'evasion, 2009)。為什麼這些角色們要逃離城市、逃離社會?這些導演們要把法國電影帶到哪裡去?

但二○一○年還又有更新的發展:札維耶˙波瓦 (Xavier Beauvois) 的《一些人跟一些神》(Des hommes et des dieux, 2010) 講一些基督教修士拒絕離開他們位在阿爾及利亞鄉間的修道院;一位男經紀人號召一些肥肥的舞孃組成一支新滑稽歌舞團,自創他自己的小宇宙,這是馬提厄˙阿馬黎克 (Mathieu Amalric) 自編、自導、自演的《巡迴》(Tournee, 2010);兩對夫妻玩起換妻換夫的性愛遊戲,這是安東尼˙寇迪耶 (Antony Cordier) 的《快樂的少數人》(Happy Few, 2010)。對史鐵番˙德羅姆來說,這是「和這個世界保持一點距離」,「孤立地活在烏托邦裡頭」。

這二十年來,法國電影給人比較多的印象其實是:自然主義,以及描繪法國社會的現實世界。例如阿諾˙戴普勒相 (Arnaud Desplechin)、帕思卡兒˙費宏 (Pascale Ferran)、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描繪資產階級家庭的紛爭,布呂諾˙杜蒙 (Bruno Dumont)、札維耶˙波瓦、艾利克˙宗卡 (Erick Zonca)、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描繪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衝突。社會的環境,始終在劇情片領域主宰創作思維。也因此,一旦離開社會環境,例如逃到鄉間或異地,就會顯現出差異。

這十年間,成績最優異的法國導演絕對是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 (Abdellatif Kechiche),他陸續以《都是伏爾泰的錯》(La Faute a Voltaire, 2000)、《愛情躲貓貓》(L'Esquive, 2004)、《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 2007) 一躍成為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但他也把他的電影定位、定向到寓言 (la fable)、史詩 (l'epopee) 的格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