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燈籠的背後--柏格曼的電影世界試探
一九八九年,柏格曼又寫了一個電影劇本,片名是《好意》(Good Intentions),交由以《比利小英雄》一片聞名全球的丹麥籍導演奧古斯特拍成電影。《好意》也是一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影片,可以說是承續《芬妮與亞歷山大》的家庭編年史,後者的靈感來自柏格曼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童年回憶以及他自己親眼所見父母地獄一般的婚姻生活;《好意》則可以從柏格曼新近出版的自傳《魔術燈籠》中追溯源頭。然而,自傳並沒有真正著墨於他父母的婚姻,但他曾表示稍後要完成,《好意》這部影片即是銜接在《魔術燈籠》之後另一次有關他父母婚姻生活的告白。 柏格曼出生於一九一八年,他的母親出身中產階級,不但容貌出眾,而且聰明穎慧,才華橫溢。他的父親是路德教會的牧師,儀表堂皇,穿著整齊光鮮,算得上是標準的北歐型美男子。然而,他父母的婚姻卻註定是一樁失敗的結合,兩人的個性極端不同,父親嚴肅而神經質,母親則是熱情浪漫。在《魔術燈籠》中,柏格曼就曾經描寫到母親的紅杏出牆,以及父母互相撕破臉鬧到要離婚,後來沒有離婚據說是為了三個小孩的緣故。 牧師對小孩的管教極為嚴厲,動輒施加鞭笞叱罵,這遂造成了柏格曼日後的叛逆性格,在他的青少年時代漸漸產生對父母和家庭的不滿情緒,也變得桀傲不馴,不肯循規蹈矩,父親對此早已憤忿不滿,就在他大學唸了一半決心輟學那一年的某一天,父子兩人終於反目成仇,互相厭惡的情緒遂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爭執中牧師打了兒子一巴掌,柏格曼也不甘示弱,把老子一拳打倒在地,當母親試圖調解時,柏格曼也順手打了她一個耳光,然後回房收拾行李,就此離家出走。 柏格曼在功成利就之後,回憶起以前嚴格的家庭生活時,曾經這樣說過:「這個嚴厲的中產階級家庭為我塑造了一面牆來反擊,使我愈磨愈銳利。同時他們也提供了我一些價值,像效率、準時、對金錢的責任感等等,這些雖然是中產階級的作風,其實正是生活上的一種紀律,對藝術家而言相當重要。雖然如此,青年時代的柏格曼還是不顧父母親的某些價值觀,而成為中產階級的叛逆,但在叛逆份子中,他又因為受到嚴格家教的某些影響,而成為其中的異端。他的電影作品中所散發的獨特氣質,以及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批評,正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現,他的宗教觀、愛情觀,以至於全盤的人生觀,無一不是受到家庭背景及生長環境的重大影響。(本文節錄自遠流出版社出版之《柏格曼自傳》序言)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