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黃建業 01 台灣建築影像的感性不再 楊德昌自小就崇拜貝聿銘並曾申請到MIT和哈佛的建築系,事實上也是在影像中,傑出地運用建築結構和戲劇關係的導演。像《青梅竹馬》、《恐怖份子》都是很好的例子。楊導演的謝世,仿彿讓台灣建築,少了呈現另一種感性的機會。
02 我們失去了反叛青春的代言人 由於他青春期的經驗,楊德昌特別對反叛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特別的細緻詮釋,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光陰的故事》都存在極清新的同情筆觸。就像他常想起他中學時家附近的《?閣冰果室》充滿著所謂不良的放任青少年,再加上當年震撼性極大的茅武殺人事件,時代氛圍下的反叛青春,頓時失去了深具同情觀點的代言者。......詳內文 現代主義電影相對論部落格
電影101P_國家電影資料館 電子報部落格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