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默片≠靜默:不曾真正「靜默」的默片

EDM-20121019  

文/陳煒智

     電影的聲音,打從默片時代就有。

      沒錯,「默片」時代的電影放映活動,是充滿聲音而從不曾真正靜默的。當代曾有不少影展單位或電影博物館,以為默片「應該」靜默而沒有聲音,轉而要求前往一窺堂奧的觀眾必須靜坐在沉默中,凝視大銀幕上的影像,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這才配叫作默片。

      實際上,在默片時代,講究一點的電影公司,會連同影片一起,把定版曲譜派送到電影院,由常駐的豪華大樂團對著銀幕現場演奏,或由電影院專屬的風琴師,一邊演奏音樂,一邊利用風琴作出各種音效。普通一點的,則由電影院專屬的鋼琴師、提琴手等等,現場自由發揮;或者更廉價一點的,搬台留聲機,墊一點背景音樂,就算了事。

      這幾年各大國際影展不約而同開始將關注焦點移向所謂的「舊片修復」工作成果,自然地默片也在修復、映演的片目中。2010年的柏林影展堂皇展出由2008年尋獲的佛列茲朗(Fritz Lang)《大都會》(Metropolis)遺失片段拼組而成的「修復版」《大都會》,更使默片保護、修復、映演(多由現場樂隊伴奏)的種種儀式性的流程,深受現代影癡朋友矚目。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從《光陰的故事》到《一一》》

1012-EP_121012_BOOK  

台灣電影人楊德昌(Edward Yang)經歷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在中國大陸出生、台灣長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畫文化的影響。年輕時曾前往美國學習,並成為資訊工程師,卻在33歲時,懷著一股對電影的狂熱愛好,選擇了轉行拍電影,開啟自己的另一段人生。

本書的第一部分介紹楊德昌的生平,第二部分詳解楊德昌的八部作品,第三部分收錄了許多珍貴素材:

首先是喚起人們對楊德昌作為一位藝術家的記憶的大量視覺資料,由楊先生的遺孀彭鎧立女士提供,其中有許多未曾出版;接著是楊德昌本人所寫並發表在當時報紙上的兩篇文章,第一篇有很強烈的自傳特徵。第二篇則是對當代科技變革的思索。

然後是其他導演們的見證,有的是楊德昌在台灣好友們(如侯孝賢導演、戴立忍),有的則極為看重楊德昌的作品(如中國導演賈樟柯、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以及楊德昌的朋友資深影評人皮耶.里斯恩特(Pierre Rissient)撰寫關於楊德昌的回憶,他在歐洲不遺餘力地推廣楊德昌的作品。最後的三篇文章則由三位電影權威人士從特殊的角度撰寫,深入挖掘楊德昌作品的重大面向,這三位分別是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英國的亞洲電影專家湯尼.瑞恩斯(Tony Rayns)和台灣的教授吳珮慈。

本書特色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康活動:即日(10/12)起新辦本館一年期會員,好禮雙重送:《過影》或《大明星》書1冊+《麵包情人》交換券2張 數量有限 送完為止。

 

 

 20121012  20121012b  20121012c

會員服務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會員申請辦法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過往找到未來:義大利波隆納Il Cinema Ritrovato影展見聞

EDM-20121012  

文.攝影/孫如杰

      為了因應電影的數位修復趨勢,今(2012)年夏天,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特別派員參加由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舉辦的暑期學校(fiaf Summer School),遠赴國際知名的電影修復機構「失而復得影像實驗室」(L'Immagine Ritrovata)學習。而這間附屬於義大利波隆納電影資料館(Cineteca di Bologna)的電影修復實驗室,同時也是以馬丁.史科西斯為首的世界電影基金會(World Cinema Foundation),長期合作協助修復世界各國電影文化遺產的單位。參與該資料館舉辦的Il Cinema Ritrovato影展,觀摩各場修復版經典影片的放映,也正是課程的教學活動之一。

1012-2_clip_image001  

波隆納市中心Piazza Maggiore廣場

      這個取名為Il Cinema Ritrovato的影展,譯成中文有「再發現電影」的意思。影展致力於發掘那些罕見與鮮為人知的電影,特別聚焦於電影發明初期與無聲電影時代,同時也是目前國際間主要放映修復後電影的影展之一。影展主席是一位來自芬蘭的電影史學家與導演Peter von Bagh,他曾擔任芬蘭電影資料館館長,目前仍是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電影史的教授。影展活動於六月底至七月初在波隆納舉辦,今年邁入第二十六屆,放映活動為期八天,時間雖然不長,但吸引著來自歐美與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來訪觀眾包含參加電影修復課程的學員、電影檔案管理員、策展人、數位修復設備的廠商代表、經典電影的發行商,且出入及往返各放映場地途中,還會遇到不少國際知名影人或電影學者,甚至吸引美國電影學者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每年固定到訪。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員贈票活動:《麵包情人》交換券

20121005a  

活動時間:10/5(五)起至首輪戲院下檔止
活動地點:首輪上映戲院
洽詢電話: (02) 2392 4243 分機20、22、23
索票辦法: 
1、 限本館年費會員,十月新會員一人二張,其餘會員一人限索一張,數量有限,索完為止。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默之聲:大藝術家的時代

 

20121110l  

為了讓影迷們重溫/挑戰這些影史經典,電影資料館十月份規劃了「沈默之聲:大藝術家的時代」專題,選映了包括《最後一笑》、《爵士歌手》、《日出》、《肉體與惡魔》、《M》、《我們等待自由》、《城巿之光》、《大國民》、《萬花嬉春》等在內的近10部影片,皆是今(201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大藝術家》致敬、緬懷的影史瑰寶。我們希望經由這些名片的欣賞,可以引發觀眾重新認識電影製作者作為藝術家的本色;電影作為娛樂產品之外,也可以是藝術作品的特質。藉由親近這些作品,冷藏在片庫中的「沈默」膠捲,透過一群電影創作者的熱情,才能在新時代重新「發聲」,而再度找回它發光的靈魂。

放映作品:
最後一笑/爵士歌手/日出/肉體與惡魔/M /我們等待自由/城巿之光/大國民/萬花嬉春/大藝術家
特別加映: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Aj 電影欣賞學刊 101年夏季號》

 

1005-EP_121005_BOOK  

目錄

編輯室報告
林文淇 作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孜矻的影史切片:評《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

EDM-20121005  

聞天祥。《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360頁
1005-2_clip_image000  

文/林忠模

      為數不多的台灣電影相關著作中,台灣電影史的書寫極為鳳毛麟角。除了葉龍彥的《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及盧非易的《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似乎很難再找到類似的影史專書。不可否認的是,此類宏觀書寫本就極為不易,材料的考證、篩選,在在考驗書寫者的能耐;再者,面對歷史事件如何拿捏觀察距離,不惑於彼時當下的蕪雜細節及偏見,建立起中肯的史觀,則是更大的挑戰。倘若前述這兩本著作的困難,在於相隔的時間距離而多得從二手資料切入,不易掌握時代氛圍;那麼試圖寫作近二十年來的台灣電影史所面對的,不僅是台灣自解嚴、走向民主開放以來,整體社會氛圍變化的劇烈;還有台灣電影延續新電影時期以降、自國家政宣關係中開始鬆動後,應變於重新形塑、結盟的政經結構的歷程。一方面,政府為了因應加入關貿總協(GATT)及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時程壓力,從1994年起開始在外片拷貝數、映演戲院數量上逐步放寬限制,致使本地商業電影版圖在好萊塢電影的大舉壓境下快速崩盤;二來,在電影工業瓦解、製作人才快速流失的情形下,同時縮限了電影藝術創作以及新秀導演養成的空間。或許我們可說,台灣電影的發展在這二十年來,其實是處於市場徹底洗牌後重新摸索在好萊塢全球化行銷底下的生存之道,同時在這樣的環境裡艱難地探勘各種全新的嘗試。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