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地址:台北市青島東路 7 號 4 樓
電話:02-2392 4243
(本館距捷運南港線善導寺站步行5分鐘)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片《永生樹》作曲家亞歷桑德˙戴普拉專訪

 

文/周星星

法國《電影筆記》第六六七期(二○一一年五月號)的封面,雖然是象徵坎城影展的棕櫚葉,不過這期比較有趣的文章是亞歷桑德˙戴普拉(Alexandre Desplat)的專訪,這位希臘裔法國籍作曲家不僅曾經譜寫《色˙戒》配樂,還曾經隨著《色˙戒》團隊來到台灣抱走一座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他也是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片《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2011)的作曲家。

戴普拉在二十四歲就已經為法國影片 Ki lo sa ? (1985) 作配樂,之後他變成賈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的合作夥伴,所有歐迪亞的影片例如《唇語驚魂》(Sur mes levres, 2001)、《我心遺忘的節奏》(De battre mon coeur s'est arrete, 2005)、《大獄言家》(Un prophete, 2009)全都由戴普拉配樂。自從戴普拉譜寫了《靈異緣未了》(Birth, 2004)之後,好萊塢大大小小的製作都要找他作曲:《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2008)、《暮光之城:新月》(New Moon, 2009)……《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Part 1, 2010)及《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Part 2, 2011)比比皆是戴普拉作曲。

在談及《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的配樂錄音時,戴普拉說,他在倫敦的艾比路(Abbey Road)錄音室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簡直就是如魚得水。他在二月中看過一些本片的畫面,五月二十九日前一定要完成配樂錄音,因為《死神的聖物Ⅱ》全球檔期定在七月十三日(譯註:專訪時間是四月十七日)。「這就像我們買了一台法拉利,但只能在家附近開一開。而且,不只開一次,是開了五十次。」戴普拉如是說。

戴普拉同意《電影筆記》說,配樂一旦進到錄音室,就是被認可了。他說一旦作曲完成,一堆製片跟導演就會跑過來聽聽看,戴普拉只會即興地再加幾個音符;但基本上,配樂就被認可了,因為戴普拉會用機器事先編好曲子、模擬交響樂團,剩下要做的,就只是進錄音室,錄下樂團的演奏。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部《西廂記》:製片環境與藝術成就

文/洪光遠

【編按:有「元雜劇的壓卷之作」稱號的《西廂記》,是元代劇作家王實甫(1260-1336)改編自唐代詩人元稹(779-831)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這是一齣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愛情故事,劇中「紅娘」的角色,已成漢文化中的「媒人」代名詞。本館明(18)日登場的六月份活動,「百年華語電影風華(一):啼聲初試的年代」專題,將選映《西廂記》(侯曜,1927)一片。它雖然是默片時期的作品,製作技術與環境容有其侷限,但還頗有可觀,其「破局奇詭,兼且驚喜處處」,甚至被認為是《西廂記》諸多版本中,「最引人入勝」的一部。此外,本文還介紹另外三個版本的《西廂記》,藉以探討製片環境與藝術成就之間可能的關聯。】

電影雖號稱第八藝術,偶爾也兼具教化的功能,然而對一般觀眾來說,通常只是娛樂商品。由於攝製一部電影所費不貲,為了「將本求利」,賣座票房,便成了必然、甚至是製片最重要的考量。為票房計,尋求、籌拍一部大眾有興趣的題材與類型的電影,正考驗著製片家的眼光與智慧。除了少數能精準地搶先推出某題材或類型影片,而引領風騷、帶動潮流的影片外,大多數電影製片,只敢跟著流行走,搶分一杯羹,以免血本無歸。除此之外,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或文學作品中尋找拍片題材,也不失為降低風險的作法。「西廂記」即是一部從默片一直到80年代都不斷被重拍的電影,在此不妨拿電影史上同樣名為「西廂記」的四部作品,來談談各個年代製片環境對影片所造成的影響。

1927年民新公司所拍的默片《西廂記》,編導是第一代影人侯曜,由民新老闆娘林楚楚飾崔鶯鶯、民新經理女兒李旦旦演紅娘,梨園藝人葛次江演張生。參與的工作人員,多是同好或親人。由於默片之故,原著的文學詩詞吟唱之美無緣呈現,只好借助表情動作與畫面來描繪劇情,因此孫飛虎之擁兵作亂、白馬將軍發兵馳援,以及兩隊人馬的對陣廝殺等動作場面,即不斷以遠景呈現,重覆再三,而占去了全片不小的篇幅。此外,由於當時技術上的問題,無法呈現出夜景,以致夜禱一幕,只見鶯鶯與紅娘光天化日下,捧著香爐到庭園,而僅在其間穿插上一個畫有圓月與疏星的景片,聊備一格。雖嫌簡陋,仍不失為因應之道。儘管製片環境有其侷限,全片最值得稱道的是,張生赴京趕考、夜宿客旅時,夢見鶯鶯來會,而孫飛虎來犯,導演即以大小幻化及飛天特技等超現實的手法,頗能描繪出當時張生相思之情與「以筆桿戰勝槍桿」的得意情狀,堪為華語電影史上的經典場景。

1938年國華公司柳老闆逮住因《馬路天使》走紅的周璇(認她為乾女兒)這棵搖錢樹,接連拍了數部賣座的歌唱片後,同時為因應當時日方禁止上海影圈拍攝如《木蘭從軍》等古裝愛國影片、以傳播抗日思想的禁令,再推出了這部古裝歌唱片。本片由張石川導演,編劇與作詞為才子范煙橋,以及兩位當時名作曲家黎錦光與嚴華(周璇夫婿)編曲,再加上「風流小生」白雲演張生,慕容婉兒飾崔鶯鶯,及周璇的紅娘,這等陣容,片才開拍,幾乎已嗅到銅鈿氣味了。雖就影片本身來說,除了幾首流傳下來的名曲外,可說是乏善可陳,但當年卻是轟動影壇、堪稱傳頌一時的鉅片。不過只要稍微注意,仍可發現不少因陋就簡之處,尤其片中插曲,除了「拷紅」、與「月圓花好」兩首名曲外,其他多的是草草編就,其中多首曲子居然還是手風琴伴奏,足見一味求快下,多少犧牲了影片應有的水準。不過范煙橋還是藉由片中幾首曲子,表面上在描寫酒肉和尚與張生有不甘為囚的凌雲大志,仍成功地偷渡了抗日的理念。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式為何而戰? 從《電子世界爭霸戰》到《創:光速戰記》

 

捷瑟敏 作

重返電子世界

即使你沒有看過1982年的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1982),也可能已經從其他影片看過了不少對於此片內容的指涉:還記得電視卡通影集《南方公園》(South Park)裡的「超級好朋友」(super best friends)嗎?成員中的「摩西」(Moses),一個說話聲音低沉的紅色光柱,台灣翻譯為「登輝大佬」的這個角色,其實就是參考《電子世界爭霸戰》中的大反派──「主控系統」(Master Control System)。另外,在《南方公園》另一集的《你有零個朋友》(You have zero friend)裡,更是借用了《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呈現方式,來表現人們如何透過社交網站臉書(Facebok)在虛擬世界中互動:而在這集動畫裡所使用的呈現方式,舉凡從虛擬世界中的稱呼──使用者(user)和程式(program)──乃至最後反派巨大化並與主角決戰的橋段,它們全部都是在向《電子世界爭霸戰》致敬。

以1980年代而言,《電子世界爭霸戰》裡的電影特效已經算是相當出色。而在第二集《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 2010)中,利用當今3D攝影的視覺效果,配上磅礡的音效及Daft Punk所製作、具有復古風情的電子配樂,讓觀眾的視聽享受,更得以再升高一個層次。除了重現首集《電子世界爭霸戰》便出現的光盤對戰,讓老影迷燃起懷舊之情,《創:光速戰記》更擴充了名為Light Cycle的賽車競技,使其精彩刺激程度更勝首集:所謂Light Cycle之競賽,不是要騎著發光的摩托車通往某個終點而獲勝,而可以說是格鬥版的貪食蛇:Light Cycle賽車透過在空間中劃出的光線,阻斷對手的路徑,最後使對手無路可走而後撞牆自爆;這個遊戲到了《創:光速戰記》,從平面2D的場地,轉變為立體而多平面的比賽方式,參賽者可以前往另一平面來躲避追擊,或者伏擊對手,這使得遊戲更為豐富多變。

3D電影的視覺效果,可讓前景的事物彷彿飛出銀幕,往觀眾的身上逼近。這種身歷其境的感受,可讓各種高速的動作場面更為刺激,因此應用在科幻與動作題材之《創:光速戰記》可說是十分合適。片中多處運用透明之質地,以更加凸顯這種立體的效果,如片中人搭乘半透明之升降平台移動時,3D效果使得遠近高低十分鮮明,這些透明質地的運用,是彰顯距離深淺多層次的聰明運用。或許就是因為要表現空間,《創:光速戰記》並沒有使用太多鮮豔複雜的色塊,而是以螢光藍色作為主調,一方面呼應前作之視覺設計,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證了前作的題材本來就很適合改編為3D:移動中的螢光流線,在3D畫面中能夠更顯速度感,讓觀眾能辨認出空間型態而不致錯亂,Light Cycle的飛車追逐的原始構想,的確跟3D拍攝技術是非常契合的。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研究香港電影在近年的發展和境遇,探討電影文本、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工業的不同嘗試和進退失據的困境。通過對香港電影多角度的閱讀,本書特別著眼於香港本土身分在全球跨國電影和大中華跨境製作中的掙扎和探索。在一片蕭條和衰敗的氣氛中,這個工業還有著驚人的柔韌性和生命力。究竟現在的香港電影是黃昏遲暮,還是著在重生的當頭?本書希望把當中的複雜性呈現出來,也希望從一個微觀和在地的角度,重新探討電影和社會的關係,呈現香港文化的意義和潛質。

作者簡介

彭麗君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研究和著作涉及中國電影史、中國現/當代視覺文化、全球化下的知識產權論述、文化政策以及創意經濟。她曾於2003年取得中文大學頒發的傑出青年學者獎項,以及2008年中文大學卓越研究獎。 來源自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彭麗君,201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本館藏書碼:423/4211。書介資料由出版社提供。)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週電影事件簿(2011.06.10~2011.06.16)


文/ 本館 整理


6月10日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與人生》

電影號稱第八藝術,在二十世紀通俗娛樂中,影響最為深遠。在網路數位的年代,電影也是閱聽人最常檢閱欣賞的內容。正因如此,無論是從藝術價值的視野,或是對大眾傳媒識讀的需求,增加對電影鑑賞的素養,毋寧也是現代人重要的通識能力之一。

近年來「電影與人生」在大學通識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視。本書作者簡成熙主修教育哲學,近年致力於人權教育、性別教育、公民教育等,並致力於文化研究中華語電影的探究。因此,本書不僅把各種社會科學相關學理融入到電影的解析中,深入淺出的以實例展示各種中外電影技法,並從重要的類型電影中開拓讀者省思人生的視野。

作者也特別孺慕華語電影,希望能彰顯港台電影前輩的貢獻,並鼓勵可畏後生,允為大學通識教育「電影與人生」相關課程的最佳讀本。一般讀者也可透過本書的畫龍點睛,共同進入電影鑑賞的堂奧。

*
目錄
PART 1 導論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週電影事件簿(2011.06.03~2011.06.09)

文/ 本館 整理


6月03日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克與克萊文:類型與作者

文/周星星

繼二週前介紹大師庫柏力克之後,我們延續來看法國《電影筆記》四月號的另外兩位封面人物:徐克(TSUI HARK)和魏斯˙克萊文(Wes Craven)。徐克導演的《通天神探狄仁傑》(Detective Dee, 2010)在法國上映至今(六月初)已經突破二十四萬觀影人次,對華語片或亞洲片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成績。《電影筆記》對徐克一直都很尊敬,例如它就曾經把徐克執導的《順流逆流》(Time and Tide, 2000)捧成作者電影的巔峰作。

《電影筆記》透過電子郵件專訪了徐克。徐克說他在一九八○年代第一次聽到狄仁傑的故事,他深深地被狄仁傑經歷過的歷史事件吸引住,而且最主要是他身處的時代:唐朝,第七世紀,因為當時出了一位女皇后武則天。二○○○年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要專門針對武則天寫出一個劇本;在做研究的過程中,他再度把故事重心轉移回到狄仁傑,專門為他個人的傳奇故事寫出劇本。很巧合地,在四年前,華誼兄弟的製片陳國富介紹給他看另外一本題材很相近的劇本,徐克就決定要跟陳國富以及他的編劇(張家魯)一起合作。

圖/華誼兄弟

《電影筆記》說他們不意外徐克會對武則天的故事感興趣,因為徐克的電影一直都有女性的觀點或直接就是女性主義的觀點。徐克回答說:「這樣說也許是事實,但在同時,我並不認為我自己算是一個女性主義的人,我只是慣用人文的角度來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而已。縱使在當今社會不同層面裡面,女人還是得面對不少偏見,但我認為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女人已經在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ctfa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