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EDM_100723

時間:2010年6月14日
地點:台北南港杜篤之「聲色盒子」公司
專訪:張靚蓓(撰文)、蕭明達(攝影)、葉聰利(錄影)

我們都說,《悲情城市》是使用現代同步錄音技術的第一部國片,但它和配音時期之前的「同步錄音」有何不同?
草創時期,總是一切克難。就在大夥一起同甘共苦、摸索著共創未來的歲月裡,他們不因資源匱乏而自我設限,總是想做出新東西、達到新品質、傳達新品味,從而開創出台灣電影的一個新局面。尤其是在觀念、技術、品味層面,他們所傳達的時代訊息,讓世人更加了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是怎樣的生活、怎麼個想法、有哪些感受…。
回想當年,杜篤之說:「那是我們的『最好時光』」!且聽他一一道來!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台灣2010夏季精神分析國際研討會

Taiwan 2010 Summer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Conference

性:英倫觀點

Sexuality: A British Point of View

一、研討會(歡迎報名繳費參與)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X!T 2010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 徵件辦法

EX!T 2010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由影像-運動策劃主辦。本活動將規劃有國際/亞洲/台灣三個主軸,邀集來自亞洲地區知名策展人、學者及藝術家參展並於論 壇發表專文。本展在現有之「國際單元」及「亞洲單元」之邀請展外,更針對國內實驗影像創作者公開徵件,促使本展成為長久深耕的創作者發表、交流之平台。藉 由這種全面性且具代表性的交流活動中,開展出台灣實驗媒體藝術領域的新樣貌,以期達到下述之特色:1. 開闢更為專業的實驗媒體對話場域 2. 重新理解二十一世紀亞洲內部的實驗影像與媒體藝術趨勢3. 尋找並發展台灣的當代實驗媒體藝術新語彙。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聞稿  2010/07/14

 

《大台中紀事3—翻玩台中》開拍!

 

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今(14)日下午2時,於文建會藝文空間舉行「2010第七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大台中紀事3—翻玩台中》」記者會。文建會第二處副處長黃素絹、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許貴芳、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德國文化中心藝文活動策展人郭沁仙(Patricia Kortmann)、《大台中紀事3》總策劃楊力州以及《大台中紀事3》的拍攝導演王小隸、傅天余、黃銘正、馬可‧威姆斯等皆親臨會場,一同宣佈《大台中紀事3—翻玩台中》開拍,藉此次「翻玩」的概念,帶給觀影者和紀錄片間互動對話的全新感受!

 

    文建會第二處副處長黃素絹於致詞時表示,過去兩屆《大台中紀事》不僅在台中播放也巡迴台灣各地,亦遠赴德國、瑞士及香港等地映演,不但成功推廣台中的城市意象,也將台灣豐富的文化、藝術及風土民情與國際交流。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學與電影的相遇-《父後七日》面對面巡迴座談會

 

入圍2010年台北電影節正式競賽、並於國際影展獲得好評的電影《父後七日》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讓看過的觀眾又哭又笑、各大影展爭相邀約,二位導演及演員將與大家分享創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笑淚秘辛。除特別註明之場次外,皆為免費入場。

 

日期:7月11日(日)PM2:00-4:00

地點:高雄文學館(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出席:劉梓潔導演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比查邦專訪(上)

◎周星星  

上週介紹到本屆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Lung Boonmee raluek chat),《電影筆記》剛好在頒獎典禮前專訪泰國男導演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以下的內容全都是導演得獎前十個小時的心聲。

《電影筆記》問為何會想拍《波米大叔的前世今生》?出於什麼原因?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志昇

第12屆台北電影獎共249部影片參選,分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與動畫片4類,各選出10部入圍作品,各類首獎獎金新台幣50萬元,4類首獎再角逐百萬首獎。得獎名單如下:最佳劇情短片:《爸爸不在家》/陳博彥。最佳女配角:張詩盈/《父後七日》。最佳男配角:蔡振南/《老徐的完結篇》。最佳音樂:雷光夏、侯志堅/《第36個故事》。最佳剪輯獎:關本良、許紘源/《乘著光影旅行》。最佳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最佳攝影獎:廖本榕/《臉》。最佳動畫獎:《簡單作業》。最佳技術獎:黃美清、陳柏任/《艋舺》。媒體推薦獎:《簡單作業》。觀眾票選獎:《第36個故事》。終身成就獎:葛香亭、文英。最佳編劇:劉梓潔/《父後七日》。最佳新演員:郭采潔/《一頁台北》。最佳女演員:陳意涵/《聽說》。最佳男演員:畢曉海/《第四張畫》。最佳劇情長片:《第四張畫》。電影產業獎:《台北星期天》、《狙擊手》。最佳導演獎:鄭文堂/《眼淚》。百萬首獎:《乘著光影旅行》。

由姜秀瓊、關本良執導的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在第12屆台北電影獎頒獎中,一鳴驚人,「紀錄」輝煌,一舉贏得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三座獎項,真是實至名歸,一點都不僥倖。該片是記錄攝影大師李屏賓的故事,娓娓道來,感人至深,並在台灣創下上映長達十週的紀錄,上映後好評不斷。

這一屆台北電影獎,爆出的最大冷門,就是最佳男演員獎項,叫眾人跌破眼鏡。原本最被看好的《艋舺》「天廷雙帥」阮經天、趙又廷雙雙中箭落馬,空手而回。抱走最佳影帝的是,第一次演電影《第四張畫》的11歲小演員畢曉海,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好的演技,的確不簡單;問他打敗「天廷雙帥」的感想時,他說「他沒看過《艋舺》,不知說什麼。」倒也顯示他童真的一面。

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新勢力影迷見面會」,特地安排下半年作品與影迷見面,引來影迷一片讚嘆叫好之聲。張作驥執導的《當愛來的時候》是十分「女性」的電影,對於片中李亦捷與吳慷仁的激情全裸戲,他相當滿意。棒棒堂王子與Circus KID主演、陳宏一執導的《消失打看》,則以特效與奇幻的畫面,呈現華麗魔法般的愛情故事。導演李祐寧的新片《麵引子》是兩岸合資的全新作品,講述台灣老兵返鄉前後的故事,表達海峽兩岸親人之間無法割捨的親情與鄉情。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證中國電影史幾個有趣的現象—關於女性角色、導演風格與影人生涯的觀察


文/洪光遠


今夏電影資料館與台北電影節合作舉辦的「風華絕代阮玲玉」專題影展,除了香港名導關 EDM_100716 錦鵬為張曼玉贏得柏林影展影后的《阮玲玉》外,還有其他九部阮玲玉的代表作,包括早期描寫女性傳統角色的社會通俗劇《戀愛與義務》、《一翦梅》、《桃花泣血記》、《歸來》等片,以及她在中國電影革新運動(包括左翼電影運動在內)影響下,角色與表演風格有突出表現的《小玩意》(飾演民間玩具手工藝人)、《再會吧,上海》(飾演舞女)、《神女》(飾演妓女)、《新女性》(飾演淪為應召女的老師、作家)、《國風》(飾演女教師)等,展演出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面貌。綜觀這些影片,除了看到電影革新運動前後的國片製片風格,在影人懷抱知識份子使命感下從通俗、商業,轉向「宣揚文化、教化民心」的改變,我們還可以見證中國電影史上許多有趣的現象。

首先,就題材而言,除了影人自編的社會通俗劇外,這些影片部分改編自國外名劇(如《戀愛與義務》、《一翦梅》),且多偏重女性角色。對電影作為新興傳媒與商品而言,女性或許比男性較多樣化、且具有煽惑觀眾情感的賣點;此外,從她先後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看到中國婦女在社會變遷下所受到的衝擊:從完全依附於男性、被禮教規範箝制的傳統女性,經過貌似爭取到女性平權地位、實則仍屬男性附庸的尷尬角色,到後來獨當一面、肩負振衰起蔽作用的時代女性。

再者,這些影片雖均為默片,但是執導者的電影風格,仍是清晰可辨:卜萬蒼為說故事老手,雖不見特別的電影手法,有些地方甚且過於誇大,但總能娓娓道來,牽動人心;朱石麟的《歸來》與《國風》,可以感受到他急於肩負起「文以載道」的使命感,因而片中往往流露出一廂情願的說教意味;孫瑜的《小玩意》,處處透出導演的人道情懷與寫實風格,雖說仍有宣揚中華文化、啟迪民心的色彩,但是著眼於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細膩刻劃動人的親情與友情,真摰感人;吳永剛在處女作《神女》即展現出他的簡明風格,搭配阮玲玉出色的演出,令人刮目相看;蔡楚生的《新女性》雖是改編自自殺身亡的明星艾霞一生,但蔡為阮玲玉的知己,冥冥之中,本片似乎預示了阮因不堪男女情慾的糾葛,及受不了昧於事實、只知撻伐女性的偏頗輿情,終而仰藥輕生的悲苦結局。片末,頻頻出現逐漸放大「我要活!」的字幕、代表她掙扎、吶喊的心聲。此景對照到事過境遷、被丟棄踐踏的「韋明女士自殺」的號外,電影控訴與諷刺的力道,鏗然有聲,堪為經典。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